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杠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蒙皮,焊接在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灯支架,以及装配在所述灯支架上的车灯,所述车灯包括:具有异形造型的灯具本体,连接于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上的若干夹片;所述灯支架朝向所述车灯的结构面上具有若干导向筋;在所述导向筋的导向作用下,所述车灯与所述灯支架滑动装配,所述夹片与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翻边匹配。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盲装导向以及匹配结构设计的保险杠总成,既可以实现车灯的准确安装,又可以避免工人在装配后再去检验灯具是否安装到位,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A bump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险杠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保险杠的安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险杠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灯装配均靠灯支架上的销结构作为导向,通过该导向可直接将灯装配在保险杠上,而且灯与保险杠蒙皮之间是在支架上做销结构作为定位。但是在某些项目中,灯的造型比较特别,尺寸比较大,且灯比较细长,前端造型比较特殊,若按照以往项目的安装方式进行装配,在装配过程中工人需要不时弯腰以检验灯与保险杠蒙皮是否完全匹配。显然,这种装配方式产生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如何使得车灯与保险杠蒙皮直接匹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险杠总成,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灯在保险杠蒙皮上的装配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成本,并且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蒙皮,焊接在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灯支架,以及装配在所述灯支架上的车灯,所述车灯包括:具有异形造型的灯具本体,连接于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上的若干夹片;所述灯支架朝向所述车灯的结构面上具有若干导向筋;其中,在所述导向筋的导向作用下,所述车灯与所述灯支架滑动装配,所述夹片与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翻边匹配。每个所述夹片通过一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条状结构上,每个所述夹片包括:成形于所述底座上的两根齿状结构,所述两根齿状结构保持平行间隔。每个所述夹片通过一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条状结构上,每个所述夹片包括:成形于所述底座上的两根齿状结构,所述两根齿状结构保持平行间隔。所述夹片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布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在所述灯支架朝向所述车灯的结构面上,每根所述导向筋分别自所述灯支架的边缘朝向中心延伸。在所述灯支架朝向所述车灯的结构面上,每根所述导向筋的位置以及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所述车灯的边缘还具有多个凸耳,通过螺钉依次贯穿所述凸耳以及灯支架,即可实现所述车灯在所述灯支架上的固定。所述灯支架上设有对所述凸耳进行辅助定位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分别位于所述凸耳的相对两侧。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险杠总成,一方面通过在灯支架上设计导向筋结构,使车灯可沿着该导向筋结构与灯支架滑动装配,避免错配;另一方面,在车灯上设计若干夹片结构,通过该夹片结构与保险杠蒙皮上的翻边匹配,实现Y向与Z向的定位,从而准确地将车灯安装在灯支架与保险杠蒙皮上,工人无需在装配后再去检验灯具是否安装到位,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总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盲装导向以及匹配结构设计的保险杠总成,既可以实现车灯的准确安装,又可以避免工人在装配后再去检验灯具是否安装到位,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如图1所示车灯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3是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如图3所示灯支架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的总装图;图6是车灯与保险杠蒙皮的匹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如图5所示保险杠总成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蒙皮30,焊接在保险杠蒙皮30上的灯支架20,以及装配在灯支架20上的车灯10。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盲装导向及匹配结构设计,使得车灯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其中,车灯10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车灯10尺寸较大,且形状细长,前端造型比较特殊。应当理解的是,此处仅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本技术并不仅限于这样一种造型的灯具,其他异形造型的灯具也应当适用于本技术。结合图1、图2所示,该车灯10包括:具有异形造型的灯具本体1,连接于灯具本体1两侧的条状结构2,以及分别布置在灯具本体1两侧的条状结构2上的若干夹片3。根据该优选实施例,车灯10的两侧均设有夹片3,其中的一侧均匀布置有四个,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该夹片3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布并不仅限于此,可根据具体的装配需求而定。具体地,每个夹片3通过底座4固定连接于条状结构2上,每个夹片包括:成形于底座4上的两根齿状结构31,两根齿状结构31保持平行间隔。根据该优选实施例,该车灯10的边缘还设有多个凸耳11。结合图3、图4所示,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灯支架20分为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两部分,车灯10安装于这样两部分之间。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21朝向车灯10的结构面上设有若干导向筋5。在这些导向筋5的导向作用下,车灯10可与灯支架20滑动装配到位,避免错配。根据该优选实施例,在第一支架21朝向车灯10的结构面上,共设有五根导向筋5,每根导向筋5分别自第一支架21的边缘朝向中心延伸。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此处仅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每根导向筋的位置以及形状根据待装配的车灯的结构而定。结合图5、图6、图7所示,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保险杠总成的装配过程说明如下:首先,如图5所示,将保险杠蒙皮30放在凹模(图未示出)内并将保险杠蒙皮30固定,然后通过焊接机将灯支架20焊接紧固于该保险杠蒙皮30上;接着,将车灯10靠近灯支架20所在的一侧,沿着灯支架20上的导向筋5结构往下顺滑,直至车灯10两侧的夹片3插入保险杠蒙皮30的翻边32中,此时该车灯10装配到位,具体地,如图6所示,每个夹片3的两根齿状结构31与灯具本体1保持一定间隙,当车灯10与保险杠蒙皮30匹配时,保险杠蒙皮30上的翻边32位于该间隙中;最后,通过螺钉6依次贯穿凸耳11以及灯支架20,将该车灯10进一步紧固在灯支架20上,确保该车灯10在保险杠总成上的一次性装配成功,如图7所示,灯支架20上设有对凸耳11进行辅助定位的定位筋21,定位筋21分别位于凸耳11的相对两侧,从而保证在螺钉6的紧固过程中整个车灯10不晃动,保证装配效果。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凡是依据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蒙皮,焊接在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灯支架,以及装配在所述灯支架上的车灯,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灯包括:灯具本体,连接于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上的若干夹片;/n所述灯支架朝向所述车灯的结构面上具有若干导向筋;/n其中,在所述导向筋的导向作用下,所述车灯与所述灯支架滑动装配,所述夹片与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翻边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蒙皮,焊接在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灯支架,以及装配在所述灯支架上的车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灯包括:灯具本体,连接于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灯具本体两侧的条状结构上的若干夹片;
所述灯支架朝向所述车灯的结构面上具有若干导向筋;
其中,在所述导向筋的导向作用下,所述车灯与所述灯支架滑动装配,所述夹片与所述保险杠蒙皮上的翻边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片通过一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条状结构上,每个所述夹片包括:成形于所述底座上的两根齿状结构,所述两根齿状结构保持平行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越汤杰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