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31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包括门体,门体的内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中央处理器、室内机、显示器、网络通信接口,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室内机,室内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显示器、网络通信接口,门体的外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室外机、电磁锁、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存储模块、顺序识别模块,室外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电磁锁、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顺序识别模块。该技术方案,通过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三种识别模块,防止语音、面部、指纹的数据其中一项或者两项被居心不良的人得到而通过门禁。

Security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物联网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处不在的必须使用各种各样的门禁锁具,从门禁锁具的控制方式来说,主要有钥匙、密码、磁卡和IC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门禁锁具这个不可缺少的必需用具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每个人都有过丢钥匙或者忘记钥匙的经历,每天都要为提醒自己放好钥匙而用脑,一大串钥匙对想轻便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从目前已有的门禁锁具的控制方式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钥匙、密码和磁卡容易复制、窃取;IC卡的安全性较高,但也容易丢失。因此,现在人们心目中的门禁锁具必须具有方便、安全、美观等特点。早期的技术是基于个人密码,而密码被破解或偷窥的概率越来越高。后来出现了智能IC卡,但这种方式同样存在被复制或者偷盗的安全隐患。生物识别将成为今后几年门禁产业的重要变革。生物特征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鉴别个人身份。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不易遗忘和丢失,不易伪造和被盗,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使用等优点,已经被全世界所关注,并应用于身份、出入口管理,安防监控,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各个领域。与传统钥匙门锁相比,门禁系统在携带,遗失等情况时的处理更加方便,无须更换大量门锁和钥匙,仅需要在软件中做出相应的操作即可。与监控、报警等安防方式相比,门禁系统化被动为主动,将安全隐患直接排除在管制通道之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缺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门禁识别效果不好,识别顺序固定导致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包括门体,所述门体的内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中央处理器、室内机、显示器、网络通信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显示器、所述网络通信接口,所述门体的外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室外机、电磁锁、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存储模块、顺序识别模块,所述室外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电磁锁、所述声音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面部识别模块、所述顺序识别模块。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标准人脸特征子存储模块、标准语音特征子存储模块、标准指纹特征子存储模块、语音人脸指纹对应关系子存储模块、即时人脸图像子存储模块、即时语音图像子存储模块、即时指纹图像子存储模块。可选地,所述声音识别模块包括声音采集单元、声音提取单元,所述声音采集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顺序识别模块连接,所述声音采集单元输出端与声音提取单元连接,所述声音提取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可选地,所述声音采集单元至少采集两次声音特征,选择至少一次作为标准声音特征,所述声音采集单元可以识别汉语、外文等预先录入的音频信号,误差率在接受的范围内。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采集单元、指纹提取单元,所述指纹采集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顺序识别模块连接,所述指纹采集单元输出端与指纹提取单元连接,所述指纹提取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可选地,所述指纹采集单元采集复数张指纹特征,选择至少一张作为标准指纹特征,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可以录入多个手指的指纹特征。可选地,所述面部识别模块包括面部采集单元、面部提取单元,所述面部采集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顺序识别模块连接,所述面部采集单元输出端与面部提取单元连接,所述面部提取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可选地,所述面部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复数张人脸图像,选择至少一张作为标准人脸图像。可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一个红外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可选地,所述室内机上还设有报警器。可选地,所述室内机上还设有变音器。可选地,网络通信接口电性连接有手机、远程终端和控制面板。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三种识别模块,同时进行门禁判断:首先分别判断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是否与预存的一致,再判断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和指纹识别是否为对应关系;增加了识别的效果,防止语音、面部、指纹的数据其中一项或者两项被居心不良的人得到而通过门禁。(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顺序识别模块,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改变门禁识别状态来增强门禁安全性,这样即使外人获取了使用者的指纹特征、面部特征、声音特征,在不知道识别顺序的情况下试图打开门禁,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3)在进行门禁识别的时候,未预存数据的门禁使用者不能打开门禁,通过上位机的使用者对即时语音、即时人脸、即时指纹的人工识别,会将结果通过有线通信网络发送至手机,用户可以随时知道门禁使用情况。(4)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有门禁打开后通过人数的检测,并发送至手机,近一步的提高了门禁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安全性。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门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门体,2中央处理器,3室外机,4室内机,5电磁锁,6声音识别模块,7指纹识别模块,8面部识别模块,9存储模块,10顺序识别模块,11显示器,12网络通信接口,13红外检测模块,14手机,15远程终端,16控制面板,17报警器,18变音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包括门体1,所述门体1的内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中央处理器2、室内机4、显示器11、网络通信接口12,所述中央处理器2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室内机4,所述室内机4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显示器11、所述网络通信接口12,所述门体1的外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室外机3、电磁锁5、声音识别模块6、指纹识别模块7、面部识别模块8、存储模块9、顺序识别模块10,所述室外机3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所述门体的内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中央处理器、室内机、显示器、网络通信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显示器、所述网络通信接口,所述门体的外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室外机、电磁锁、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存储模块、顺序识别模块,所述室外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室外机、所述电磁锁、所述声音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面部识别模块、所述顺序识别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所述门体的内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中央处理器、室内机、显示器、网络通信接口,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显示器、所述网络通信接口,所述门体的外侧依预设的方向设有室外机、电磁锁、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存储模块、顺序识别模块,所述室外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所述室外机、所述电磁锁、所述声音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面部识别模块、所述顺序识别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标准人脸特征子存储模块、标准语音特征子存储模块、标准指纹特征子存储模块、语音人脸指纹对应关系子存储模块、即时人脸图像子存储模块、即时语音图像子存储模块、即时指纹图像子存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识别模块包括声音采集单元、声音提取单元,所述声音采集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顺序识别模块连接,所述声音采集单元输出端与声音提取单元连接,所述声音提取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门禁,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采集单元至少采集两次声音特征,选择至少一次作为标准声音特征,所述声音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