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993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架、固定架和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板紧压在病人的头部两侧,从而将支撑架、调节架和固定架固定在病人的头部;将第二拉板向上拉起,第一定位轴的底端与定位孔脱离,然后沿调节孔移动调节杆,从而使连接杆带动固定架移动,然后松开第二拉板,第一定位轴的底端进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将调节杆的位置固定;通过第一拉板将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带动两个齿轮和转动板转动,然后将鼻饲管放入固定槽中,松开第二拉板,齿条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上移,使齿轮带动转动板转动,将鼻饲管卡在固定槽中。

An adjustable and fixed nursing device for nasogastric tube in digestiv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患者在进入昏迷状态时,需要采用鼻饲法进行喂食护理,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食道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患者可通过从导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以及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和食管癌后期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导管由患者鼻腔插入后,多采用胶布将体外部分的胃管粘贴在患者的脸部,使用胶带粘贴固定的方式过于简单,长时间粘贴患者出汗,会降低胶布粘性,导致导管脱出,且患者的运动使导管在胶带内滑动,经常发生非医疗拔管,多次插入导管,极易对病人的鼻腔、食管等黏膜造成损伤,给病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架和固定架,支撑架包括圆弧状的卡箍,卡箍的两端外侧均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移动轴,移动轴的内侧端穿过卡箍,并固定有卡板,且第一压板的内侧面和卡箍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卡箍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台,调节台上设有调节孔;支撑架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于调节孔中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向内侧倾斜,且底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两侧固定连接,调节台上对应调节杆还设有定位组件;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半圆状的固定槽,固定槽的上方设有半圆状的转动板,两个转动板的内侧端与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处设有齿轮,固定板的中间下部设有弹簧腔,弹簧腔中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的底面与弹簧腔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压板的顶面中间固定有齿条,底面中间固定有压杆,齿条的顶端穿过固定板的顶面并伸出,且齿条的两侧均设有齿牙,并通过齿牙与两侧的齿轮啮合,压杆的底端穿过弹簧腔的底面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拉板。优选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调节台顶部的弹簧管,弹簧管中设有第三压板,第三压板的顶面与弹簧管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压板的中间固定有第一定位轴,第一定位轴的底端伸入调节孔中,顶端穿过弹簧管的顶面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二拉板,调节杆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孔,且第一定位轴的底端位于其中一个定位孔中。优选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调节台一侧的定位板,定位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轴,第二定位轴的顶端固定有第四压板,第四压板的底面和定位板的顶面之间设有第四弹簧,调节杆上设有调节槽,第二定位轴的底端穿过定位槽并固定有下压板,定位板的底面和下压板的顶面均为圆弧面,并通过圆弧面与第二定位轴的上下两侧接触,并将其固定。优选的,转动板的外侧段为梳齿状,且两个转动板的梳齿部相互错开。优选的,第一定位轴的底端设为圆锥状。优选的,齿条的顶端固定有限位块。优选的,转动板的内侧面和固定槽的槽底固定有软垫,卡板的内侧面上也固定有软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卡板紧压在病人的头部两侧,从而将支撑架、调节架和固定架固定在病人的头部,佩戴简单方便,无需使用胶带,可反复使用;将第二拉板向上拉起,第一定位轴的底端与定位孔脱离,然后沿调节孔移动调节杆,从而使连接杆带动固定架移动,然后松开第二拉板,第一定位轴的底端在第三弹簧和第三压板的作用下下移,进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将调节杆的位置固定,固定架的位置调节简单方便,以适应不同的病人,提高使用范围以及实用性;通过第一拉板将齿条向下移动,齿条带动两个齿轮和转动板转动,然后将鼻饲管放入固定槽中,松开第二拉板,齿条在第二弹簧和第二压板的作用下自动上移,使齿轮带动转动板转动,将鼻饲管卡在固定槽中,使鼻饲管固定和取出均简单方便,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定位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架,101-卡箍,102-卡板,103-第一压板,104-第一弹簧,105-调节台,106-弹簧管,107-定位板,2-调节架,201-调节杆,202-连接杆,203-定位孔,204-定位槽,3-固定架,301-固定板,302-转动板,303-齿条,304-第二压板,305-第二弹簧,306-第一拉板,4-第一定位轴,401-第二拉板,402-第三弹簧,403-第三压板,5-第二定位轴,501-第四压板,502-第四弹簧,503-下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1、调节架2和固定架3,支撑架1包括圆弧状的卡箍101,卡箍101的两端外侧均设有第一压板103,第一压板103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移动轴,移动轴的内侧端穿过卡箍101,并固定有卡板102,且第一压板103的内侧面和卡箍101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04,卡箍101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台105,调节台105上设有调节孔;支撑架1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于调节孔中的调节杆201,调节杆20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202,两个连接杆202向内侧倾斜,且底端分别与固定架3的两侧固定连接,调节台105上对应调节杆201还设有定位组件;固定架3包括固定板301,固定板301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半圆状的固定槽,固定槽的上方设有半圆状的转动板302,两个转动板302的内侧端与固定板301的顶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处设有齿轮,固定板301的中间下部设有弹簧腔,弹簧腔中设有第二压板304,第二压板304的底面与弹簧腔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05,且第二压板304的顶面中间固定有齿条303,底面中间固定有压杆,齿条303的顶端穿过固定板301的顶面并伸出,且齿条303的两侧均设有齿牙,并通过齿牙与两侧的齿轮啮合,压杆的底端穿过弹簧腔的底面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拉板306。其中,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架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圆弧状的卡箍,卡箍的两端外侧均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移动轴,移动轴的内侧端穿过卡箍,并固定有卡板,且第一压板的内侧面和卡箍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卡箍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台,调节台上设有调节孔;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于调节孔中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向内侧倾斜,且底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两侧固定连接,调节台上对应调节杆还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半圆状的固定槽,固定槽的上方设有半圆状的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的内侧端与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处设有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下部设有弹簧腔,弹簧腔中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的底面与弹簧腔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压板的顶面中间固定有齿条,底面中间固定有压杆,所述齿条的顶端穿过固定板的顶面并伸出,且齿条的两侧均设有齿牙,并通过齿牙与两侧的齿轮啮合,所述压杆的底端穿过弹簧腔的底面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拉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架和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圆弧状的卡箍,卡箍的两端外侧均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移动轴,移动轴的内侧端穿过卡箍,并固定有卡板,且第一压板的内侧面和卡箍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卡箍的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调节台,调节台上设有调节孔;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滑动连接于调节孔中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向内侧倾斜,且底端分别与固定架的两侧固定连接,调节台上对应调节杆还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半圆状的固定槽,固定槽的上方设有半圆状的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的内侧端与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且转动连接处设有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下部设有弹簧腔,弹簧腔中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的底面与弹簧腔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压板的顶面中间固定有齿条,底面中间固定有压杆,所述齿条的顶端穿过固定板的顶面并伸出,且齿条的两侧均设有齿牙,并通过齿牙与两侧的齿轮啮合,所述压杆的底端穿过弹簧腔的底面并伸出,伸出端固定有第一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鼻饲管可调固定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调节台顶部的弹簧管,所述弹簧管中设有第三压板,第三压板的顶面与弹簧管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洁任晓宁陈旭东陈莹莹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