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幼林专利>正文

一种喷射式烟气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87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烟气脱硫装置-喷射式烟气脱硫装置。适用于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硫。该装置由一个包含有喷射器(7)和淋洗管(4)的喷射脱硫器和一个轴向旋流脱水器两部分组成。喷射器装在一进风管(6)内并与下端的淋洗管(4)连通。脱水器由脱水管(11)和一轴向旋流导流器(12)组成,导流器装在脱水管内。由上部进风管进入脱硫器的烟气在淋洗管内被喷射而下的水雾洗涤脱硫后进入脱水器脱水排出。该脱硫装置最大优点是系统阻力小,效率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锅炉附件领域,具体的说为一种喷射式烟气脱硫装置,适用于各种锅炉的烟气脱硫。现行工业锅炉的脱硫多采用的是脱硫与除尘为一体的湿法脱硫,即是在单管单筒旋风除尘器内加装一个过滤水气的筛板来实现的,向上流动的含硫烟气与经筛板过滤喷洒而下的水气混合,达到洗涤脱硫的目的,再经过一个切向的旋硫脱水器脱水后排出。这种脱硫装置由于烟气与水气是反向运动,和采用的是切向旋流脱水,造成系统阻力大(最大冷态阻力可达1千多帕),能源消耗高,且不便于控制、调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推出一种脱硫与除尘分离的。系统阻力小的单独使用的烟气脱硫装置,以实现低耗高效脱硫,提高锅炉的运行质量。本技术的构思是设法使烟气与水气同方向混合,变切向旋流脱水为轴向旋流脱水,减少系统阻力。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一个竖直安放的喷射式脱硫器与一个竖直安放的轴向旋流脱水器组合在一起完成的。具体脱硫器为一由喷射器和淋洗管组成的喷射式脱硫器。喷射器由注水管和喷头组成,装在一个竖直的进风管内,注水管的上端与水泵相连接,下端接有喷头,在进风管的下部连接有一个与循环水池相连通的淋洗管,喷射器的喷头正对着淋洗管。烟气是由上而下进入脱硫器的淋洗管,淋洗管的下部通过连接管与脱水器相连通。高速喷射而下的水雾在淋洗管内与同向流动的烟气相混合,可实现气、水、固三相的充分接触,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微细粉尘洗涤脱除。脱水器包含有一导流器和一脱水管,导流器由内筒、外筒和导流片组成,装在脱水管内,通过连接管与脱硫器相连通。导流器的内筒为一闭口筒,外筒为一敞口筒,在内外筒之间装有导流片,用以将由脱硫器过来的含有水气的烟气由竖直向上的流动变为旋转的流动,从而将烟气中的含硫水气滞留在脱水管的内壁上再流回循环水池,保证了净化后的烟气由上部的排风管排出。为了保证充分的脱硫和脱水,本技术喷射器的喷头是采用了一个旋流子和一个与旋流子连通的喇叭型喷嘴结构,以保证高压水实现旋转雾化喷射,充分洗涤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为了实现旋流脱水,本技术脱水器的导流片是采用了6片形状为扇面的叶片,沿圆周排列倾斜安置在导流器内外筒之间。使用时,将喷射式脱硫器和旋流脱水器的下端与循环水池连通,脱硫器上端的进风口接在除尘器的排风口上,脱水器的上端接上排风管即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喷射式脱硫器和轴向旋流脱水器,使得系统阻力减小,脱硫效果好,提高了除尘效率,节约了能源。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以下的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喷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为循环水池,(2)(3)为连接管,(4)为淋洗管,(5)、(6)为进风管,(7)为喷射器,(8)为注水管,(9)为喷头,(10)为排风管,(11)为脱水管,(12)为导流器,(13)为内筒,(14)为上底面,(15)为外筒,(16)为下底面,(17)为导流片,(18)为连接管,(19)为壳体,(20)为旋流子,(21)为导流槽,(22)为喷嘴,(23)为聚水腔,(24)为喷孔。喷射器(7)和淋洗管(4)构成了本技术的脱硫器,喷射器由注水管(8)和喷头(9)组成,装在进风管(6)内,淋洗管(4)装在进风管(6)的下端,正对着喷射器的喷头(9)。喷头(9)是由壳体(19)、旋流子(20)和喷嘴(22)组成,壳体(19)呈杯形,其上端与注水管(8)连通,喷嘴(22)装在杯形壳体(19)的下部。