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700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包括主体,主体内部均匀设有连接腔,主体的上部设有上连接盖,主体的下部设有下连接盖,主体、上连接盖和下连接盖均匀设有进液孔和连接槽,进液孔均匀设置在连接槽的外侧,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均与主体插接,上连接盖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壳罩的降温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对电机进行散热的问题。

A kind of motor housing used in motor coo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
本技术涉及电机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动力源,电机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出现很大的热量,这些散发出来的热量如果长时间的得不到散发,就容易导致电机绕组绝缘的老化损坏,更换绕组将需要花费很多的经费,这就增加了生产的成本,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解决了现有的电机壳罩的降温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对电机进行散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内部均匀设有连接腔,主体的上部设有上连接盖,主体的下部设有下连接盖,主体、上连接盖和下连接盖均匀设有进液孔和连接槽,进液孔均匀设置在连接槽的外侧,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均与主体插接,上连接盖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腔内部安装电机,通过在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起到便于清洗的作用,通过向上连接盖中通过冷却液,冷却液在进液孔和连接槽中进行流动,对电机进行散热,防止电机热量过高而影响使用。进液管起到通入冷却液的作用。出液管起到排出吸收过热量的冷却液的作用。通过拆卸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可以便于对内部的连接槽和出液管进行清洗,防止管道堵塞,从而影响到散热效果。进一步,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均设有连接板,上连接盖和下连接盖均设有进液槽和出液槽,进液槽与出液槽内均填充有冷却液,进液槽与进液管连接,冷却液通过进液管进入到进液槽中,上连接盖中冷却液通过进液孔进入到下连接盖中,下连接盖中进液槽通过通管进入到出液槽中,下连接盖中出液槽通过连接槽将冷却液通入上连接盖的出液槽中,上连接盖的出液槽与出液管连接。在上连接盖中设置进液槽,通过向进液管中通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后进入到进液槽中,进液槽中冷却液向进液孔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吸走,直到冷却液进入到下连接盖中的进液槽中,并通过通过进入到出液槽,下连接盖中出液槽通过连接槽向上连接盖流动,并通过出液管排出,冷却液有上往下进行流动,又有下往上流动,形成一个回路,使冷却液两次对电机进行冷却,使冷却液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促进冷却效果。进一步,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均设有安装杆,主体的内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均与安装杆插接。安装杆与安装槽的插接有利于安装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起到便于安装固定的作用,防止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连接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与连接槽、连接孔的对孔。进一步,安装杆包括连接部与弧形部,连接部与弧形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槽设置有连接部、弧形部相匹配的连接结构。进一步,主体的外侧均与设有凸起块,凸起块与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凸起块起到便于固定主体,使主体不易发生滚动,增加了安装过程的稳定性,便于安装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进一步,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的连接孔位置设有第一防渗圈,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的连接槽位置设有第二防渗圈,第一防渗圈与主体上的连接孔插接,第二防渗圈与主体上的连接槽插接进一步,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的侧边均设有第一固定板,主体的侧边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位置相匹配,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第一防渗圈与第二防渗圈均起到防渗的作用,防止冷却液渗漏。