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09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器件由纤芯空气孔、出水口、入水口、四层光敏树脂层、第一气隙层及其他两层气隙层组成。光子晶体光纤纤芯、光敏树脂层及气隙层均为方形结构,纤芯相较于其他气隙层尺寸略大,以纤芯为中心且由纤芯向外发散的光敏树脂层及气隙层厚度均相同,出水口位于光纤上侧,方向向上,入水口位于出水口对侧,方向向下,再转折方向使其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材料为光敏树脂,这种材料在140GHz处折射率为1.679。将光子晶体光纤应用于太赫兹波段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提升光子晶体光纤器件的传输性能,在生物、化学、医药等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Terahertz microfluidic square photonic crystal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和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技术背景光子晶体光纤又称为微结构光纤或多孔光纤,它的实质是带有缺陷的光子晶体光纤。1992年P.Russell等人根据光子晶体的传光理论首次提出了光子晶体光纤的概念。1996年,J.C.Knight拉制出了第一根光子晶体光纤,这根光纤为折射率引导的光子晶体光纤。1998年,J.C.Knight提出了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光子晶体光纤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研究者们对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主要包括对光纤材料的改进、光纤结构的创新以及使用范围的拓宽。随着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发展,因其具有穿透性、安全性、光谱分辨本领等特有的优越电磁性质,太赫兹逐渐应用于各种领域。目前,太赫兹在生物检测、移动宽带通信、国家安全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的进步。例如,太赫兹技术可以应用于临床人体肝癌组织检测、颅脑创伤成像特征提取与识别、临床细菌检测等,除此以外,太赫兹通信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0GB/s以上。相比于可见光和红外线,太赫兹波具有极高的方向性和极强的云雾穿透能力,在战场中可以进行定向、高保密甚至明码军事通信,并且能够准确高效地排查爆炸物、武器和毒品等危险物,从而避免发生恐怖袭击,因此太赫兹技术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光子晶体光纤和太赫兹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光子晶体光纤领域的研究人员将目光逐渐转移到太赫兹波段。光子晶体光纤应用于太赫兹波段可以综合两者的优点,提升光子晶体光纤器件的传输性能,在对于传感和测量有高精度要求的生物、化学及医学等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一种等差分层结构的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采用3D打印技术,因其设备主要利用直角坐标系,机械部件沿着三个正交方向移动,所以相比于常见的具有圆形截面的光子晶体光纤而言,制备方形光子晶体光纤质量可以大大提升。除此以外,光纤上添加出水口与入水口,可以通过将不同液体分析物置于第一空气隙中来使包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主要包括方形光子晶体光纤、出水口及入水口。从横截面来看,光纤的纤芯为位于中心的方形空气孔,包层以等差间距由纤芯方形空气孔向外扩散,光敏树脂层与气隙层依次交叉分布。在光纤的上侧有出水口,在相对的一侧添加有入水口。纤芯空气孔为内层空气孔,尺寸相对于其他气隙层而言略大,主要用于通过太赫兹波。包层为多层气隙层与光敏树脂层依次交叉分布,且除内层空气孔外,其他每层气隙层与其相邻光敏树脂层尺寸均相同。把从中心的方形空气孔向外的第一个气隙层密封,将液体分析物放入第一气隙层中,防止注入的液体泄漏。出入水口均为连通到第一气隙层的导管,出水口方向向上,入水口位于出水口对侧,第一气隙层被注入的分析物完全而缓慢地从一个空气孔开始填充,为了使液体可以充满整个气隙,本专利技术将方向向下的入水口转折方向为向上,使得从入水口注入的液体分析物可以更加充分地占满整个间隙空间。采用3D打印技术所使用的耗材可选择适用于对应打印机的各种光敏树脂。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更多更复杂纤芯结构的各种光纤器件。打破了常见的圆形波导结构,采用方形结构,使得3D打印器件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密封光纤两边的第一个气隙层,在第一气隙层可以填充各种不同的液体分析物,使得包层具有不同折射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出入水口直接连通至第一气隙层,且出水口连通至第一气隙层上侧,入水口连通到第一气隙层下侧,可以利用流体力学来控制注入液体分析物的流动方向,而且可以使液体分析物更加充分地占满整个间隙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太赫兹等差分层结构的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的实例示意图,该器件由纤芯空气孔3、第一气隙层2、其他气隙层5、出水口1及入水口4组成。图2为该光纤器件沿轴向的截面示意图。6为第一气隙层的密封部分。图3为该光纤器件入水口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基于太赫兹等差分层结构的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器件由纤芯空气孔3、第一气隙层2、其他气隙层5、出水口1及入水口4组成。该光子晶体光纤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20mm,其中包括交叉排布的三个气隙层与四个光敏树脂层,还有位于中心的纤芯空气孔,其截面均为方形结构,。纤芯空气孔的边长为6mm,依次往外的方形尺寸为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即以纤芯为中心且由纤芯向外发散的光敏树脂层与气隙层均厚1mm。对于第一气隙层,密封位置距光纤两端端面2mm,密封厚度为1mm。对于出入水口,出入水口距光纤两端的端面均为2mm,且其外径为4mm,内径为3mm。入水口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从第一气隙层下侧向下的导管,长14mm,第二部分为沿横向向外的导管,长20mm,第三部分为竖直向上的导管,长35mm,三部分依次相接,构成入水口。出水口为第一气隙层上侧向上的导管,长14mm,即出水口高出光纤结构10mm。当注入液体分析物时,如图1所示,液体从入水口进入第一气隙层,待充分地占满整个间隙空间后,会从出水口流出。本专利技术采用3D打印技术中的光固化法,使用材料为光敏树脂,这种材料在140GHz处折射率为1.679。光纤采用方形结构,使得3D打印器件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器件由纤芯空气孔、第一气隙层、其他气隙层、出水口及入水口组成,入水口位于光纤下方,出水口位于上方,第一气隙层在两端密封,用于注入液体分析物,第一气隙层与其他气隙层之间间隔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该器件由纤芯空气孔、第一气隙层、其他气隙层、出水口及入水口组成,入水口位于光纤下方,出水口位于上方,第一气隙层在两端密封,用于注入液体分析物,第一气隙层与其他气隙层之间间隔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赫兹微流体方形光子晶体光纤,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光纤采用方形结构,光纤各气隙层均为方形结构,且气隙层之间间隔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嘉田琳琳徐伟苏梦雅董璐杨帆吴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