旋流子(20)为一带有聚水腔(23)的圆柱体,装在喷嘴(22)的上部,聚水腔(23)与喷嘴上的喇叭形喷孔(24)相连通,在旋流子的圆柱壁上成正交开有四个与聚水腔相连通的导流槽(21)。循环水池(1)中的锅炉废水溶液(弱减性溶液),经过水泵(图中未画出)增压后注入喷射器的注水管,经喷头的旋流子导向旋流由喷孔(24)旋转喷射而下进入淋洗管(4),对经进风管(5)、(6)由上而下进入淋洗管内的烟气进行洗涤脱硫。脱水管(11)与导流器(12)构成了本技术的脱水器。导流器由闭口的内筒(13)、敞口的外筒(15)和导流片(17)组成,装在脱水管(11)内,通过连接管(18)、(3)与脱硫器连通。导流器外筒与脱水管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有效的脱水和使脱出的水液顺利的返回水池。为了更好的导向气流和不积尘、水,内筒(13)的上下底面(14)、(16)为两个圆锥面,导流片(17)为6片形状为扇面的叶片,沿圆周倾斜安置在内外筒之间,导流片倾斜角为27°-36°。导流器将烟气竖直向上的运动变为旋转的运动,使烟气中的水气滞溜在脱水管的内壁上,由导流器与脱水管的间隙处返回循环水池。脱水后的烟气由脱水管上部的排风管排出。根据本实施例制做的喷射式脱硫装置,其系统阻力(冷态)可减小到150pa,远低于现有技术的1000pa,提高了除尘脱硫效率,节约了能源。权利要求1.一种由脱硫器与脱水器组成的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硫器为一由喷射器和淋洗管组成的喷射式脱硫器,脱水器为一轴向旋流脱水器,喷射器(7)是由一注水管(8)和一喷头(9)组成,装在进风管(6)内注水管的上端与一水泵相连接,下端接有喷头,在进风管的下部连接有一与循环水池连通的一个淋洗管(4),淋洗管的下部通过连接管(2)(3)与脱水器相连接;脱水器包含有一脱水管(11)和一轴向旋流导流器(12),导流器由闭口的内筒(13),敞口的外筒(15),和导流片(17)组成,装在脱水管(11)内,通过连接管(18)、(3)与脱硫器相连通,在导流器的内外筒之间沿圆周倾斜安置有6片形状为扇面状的导流片(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器的喷头(9)是由一杯形的壳体(19),旋流子(20),和喷咀(22)组成,喷咀(22)装在壳体(19)的下部,壳体的上端与注水管(8)连通,旋流子(20)为一带聚水腔(23)的圆柱体,装在喷咀(22)的上部,聚水腔(23)与喷咀上的喇叭形喷孔(24)相连通,在旋流子的圆柱壁上成正交开有四个与聚水腔相连通的导流槽(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器内筒(13)的上下底面(14)(16)两个圆锥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器导流片(17)的倾斜角为27°-3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烟气脱硫装置——喷射式烟气脱硫装置。适用于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硫。该装置由一个包含有喷射器(7)和淋洗管(4)的喷射脱硫器和一个轴向旋流脱水器两部分组成。喷射器装在一进风管(6)内并与下端的淋洗管(4)连通。脱水器由脱水管(11)和一轴向旋流导流器(12)组成,导流器装在脱水管内。由上部进风管进入脱硫器的烟气在淋洗管内被喷射而下的水雾洗涤脱硫后进入脱水器脱水排出。该脱硫装置最大优点是系统阻力小,效率高。文档编号F23J15/00GK2177166SQ9324721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幼林 申请人:刘幼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脱硫器与脱水器组成的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硫器为一由喷射器和淋洗管组成的喷射式脱硫器,脱水器为一轴向旋流脱水器,喷射器(7)是由一注水管(8)和一喷头(9)组成,装在进风管(6)内注水管的上端与一水泵相连接,下端接有喷头,在进风管的下部连接有一与循环水池连通的一个淋洗管(4),淋洗管的下部通过连接管(2)(3)与脱水器相连接;脱水器包含有一脱水管(11)和一轴向旋流导流器(12),导流器由闭口的内筒(13),敞口的外筒(15),和导流片(17)组成,装在脱水管(11)内,通过连接管(18)、(3)与脱硫器相连通,在导流器的内外筒之间沿圆周倾斜安置有6片形状为扇面状的导流片(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幼林杨明珍
申请(专利权)人:刘幼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