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91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桨叶连接在桨毂上,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桨叶的攻角为18°±2.5°;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桨叶的攻角为16°±2.5°;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桨叶的攻角为12°±2.5°;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桨叶的攻角为8°±2.5°;因此,由上述参数限定出具备特定形状的桨叶,采用该桨叶的螺旋桨能够有效地减少能耗,提高效率,增加续航时间,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Propeller, power unit and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涉及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技术介绍
飞行器上的螺旋桨,作为飞行器的重要关键器件,其用于将电机或发动机中转轴的转动转化为推力或升力。现有技术中的微小尺寸螺旋桨,由于尺寸小,雷诺数低,在较低的拉力下螺旋桨难以保证气动性能,严重影响了微小型飞行器的留空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毂上,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8°±2.5°;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6°±2.5°;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2°±2.5°;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8°±2.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25.1%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3°±2.5°;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6.9%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4°±2.5°;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1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3°;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2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8°;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3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6°;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4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2°;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8°;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8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7.40mm±1.74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5.50mm±1.55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2.11mm±1.21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69mm±0.97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2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7.40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3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5.50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4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2.11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69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25.1%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1.07mm±1.11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6.9%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58mm±0.66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1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1.07mm;及/或,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58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桨的直径为119.7mm±12.0mm。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包括桨根、背离所述桨根的桨尖、相背的压力面及吸力面、连接于所述压力面及所述吸力面一侧边的前缘、连接于所述压力面及所述吸力面另一侧边的后缘、及形成于所述桨尖的后掠部,所述后掠部自所述前缘向所述后缘倾斜延伸;所述桨尖沿所述桨叶的展向朝所述吸力面所在的一侧倾斜延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桨叶在靠近所述桨尖的位置形成回弯处,所述前缘自所述回弯处开始沿所述桨叶的展向朝所述吸力面所在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后掠部自所述回弯处从所述前缘向所述后缘倾斜延伸,所述回弯处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缘外凸形成有靠近所述桨根的呈曲面状的后缘拱起部;及/或,所述桨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毂上并关于所述桨毂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及/或,所述桨叶具有穿过所述桨毂的中心的中轴线,所述前缘具有平行于所述中轴线的前缘切线,所述后缘具有平行于所述中轴线的后缘切线,所述后掠部位于所述前缘切线与所述后缘切线之间;及/或,所述吸力面和所述压力面均为曲面。本申请的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通过所述桨毂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本申请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机身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行器包括多个动力组件,所述多个动力组件的转动方向不同,所述飞行器为多旋翼飞行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飞行器、动力组件和螺旋桨中,由于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桨叶的攻角为18°±2.5°;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桨叶的攻角为16°±2.5°;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桨叶的攻角为12°±2.5°;在距离桨毂的中心为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桨叶的攻角为8°±2.5°;因此,由上述参数限定出具备特定形状的桨叶,采用该桨叶的螺旋桨能够有效地减少能耗,提高效率,增加续航时间,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性能。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新增附图修改、说明书中的图示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桨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桨中距离桨毂的中心25mm处的B-B剖面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桨中距离桨毂的中心35mm处的C-C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桨中距离桨毂的中心45mm处的D-D剖面的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桨中距离桨毂的中心55mm处的E-E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桨中距离桨毂中心15mm处的A-A剖面的剖视图。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螺旋桨中距离桨毂的中心58mm处的F-F剖面的剖视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桨的桨叶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行器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毂上,其特征在于:/n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8°±2.5°;/n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6°±2.5°;/n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2°±2.5°;/n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8°±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毂上,其特征在于: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8°±2.5°;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6°±2.5°;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2°±2.5°;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8°±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25.1%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3°±2.5°;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6.9%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4°±2.5°;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1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3°;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2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8°;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3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6°;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4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12°;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5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8°;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8mm处,所述桨叶的攻角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41.8%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7.40mm±1.74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58.5%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5.50mm±1.55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75.2%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2.11mm±1.21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为所述螺旋桨的半径的91.9%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69mm±0.97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2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7.40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3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5.50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4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12.11mm;及/或
在距离所述桨毂的中心55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69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杰星李强周炜翔都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