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框架及带有此框架的推水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2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及带有此钢架的推水增氧机,包括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推水面,还包括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形状完全相同,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斜边对称设置在推水面的两侧,采用铰链的形式安装;推水面为矩形结构,推水面与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连接的边长等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斜边长度,另两侧的连接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第一钢架的底部和第二钢架的顶部;第一钢架与第二钢架尺寸相同,长度与推水面的连接边长度相同,其宽度等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水平面垂直的直角边的长度;还包括风机安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折叠放置,储运方便,拆装方便快捷,推水增氧效果好。

A foldable frame and a water pushing aerator with th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框架及带有此框架的推水增氧机
本技术涉及水域的增氧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折叠框架及带有此框架的推水增氧机。
技术介绍
在水产养殖业和污水治理等行业中,一般都会涉及到曝气增氧作业,水产养殖和河道景观水处理中,除了增氧作业以外,还需要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也就是要增加推水作业,曝气增氧管中不断释放出细密的气泡,推水作业使得水体流动性增加,可以使水体中的水得到循环增氧,能够明显提高水生动物的活力,抑制厌氧细菌的繁殖,能够很好地改善水环境,有助于水质的改善。目前使用的推水增氧机结构可以如中国技术:推水增氧装置及推水增氧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8159846U)所示,包括第一推水增氧组件和第二推水增氧组件,第一推水增氧组件包括位于池水内的固定架、倾斜安装在固定架上的变向板、用于形成上升水流的曝气盘和用于向曝气盘内输送空气的鼓风组件,曝气盘与固定架连接,变向板由池底伸出至池面,且变向板能够将上升水流变为横向水流,其基本能够实现增氧的功能,但是由于底部使用的是开放式设计,曝气盘内的气流喷出后很容易就向两侧分散,很难形成集中的水流,推水效果有限,仅在进行局部增氧时效果较好。而中国技术专利: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授权公告号:CN207118492U)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高效节能增氧平台,其包括折叠箱面、浮筒架、增氧管组和增氧管组支架,折叠箱面包括左箱面、中箱面和右箱面,中箱面分别通过活页与左箱面和右箱面连接;浮筒架和增氧管组支架分别固定在折叠箱面的顶部和下部,将折叠箱面固定成一面敞开的四方框;增氧管组放置在增氧管组支架上;增氧管组通过入气管与风机连接;浮筒架两端分别固定有浮筒。这种结构虽然可折叠,便于储运,但是由于折叠箱面呈敞开的四方框结构,增氧管组喷出的空气主要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水流,不容易形成横向水流,也不太容易产生推水效果。本申请人对推水增氧机也进行了一定的研发,在中国技术专利:推水气提式增氧机(授权公告号:CN207411268U)中提出了一种推水增氧机的结构,包括:漩涡风机、浮架、增氧格和箱体,漩涡风机与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箱体的底端与增氧格固定连接,浮架设置于箱体顶部的两端;箱体设置有第一斜面,水能够流经所述增氧格后打击在第一斜面上。为了灵活应用箱体的推水功能,对箱体的折叠进行了初步的研发。为了便于推水增氧机的储存和运输,在保证推水增氧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对推水增氧机的框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方便储存运输,节省空间。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推水面,还包括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形状完全相同,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斜边对称设置在所述推水面的两侧,采用铰链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推水面的两侧;所述推水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推水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边长等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斜边长度,另两侧的连接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钢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钢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钢架与所述第二钢架尺寸相同,长度与所述推水面的连接边长度相同,其宽度等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水平面垂直的直角边的长度;还包括风机安装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安装架为矩形方管,数量为两根。进一步的,所述推水面的形状为正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架和所述第二钢架由矩形方管焊接而成。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上述可折叠框架的推水增氧机,在方便储运的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推水增氧效果。一种推水增氧机,在上述可携带增氧机框架的基础上,还包括对称固定在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固定有侧面的两侧上部的浮船结构,固定在所述风机安装架上的漩涡风机,所述第一钢架和所述第二钢架的底部固定有增氧格,所述增氧格的进气口连接在所述漩涡风机上,使用方法与固定结构的推水增氧机相同。本技术的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生产完成后处于折叠状态,第一钢架向上折叠到推水面的背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向内折叠到推水面的正面,第二钢架向上折叠到推水面的正面,可采用尼龙绳等将其稍加捆绑即可,风机安装架及紧固件等可单独放置。安装时,先将第二钢架打开,在地面上形成一个支撑,此时推水面已经与水平面形成了一定的夹角,然后将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向外打开,其竖直向上的直角边上与第二钢架上设有对应的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将两个侧面固定在第二钢架上,再将第一钢架打开,风机安装架固定在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之间,将第一钢架固定住。采用上述框架的推水增氧机,还包括浮船结构、漩涡风机和增氧格,浮船结构对称固定在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固定有侧面的两侧上部,漩涡风机固定在风机安装架上,增氧格固定在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的底部,增氧格的进气口连接在漩涡风机上,使用方法与固定结构的推水增氧机相同,两个侧面配合推水面对水体形成挤压,将水流向前推移,形成推水效果,同时,增氧格内设置的曝气管不断输入空气,产生增氧效果。本技术一种可折叠框架及带有此框架的推水增氧机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框架能够折叠,占地空间小,方便储运;(2)折叠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使用;(3)带有此框架的推水增氧机推水效果好,增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包括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及推水面3,还包括第一钢架4和第二钢架5,第一侧面1与第二侧面2形状完全相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一侧面1与第二侧面2的斜边对称设置在推水面3的两侧,为了折叠的方便,可以采用铰链的形式安装;推水面3为矩形结构,推水面3与第一侧面1及第二侧面2连接的边长等于第一侧面1与第二侧面2的斜边长度,另两侧的连接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第一钢架4的底部和第二钢架5的顶部,这样推水面3与底面之间可以形成一个45度夹角;第一钢架4与第二钢架5尺寸相同,其长度与推水面3的连接边长度相同,其宽度等于第一侧面1、第二侧面2与水平面垂直的直角边的长度;还包括可以固定在第一钢架4和第二钢架5的上部之间的风机安装架6。风机安装架6一般采用矩形方管,可以在钢架上平行设置两根。第一侧面1与第二侧面2也可以不采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只要采用直角三角形的结构即可。为了生产制造的方便,推水面3可以采用正方形的结构。第一钢架4和第二钢架5可以采用矩形方管焊接而成,既能够减轻增氧机的整体重量,又能够节省材料,强度也能够符合使用要求。本技术的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生产完成后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推水面,还包括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形状完全相同,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斜边对称设置在所述推水面的两侧,采用铰链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推水面的两侧;所述推水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推水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边长等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斜边长度,另两侧的连接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钢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钢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钢架与所述第二钢架尺寸相同,长度与所述推水面的连接边长度相同,其宽度等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水平面垂直的直角边的长度;还包括风机安装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推水面,还包括第一钢架和第二钢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形状完全相同,均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斜边对称设置在所述推水面的两侧,采用铰链的形式安装在所述推水面的两侧;所述推水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推水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边长等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斜边长度,另两侧的连接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钢架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钢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钢架与所述第二钢架尺寸相同,长度与所述推水面的连接边长度相同,其宽度等于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水平面垂直的直角边的长度;还包括风机安装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增氧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标王洪锋许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百川增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