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再生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33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再生塔,涉及化工脱硫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再生塔结构上存在容易堵塞管道的问题,且在工作流程中,脱硫塔的强度不够,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所述塔盖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所述塔盖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出管口,所述溢流出管口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圈,所述紧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下方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加强圈的下方设置有塔外壳体,所述塔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塔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口,所述溢流板的上方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上方设置有挡板。

A desulfurization regener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再生塔
本技术涉及化工脱硫
,具体为一种脱硫再生塔。
技术介绍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优点是易维护,且可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的效果,现在随着玻璃钢技术的发展,脱硫塔逐渐改为用玻璃钢制造,相比花岗岩脱硫塔,玻璃钢脱硫塔成本低、加工容易、不锈不烂、重量轻,因此成为今后脱硫塔的发展趋势,另外316L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三大优势,也是脱硫塔发展重要趋势之一。我国作为一个煤炭大国和钢铁大国,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数量众多的焦化企业,这些焦化企业产生的煤气中富含大量的硫化氢,无论煤气用于工业还是民用,都需要对煤气进行脱硫处理,目前国内常用的脱硫工艺以湿式脱硫为主,在常规湿式脱硫工艺中需要布置脱硫塔、再生塔、捕雾器、脱硫液循环泵等众多设备,还需要布置大量的工艺管道,需要大量的投资,其中传统的再生塔结构上存在容易堵塞管道的问题,且在工作流程中,脱硫塔的强度不够,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脱硫再生塔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再生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再生塔结构上存在容易堵塞管道的问题,且在工作流程中,脱硫塔的强度不够,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再生塔,包括塔盖,所述塔盖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所述塔盖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加强圈,所述第一加强圈的下方设置有紧固圈,所述塔盖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出管口,所述溢流出管口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圈,所述紧固圈和第二加强圈的下方均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加强圈的下方设置有塔外壳体,所述塔外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塔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塔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塔盖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水口,所述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口,所述溢流板的上方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上方设置有挡板。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与塔盖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检修口穿过塔盖延伸至塔外壳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塔盖与塔外壳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塔盖与塔外壳体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溢流出管口延伸至塔外壳体内部与塔外壳体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圈与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塔外壳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圈与连接板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溢流板的一端与溢流出管口固定连接,所述溢流板的另一端与冲洗管口固定连接,所述溢流槽与溢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溢流板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第一加强圈的设置,脱硫再生塔在进行工作时,内部气体的压力会给塔内带来剧烈的震动,通过排气口可将内部气压调整,在通过连接板将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相互固定,使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在塔外壳体外部,使塔体保持稳定,提高脱硫的稳定性,保证工作的安全。2.该技术通过溢流板的设置,溢流槽为圆筒状,用于硫泡沫的溢出,挡板位于溢流槽的上方,用于阻挡从溢流槽内溢流出的硫泡沫,溢流出管口低于溢流板或者与溢流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硫泡沫从溢流出管口流出,有效控制硫泡沫的流动,防止脱硫工艺中常见的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脱硫再生塔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脱硫再生塔的内部剖面图。图中:1、塔盖;2、排气口;3、检修口;4、第一加强圈;5、紧固圈;6、连接板;7、溢流出管口;8、第二加强圈;9、塔外壳体;10、人孔;11、连接法兰;12、底座;13、进气孔;14、第一进水口;15、第二进水口;16、溢流板;17、冲洗管口;18、溢流槽;1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脱硫再生塔,包括塔盖1,塔盖1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2,排气口2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3,塔盖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加强圈4,第一加强圈4的下方设置有紧固圈5,塔盖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出管口7,溢流出管口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圈8,紧固圈5和第二加强圈8的下方均安装有连接板6,第二加强圈8的下方设置有塔外壳体9,塔外壳体9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孔10,人孔10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法兰11,塔外壳体9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2,塔外壳体9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13,塔盖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4,第一进水口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5,塔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溢流板16,溢流板16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口17,溢流板16的上方设置有溢流槽18,溢流槽18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9。进一步,排气口2与塔盖1设置为一体结构,检修口3穿过塔盖1延伸至塔外壳体9内部,通过排气口2可将内部气压调整,提高塔内部气压的稳定性。进一步,塔盖1与塔外壳体9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塔盖1与塔外壳体9螺纹连接,通过拆卸塔盖1可对塔外壳体9内部进行维护检修,方便拆修及使用。进一步,溢流出管口7延伸至塔外壳体9内部与塔外壳体9焊接连接,溢流出管口7低于溢流板16或者与溢流板16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硫泡沫从溢流出管口7流出。进一步,第一加强圈4与连接板6焊接连接,连接板6与塔外壳体9焊接连接,第二加强圈8与连接板6焊接连接,第一加强圈4和第二加强圈8在塔外壳体9外部,使塔体保持稳定,提高脱硫的稳定性。进一步,溢流板16的一端与溢流出管口7固定连接,溢流板16的另一端与冲洗管口17固定连接,溢流槽18与溢流板16固定连接,溢流板16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有效控制硫泡沫的流动,防止脱硫工艺中常见的堵塞。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鼓风机打开,向塔外壳体9的进气孔13鼓入空气,通过第一进水口14和第二进水口15向塔外壳体9内部放入脱硫液,在高效复合催化剂作用下,从再生塔的进液管口进入的脱硫富液和空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硫泡沫,在塔外壳体9内部进行脱硫,脱硫再生塔在进行工作时,内部气体的压力会给塔内带来剧烈的震动,通过排气口2可将内部气压调整,提高内部气压的稳定性,在通过连接板6将第一加强圈4和第二加强圈8相互固定,使第一加强圈4和第二加强圈8在塔外壳体9外部,使塔体保持稳定,提高脱硫的稳定性,硫泡沫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向上溢,通过溢流槽18上的挡板19的遮挡,从溢流槽18四周到槽外部,即到溢流板16的上表面,通过再生塔的溢流出管口7流出,有效控制硫泡沫的流动,防止脱硫工艺中常见的堵塞,脱硫结束后,可通过冲洗管口17向内部注入清水,进行清洗,方便实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再生塔,包括塔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盖(1)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2),所述排气口(2)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3),所述塔盖(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加强圈(4),所述第一加强圈(4)的下方设置有紧固圈(5),所述塔盖(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出管口(7),所述溢流出管口(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圈(8),所述紧固圈(5)和第二加强圈(8)的下方均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第二加强圈(8)的下方设置有塔外壳体(9),所述塔外壳体(9)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孔(10),所述人孔(10)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法兰(11),所述塔外壳体(9)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2),所述塔外壳体(9)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13),所述塔盖(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4),所述第一进水口(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5),所述塔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溢流板(16),所述溢流板(16)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口(17),所述溢流板(16)的上方设置有溢流槽(18),所述溢流槽(18)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再生塔,包括塔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盖(1)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2),所述排气口(2)的一侧设置有检修口(3),所述塔盖(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加强圈(4),所述第一加强圈(4)的下方设置有紧固圈(5),所述塔盖(1)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出管口(7),所述溢流出管口(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加强圈(8),所述紧固圈(5)和第二加强圈(8)的下方均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第二加强圈(8)的下方设置有塔外壳体(9),所述塔外壳体(9)的前端面设置有人孔(10),所述人孔(10)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法兰(11),所述塔外壳体(9)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2),所述塔外壳体(9)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孔(13),所述塔盖(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4),所述第一进水口(1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进水口(15),所述塔外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溢流板(16),所述溢流板(16)的一侧设置有冲洗管口(17),所述溢流板(16)的上方设置有溢流槽(18),所述溢流槽(18)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9)。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邵杰路学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霞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