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10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有容腔,容腔底部通过收集管连接有重相收集槽,所述收集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容腔内设有竖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浮子,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防止浮子从导向杆上脱出的挡块,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重相液体的密度且大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轻相液体的密度,所述釜体的外壳上设有同所述导向杆对齐的观察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解决了现有的沉降釜无法获知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是否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是否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和不能够防止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的问题。

A settling kettle with adjustable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
本技术涉及沉降釜,尤其涉及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
技术介绍
沉降釜包括釜体、釜体上的驱动机构、釜体外的几个进出料口、釜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叶等组成。为了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在搅拌轴底部设置有搅拌叶,可以对物料进行搅拌剪切,混合的物料由于密度不同而实现沉降。为克服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509792A的专利文件中的沉降釜的不足,该沉降釜包括蒸馏釜壳体,在蒸馏釜壳体上方是上封头,上封头上有气体出口,上封头下方为贮料室,贮料室上部有进料口,在贮料室内设立式蒸发器。蒸馏釜下部为固状物及高沸点物沉降室,在沉降室底部设固状物及高沸点物排出口。在沉降室内设搅拌器,搅拌器轴通过轴封与外部电机相连,在上封头下方设除沫器。设计出了如专利号为CN200920301223.6的能够对混合在一起的重相液体(即密度大的液体)和轻相液体(即密度小的液体)进行沉降分离的沉降釜,该沉降釜使用过程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当重相液体比例高时,导致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会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进行没有意义的二次沉降分离,反之当轻相液体比例高时,会产生轻相液体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以上现象产生时无法获知和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解决了现有的沉降釜无法获知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是否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是否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和不能够防止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包括釜体,釜体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为卧式罐形,釜体内部连接有2个及以上的隔板将釜体分隔成1个及以上个容腔,釜体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输送泵;所述的容腔底部通过收集管连接有重相收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容腔内设有竖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浮子,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防止浮子从导向杆上脱出的挡块,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重相液体的密度且大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轻相液体的密度,所述釜体的外壳上设有同所述导向杆对齐的观察窗。使用时观察浮子的位置,如果防止浮到同隔板基本平齐,则表示分离出的重相液体已即溢出到下一个容腔内,此时通过提高对应容腔的调节阀的开度来加速重相液体的排出来防止也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当浮子下降到容腔的底部时表示液体没有来得及分离即轻相液体也当做重相液体排放走了,此时通过减小对应容腔的调节阀的开度来减慢重相液体的排出来防止轻相液体流出到重相收集槽内。时间使用时当浮子距离容腔的底面小于20厘米时即开始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当浮子距离隔板顶端的距离小于20厘米时即可开始加大调节阀的开度。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设有镜面层。能够降低浮子升降时的阻力。作为优选,所述浮子的表面设有红色的表面层。便于观察到浮子。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位于釜体设有进料口一端的一块隔板同釜体外壳之间形成进料腔,所述进料口密封穿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进料腔的下部。能够降低进料对第一个容腔沉降效果的干扰。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的开口方向朝下。能够进一步降低进料对容器沉降效果的干扰。作为优选,所述釜体的顶壁上设有若干一一对应地穿入所述容腔内的阻拦板,所述阻拦板将所述容腔分割为进料区和出料区,所述进料区和出料区仅位于所述阻拦板下方的部分连通。容置容腔的进液和出液产生直流而影响沉降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阻拦板伸入所述容腔内的深度为10厘米-20厘米。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能够获知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是否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是否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能够防止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釜体1、进料口2、隔板3、容腔4、位于釜体设有进料口一端的隔板5、进料腔6、进料管7、进料管的出口端8、釜体设有出口一端的隔板9、轻相溶液排出腔10、输送泵11、收集管12、重相收集槽13、调节阀14、阻拦板15、进料区16、出料区17、导向杆18、挡块19、观察窗20、出口21、浮子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包括釜体1。釜体一端设有进料口2。釜体为卧式罐形。釜体内部连接有6块隔板3。6块隔板将釜体分隔成5个容腔4。釜体另一端设有出口21。隔板中位于釜体设有进料口一端的隔板5同釜体外壳之间形成进料腔6。进料口密封穿设有进料管7。进料管的出口端8位于进料腔的下部。进料管的出口端的开口方向朝下。隔板中位于釜体设有出口一端的隔板9同釜体外壳之间形成轻相溶液排出腔10。出口设置在轻相溶液排出腔10。出口连接有输送泵11。容腔底部通过收集管12连接有重相收集槽13。收集管上设有调节阀14。釜体的顶壁上设有5块阻拦板15。5块阻拦板一一对应地穿入5容腔内。阻拦板将容腔分割为进料区16和出料区17。进料区和出料区仅位于阻拦板下方的部分连通。阻拦板伸入容腔内的深度为10厘米-20厘米。容腔内设有竖置的导向杆18。具体地导向杆位于出料区内。导向杆的表面设有镜面层。导向杆上套设有浮子22。浮子的表面设有红色的表面层。导向杆的上端设有防止浮子从导向杆上脱出的挡块19。挡块位于隔板的上方。浮子的密度小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重相液体的密度且大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轻相液体的密度。釜体的外壳上设有同导向杆对齐的观察窗20。使用时,通过观察窗观察浮子所处的位置,当浮子距离容腔的底面的距离小于20厘米时即开始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当浮子距离隔板顶端的距离小于20厘米时即可开始加大调节阀的开度,从而防止已经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溢流到下一个容腔内和轻相液体排放到重相收集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包括釜体,釜体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为卧式罐形,釜体内部连接有2个及以上的隔板将釜体分隔成1个及以上个容腔,釜体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输送泵;所述的容腔底部通过收集管连接有重相收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容腔内设有竖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浮子,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防止浮子从导向杆上脱出的挡块,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重相液体的密度且大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轻相液体的密度,所述釜体的外壳上设有同所述导向杆对齐的观察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包括釜体,釜体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为卧式罐形,釜体内部连接有2个及以上的隔板将釜体分隔成1个及以上个容腔,釜体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输送泵;所述的容腔底部通过收集管连接有重相收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容腔内设有竖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浮子,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防止浮子从导向杆上脱出的挡块,所述浮子的密度小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重相液体的密度且大于待沉降的液体中的轻相液体的密度,所述釜体的外壳上设有同所述导向杆对齐的观察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设有镜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流量可调节的沉降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的表面设有红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可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