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窦长林专利>正文

除尘烟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17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除尘烟囱属燃烧设备附件,是在烟囱筒内设置将烟囱通道分成较小部分的斜向隔板(3),和板上制有多个沟通隔板两侧的烟气通孔(10)、与筒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一致的纵向隔板(2、9),可漏下积尘的隔板开口(4);筒体在卧式使用状态位于下侧部分(7),制有联通筒壁内外的多个通孔(10),和包容该孔群、并带出尘活门(6)的集尘室(8)。本烟囱可实现烟尘分离,且结构简单,制造使用与维修都很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燃烧设备附件,主要涉及除尘烟囱的结构方案。公知除尘烟囱已有多种方案,分别取得程度不同的良好效果,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改善了设备的工作状况。但结构多较复杂,或投资较大,往往影响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除尘烟囱的结构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除尘烟囱包括筒体,与筒体相联改变筒内气流方向的导流部件,与筒体相联收集烟尘的集尘容腔,联接固定上述部件和安装固定烟囱的部件。其中,所述导流部件为将烟囱通道分成不同部分的隔板,隔板分为其导流方向与烟囱轴线流向成锐角相交的斜向隔板,和板上制有多个沟通隔板两侧的烟气通孔、与筒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一致的纵向隔板。这样,在有限改变烟气流向的过程中可分离烟尘,且隔板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本技术的目的得以实现。本技术在烟囱轴线使用状态为竖直方向时,所述斜向隔板与筒壁相交处下部,制有可漏下积尘的开口。以将积尘集中在烟囱底部待排。本技术所述筒体在卧式使用状态位于下侧的部分,制有联通筒壁内外的通孔;在该处筒壁外侧制有包容所述通孔、与无孔处侧壁保持密封、设有出尘活门的集尘室。这样,卧式的集尘便可由侧壁的通孔落入集尘室,密封的联接以保证烟囱正常工作,这是一种用于卧式使用状态的结构。本技术以结构简单的隔板组合实现了烟气排放中的烟尘分离,斜向隔板处的出口或位于底部的筒壁通孔、集尘室可分别适用直立与卧式两种不同使用状态,本方案的烟囱制造使用与维修都很方便。附图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忽略锥度)。附图说明图1是直立式除尘烟囱的纵剖面;图2是卧式除尘烟囱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1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轴向隔板通孔分布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烟囱筒体 2.周向隔板 3.斜向隔板 4.斜隔板开口 5.烟气通道 6.集尘室出口 7..烟囱带孔侧壁 8.集尘室 9.径向隔板 10.隔板通孔第一实施例是直立式除尘烟囱,如图1、3、4。其整体尺寸为φ1×4米。本例在烟囱锥筒内设有两个底部外接直径分别为200、600毫米与烟囱筒体同心的正八面锥筒2,和连接相应锥筒棱线与筒壁内侧的径向隔板9,在锥筒各侧面和连接棱线的隔板上皆制有直径16毫米、最小间距20毫米、沟通隔板两侧、在整个隔板表面均布的隔板烟气通孔10。在相邻的隔板之间或相邻隔板与烟囱侧壁内侧之间所围成的通道5内,制有与形成该通道的周向隔板成45度夹角、在中心线方向的间隔2米、相邻通道间彼此轴向位置相错的斜向隔板3。斜隔板下缘与烟囱筒体中心线的距离大于其上缘的距离,与筒侧壁1相联的斜向隔板3下缘皆留有开口4。以上即本例的基本结构。使用时,欲排烟气在烟囱筒体内沿由隔板所形成的通道5上行,因有轴向位置彼此相错的斜向隔板3阻挡,烟气只能经由周向和径向隔板的通孔10转入另一通道折拐上行。在折拐中烟尘便会逐渐脱离气流落下,并沿斜向隔板隔板3下滑。因斜向隔板里高外低,会使落下的烟尘进入径向位置在外的通道,最终由烟囱底部的排尘出口清除。第二实施例是卧式除尘烟囱,如图2。其结构与上例一致,只是最外周通道的斜向隔板3不必留开口,烟囱位于底部最下段22.5度弧内、在接近轴向全长的侧面7上,亦制有如上沟通侧壁内外的通孔10。在该处侧壁之下、制有与带孔侧壁部分四周无孔侧壁密封联接的贮集尘室8,集尘室设有出尘活门6。其余结构及使用状况均与上例一致。权利要求1.除尘烟囱包括筒体,与筒体相联改变筒内气流方向的导流部件,与筒体相联收集烟尘的集尘容腔,联接固定上述部件和安装固定烟囱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为将烟囱通道分成不同部分的隔板,隔板分为其导流方向与烟囱轴线流向成锐角相交的斜向隔板(3),和板上制有多个沟通隔板两侧的烟气通(10)孔、与筒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一致的纵向隔板(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烟囱,其特征在于烟囱轴线使用状态为竖直方向时,所述斜向隔板与筒壁相交处下部,制有可漏下积尘的开口(4)。3.如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在卧式使用状态位于下侧的部分(7),制有联通筒壁内外的通孔(10);在该处筒壁外侧制有包容所述通孔、与无孔筒壁保持密封、设有出尘活门(6)的集尘室(8)。专利摘要除尘烟囱属燃烧设备附件,是在烟囱筒内设置将烟囱通道分成较小部分的斜向隔板(3),和板上制有多个沟通隔板两侧的烟气通孔(10)、与筒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一致的纵向隔板(2、9),可漏下积尘的隔板开口(4);筒体在卧式使用状态位于下侧部分(7),制有联通筒壁内外的多个通孔(10),和包容该孔群、并带出尘活门(6)的集尘室(8)。本烟囱可实现烟尘分离,且结构简单,制造使用与维修都很方便。文档编号F23J3/02GK2411425SQ0020624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窦长林 申请人:窦长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除尘烟囱包括筒体,与筒体相联改变筒内气流方向的导流部件,与筒体相联收集烟尘的集尘容腔,联接固定上述部件和安装固定烟囱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为将烟囱通道分成不同部分的隔板,隔板分为其导流方向与烟囱轴线流向成锐角相交的斜向隔板(3),和板上制有多个沟通隔板两侧的烟气通(10)孔、与筒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一致的纵向隔板(2、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窦长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