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的质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外径的检测a、将待检测的主体安装到定位块的内部,调节凸起块与定位块的槽口的位置,使主体插入到槽口中,当主体无法顺利进入到槽口中,则主体的直径存在偏差,用于检测外径是否符合要求;2)内部孔径的检测a、转动装置进行转动,带动定位块进行转动,当定位块转动至第一检测装置的下方时,停止转动,第一升降装置向下进行滑动,升降柱随着第一升降装置一同进行下滑,升降柱穿过定位装置后与主体进行插接,第一检测盘插入到连接腔中,第一检测盘与安装槽进行插接,能否顺利插入到连接腔中,若能顺利插入,则表明安装杆也可以顺利插入,为符合标准的产品,当第一检测盘不能顺利插入则表明不符合产品要求,完成检测后,第一升降装置上升,恢复初始位置;b、转动装置继续转动至第二检测装置位置,进行二次检测,第二升降装置带动第二检测盘,使第二检测盘与主体进行插接,第二检测盘插入到进液孔和连接槽中,如果能顺利插入则表明该主体能顺利进行安装,为符合要求的产品,如果不行则为残次品;c、检测完成后对主体进行分拣,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筛选;3)电机壳罩的安装a、首先将主体水平进行放置,凸起块分别固定在水平面上,然后将上连接盖通过安装杆与安装槽进行插接,安装过程中进行位置的调节,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位置相对应,推动上连接盖向主体并进行安装;b、当上连接盖中的第一防渗圈、第二防渗圈分别与进液孔、连接槽接触时,继续推动上连接盖,使第一防渗圈插入到进液孔,第二防渗圈插入到连接槽中,直到上连接盖与主体紧密贴合;c、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使用螺栓进行螺纹固定,且拧紧螺栓;d、按照权利要求8中步骤2)中a、b、c的操作方式安装下连接盖,完成安装。进一步,第一检测装置与第二检测装置均安装在底板上,第一升降装置与定位装置连接,第一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柱和升降柱,连接柱与升降柱为一体成型连接,连接柱与第一检测装置螺纹连接,升降柱与定位装置套接,升降柱与第一检测盘连接。进一步,定位装置包括加强块和定位圈,加强块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升降柱插入到定位圈中,第一检测盘安装在定位圈的下方。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连接腔内部安装电机,通过在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起到便于清洗的作用,通过向上连接盖中通过冷却液,冷却液在进液孔和连接槽中进行流动,对电机进行散热,防止电机热量过高而影响使用。进液管起到通入冷却液的作用。出液管起到排出吸收过热量的冷却液的作用。通过拆卸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可以便于对内部的连接槽和出液管进行清洗,防止管道堵塞,从而影响到散热效果。2、本技术在上连接盖中设置进液槽,通过向进液管中通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后进入到进液槽中,进液槽中冷却液向进液孔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吸走,直到冷却液进入到下连接盖中的进液槽中,并通过通过进入到出液槽,下连接盖中出液槽通过连接槽向上连接盖流动,并通过出液管排出,冷却液有上往下进行流动,又有下往上流动,形成一个回路,使冷却液两次对电机进行冷却,使冷却液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促进冷却效果。3、本技术安装杆与安装槽的插接有利于安装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起到便于安装固定的作用,防止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连接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与连接槽、连接孔的对孔。设置凸起块起到便于固定主体,使主体不易发生滚动,增加了安装过程的稳定性,便于安装上连接盖与下连接盖。第一防渗圈与第二防渗圈均起到防渗的作用,防止冷却液渗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均匀设有连接腔,所述主体的上部设有上连接盖,主体的下部设有下连接盖,所述主体、所述上连接盖和所述下连接盖均匀设有进液孔和连接槽,所述进液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槽的外侧,所述上连接盖与所述下连接盖均与所述主体插接,所述上连接盖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均匀设有连接腔,所述主体的上部设有上连接盖,主体的下部设有下连接盖,所述主体、所述上连接盖和所述下连接盖均匀设有进液孔和连接槽,所述进液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连接槽的外侧,所述上连接盖与所述下连接盖均与所述主体插接,所述上连接盖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盖与所述下连接盖均设有连接板,所述上连接盖和所述下连接盖均设有进液槽和出液槽,所述进液槽与所述出液槽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进液槽与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管进入到所述进液槽中,所述上连接盖中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孔进入到所述下连接盖中,所述下连接盖中所述进液槽通过通管进入到所述出液槽中,所述下连接盖中所述出液槽通过所述连接槽将所述冷却液通入所述上连接盖的所述出液槽中,所述上连接盖的所述出液槽与所述出液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电机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盖与所述下连接盖均设有安装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马·科诺瓦洛夫吕仲维孔逸明竺洪佳童永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种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