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470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包括轧机和用于盛放待配比润滑油的油箱,轧机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油罐,污油罐用于收集从轧机工作部位流出的润滑油,污油罐经离心分离器与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与循环油箱连接,循环油箱和油箱分别与配比罐连接,配比罐的出料口与储油箱连接,储油箱经输送泵及输送管道与轧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轧机油只能一次性使用或回收效果差的不足,实现了轧机污油的高效回收再利用,且得到的再生油的纯净度高,重新配比后循环输送至轧机中进行使用,从而大幅降低轧制生产成本,并降低废物排放,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A circulating and supplying device for rolling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机配件结构的
,特别是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材冷轧工序在轧制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机油,在钢管的生产过程中,能否对冷轧管机需要润滑的部分提供洁净的润滑油,对提高钢管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原有的此类润滑油供用装置是在地下油库中单独开挖一个沉淀池,平床过滤器置于沉淀池上方,润滑油站置于沉淀池旁边,此类系统占地面积大,土建费用高,润滑油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在轧制过程中。随机油使用时长增加,水、氧化铁粉、杂质、金属颗粒及非金属颗粒容易被带入轧机润滑系统中,导致油品乳化和污染加剧,油箱中杂物含量严重超标,油品乳化严重,机油质量逐渐下降,需要进行更换。更换出来的轧机废油中往往混杂有废水和废渣,已有的做法是通过焚烧或其他方式进行回收处理,十分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能够轧机污油进行高效回收并再利用,降低轧制生产成本及废物排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包括轧机和用于盛放待配比润滑油的油箱,所述轧机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油罐,所述污油罐用于收集从轧机工作部位流出的润滑油,所述污油罐经离心分离器与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串联设置,所述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与循环油箱连接,所述循环油箱和油箱分别与配比罐连接,所述配比罐的出料口与储油箱连接,所述储油箱经输送泵及输送管道与所述轧机连接。r>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污油反应釜、第一过滤器和第一油水分离器,所述离心分离器的出口端与第一污油反应釜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反应釜的出料口与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与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污油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污油反应釜、第二过滤器和第二油水分离器,第二污油反应釜进料口与第一油水分离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污油反应釜的出料口与第二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与循环油箱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在储油罐上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循环回路的进水管、冷却器、温度控制阀和回水管,所述冷却器连接在储油罐与轧机的输送管道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污油反应釜和第二污油反应釜经真空管与一真空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和第二油水分离器上连接有污水处理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克服了传统轧机油只能一次性使用或回收效果差的不足,实现了轧机污油的高效回收再利用,且得到的再生油的纯净度高,重新配比后循环输送至轧机中进行使用,从而大幅降低轧制生产成本,并降低废物排放,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轧机、2-油箱、3-污油罐、4-离心分离器、5-循环油箱、6-配比罐、7-储油箱、8-输送泵、9-输送管道、10-第一污油反应釜、11-第一过滤器、12-第一油水分离器、13-第二污油反应釜、14-第二过滤器、15-第二油水分离器、16-进水管、17-冷却器、18-温度控制阀、19-回水管、20-真空泵、21-污水处理池。【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轧机1和用于盛放待配比润滑油的油箱2,所述轧机1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油罐3,所述污油罐3用于收集从轧机工作部位流出的润滑油,所述污油罐3经离心分离器4与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串联设置,所述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与循环油箱5连接,所述循环油箱5和油箱2分别与配比罐6连接,所述配比罐6的出料口与储油箱7连接,所述储油箱7经输送泵8及输送管道9与所述轧机1连接。轧机1中流出的污油收集至污油罐3中,在污油罐3中放入重金属吸附剂,吸附剂将悬浮在污油中的微细金属粉末收集,形成较大的絮状载体,利用离心分离器4能够将污油中的油、水和氧化铁粉、杂质、金属颗粒及非金属颗粒分离,通过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实现油、水的净化以及分离出纯净度高的再生油,用于与从油箱2内流出的新润滑油在配比罐6内再配比,最后供轧机1使用。具体的,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污油反应釜10、第一过滤器11和第一油水分离器12,所述离心分离器4的出口端与第一污油反应釜10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反应釜10的出料口与第一过滤器11连接,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12与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向第一污油反应釜10中抽入废酸后反应,在第一过滤器11中预先装入自来水、片碱及絮凝剂待沉淀后,第一过滤器11上层的油和水抽入第一油水分离器12进行油水的分离。具体的,所述第二污油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污油反应釜13、第二过滤器14和第二油水分离器15,第二污油反应釜13的进料口与第一油水分离器12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污油反应釜13的出料口与第二过滤器14连接,所述第二油水分离器15与循环油箱5连接。向第二污油反应釜13中抽入废酸后反应,在第二过滤器14中预先装入自来水、片碱及絮凝剂待沉淀后,第二过滤器14上层的油和水抽入第二油水分离器15进行油水的分离。具体的,还包括连接在储油箱上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循环回路的进水管16、冷却器17、温度控制阀18和回水管19,所述冷却器17连接在储油箱7与轧机1的输送管道9上,通过与温度控制阀18观察润滑油温的高低。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部分产品规格时轧机的轧制负荷较高,轧机发热量增加,润滑油回油温度增高,油箱油温超过49℃以上,主供油系统无法将在线油温控制在38±2℃之间,通过冷却组件的冷却水流量的调整,可以将油箱油温控制在43~49℃之间,使油温达到理想的控制状态。具体的,所述第一污油反应釜10和第二污油反应釜13经真空管与一真空泵20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12和第二油水分离器15上连接有污水处理池21。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轧机(1)和用于盛放待配比润滑油的油箱(2),所述轧机(1)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油罐(3),所述污油罐(3)用于收集从轧机工作部位流出的润滑油,所述污油罐(3)经离心分离器(4)与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串联设置,所述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与循环油箱(5)连接,所述循环油箱(5)和油箱(2)分别与配比罐(6)连接,所述配比罐(6)的出料口与储油箱(7)连接,所述储油箱(7)经输送泵(8)及输送管道(9)与所述轧机(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轧机(1)和用于盛放待配比润滑油的油箱(2),所述轧机(1)通过管道连接至污油罐(3),所述污油罐(3)用于收集从轧机工作部位流出的润滑油,所述污油罐(3)经离心分离器(4)与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和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串联设置,所述第二污油处理组件与循环油箱(5)连接,所述循环油箱(5)和油箱(2)分别与配比罐(6)连接,所述配比罐(6)的出料口与储油箱(7)连接,所述储油箱(7)经输送泵(8)及输送管道(9)与所述轧机(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油循环供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污油处理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污油反应釜(10)、第一过滤器(11)和第一油水分离器(12),所述离心分离器(4)的出口端与第一污油反应釜(10)连接,所述第一污油反应釜(10)的出料口与第一过滤器(11)连接,所述第一油水分离器(12)与第二污油处理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机油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亮姜森剑
申请(专利权)人:松阳县鑫久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