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6784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所述维修与改造方法至少包括:去除穿墙套管背水面侧的柔性密封组件,并截断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在穿墙套管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上套装一补偿套管,并将补偿套管与穿墙套管背水面侧的端面密封连接;在补偿套管和穿墙套管的内壁与介质管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具有预紧力的柔性密封结构;采用标准减振伸缩节将截断的介质管道密封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该维修与改造方法仅在墙体背水面侧进行施工,不破坏迎水面侧防水结构和保温结构,由于减振波纹补偿器对应力的吸收作用,提高了抗地下渗透压力的能力,适合在地下水位层内渗透压力大的介质管道穿越建筑物、构筑物外围护墙的应用场合。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of a waterproof sealing structure of existing through wall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建筑中的给排水专业
,涉及介质管道穿越外围护结构墙体时的防水密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失效时的维修与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工程的给排水专业中,介质管道在地下水位层内埋设穿越建筑物、构筑物等外围护结构墙体时,通常采用图1A所示的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来实现预定的防水密封效果,对于伴随有建筑物、构筑物沉降变形及介质管道的工作振动、扭曲等现场环境,该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使用存在局限性。如图1A所示,穿越墙体01的介质管道1使用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进行密封时,穿墙套管02预先预埋在墙体01的对应位置,介质管道1穿套在穿墙套管02内,介质管道1和穿墙套管02之间有间隙(泄漏通道LC)需要密封,现有的防水穿墙套管中的密封组件03包括在穿墙套管02与介质管道1之间的间隙中设置由填缝材料和密封膏形成的刚性密封组件(迎水面侧),以及由L形法兰压盖与穿墙套管02管体内侧设有的内挡圈挤压密封圈所形成的柔性密封组件(背水面侧)(参见国标图集02S404柔性防水套B型和图1A)。由于墙体01以及室外介质管道1分别处于独立的基础上,存在不同的变形、沉降和位移,以及介质管道1发生扭曲和频繁的工作振动,使得预埋于墙体01内的穿墙套管02与介质管道1之间的刚性密封组件受到各种应力作用,过早失去防水密封功效,剩下的一道柔性密封组件也仅能够承受较小的地下水位层的渗透压力,同时,介质管道1在穿墙套管02的迎水面刚性支撑点失去平衡,使得背水面的柔性密封组件也容易失去密封作用,造成渗漏现象(参见图1A中的泄漏通道LC)。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中,穿墙套管02与介质管道1之间的密封组件03,通常在迎水面侧和背水面侧的两侧内部分别采用不同的密封材质和结构、不同的施工工艺用来保证密封效果。但由于介质管道1与穿墙套管02之间的密封组件03作为连接件,必然会受到二介质管道1与穿墙套管02相对位移、变形产生的干涉作用力,使得介质管道1和穿墙套管02之间的密封组件03产生应力,塑性变形,直至断裂失效。刚性密封组件的适用场合有限,尤其不适用建筑结构体量大,且刚性密封组件的密封面未处于同一基础上,即使墙体01存在微小的沉降、刚性密封组件与密封面之间存在位移现象,刚性密封组件便会失去防水密封效果,更难于抵抗战时冲击波作用力以及建筑房屋的抗震性能要求。当穿墙套管02应迎水面侧的刚性密封组件失效时(例如出现渗漏),需要进行维修,由于现有的穿墙套管02结构限制,只能从建筑墙体外侧开挖,更换密封材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将外围护墙体外侧的防水结构、保温结构破坏,增加维修难度和加大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不进行外部土方开挖、不破坏外围护墙体迎水面侧防水结构、保温结构的情况下,提供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所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用于对穿过墙体的介质管道进行密封,包括套装有介质管道的穿墙套管(02)和设置在穿墙套管与介质管道之间的密封组件(03),所述密封组件(03)包括设置在穿墙套管(02)迎水面侧的刚性密封组件和设置在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柔性密封组件,所述维修与改造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去除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所述柔性密封组件,并截断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步骤S2,在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上套装一补偿套管(2),并将补偿套管(2)与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端面密封连接;在补偿套管(2)和穿墙套管(02)的内壁与介质管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具有预紧力的柔性密封结构(3);步骤S3,将步骤S1中截断的介质管道密封连通;且在维修过程中,不拆除、更换刚性密封组件。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步骤S2中的柔性密封结构(3)的安装步骤包括:将密封圈(31)和非固定式预压挡环(33)组合依次穿套在介质管道上并推入补偿套管(2)与介质管道之间;再将预压挡板(32)固定在补偿套管(2)端部外周设有的第二限位环板(23)上,将密封圈(31)挤压紧固于预压挡板(32)和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内挡圈(024)之间的空腔内形成所述柔性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圈(31)和非固定式预压挡环(33)组合至少包括两组。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在步骤S3中,用标准减振伸缩节将步骤S1中截断的介质管道密封连通。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在步骤S2中,安装柔性密封结构(3)时,所述预压挡板(32)与介质管道之间预留径向间距,该间距为预设的综合变形间隙;所述预压挡环(33)与补偿套管(2)内壁、介质管道的外壁之间均预留径向间隙。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步骤S2中,柔性密封结构(3)安装完成后,密封圈(31)均处于挤压应力状态,所有密封圈沿介质管道轴向的压缩量为所有密封圈沿介质管道轴向的长度之和的20%。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步骤S2中,将补偿套管(2)端部外周设有的第一限位环板(22)与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端部翼环板(023)的端面紧贴并通过螺栓组(4)密封连接,使得补偿套管(2)与穿墙套管(02)连接为一体;优选的,将一端面密封垫(24)置于第一限位环板(22)和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端部翼环板(023)的端面之间,再通过螺栓组(4)将第一限位环板(22)和穿端部翼环板(023)的端面密封连接。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步骤S3中的标准减振伸缩节的主体为波纹管,该波纹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管,两端的端管分别安装有标准法兰盘;将标准减振伸缩节的标准法兰盘与介质管道端部设有的标准法兰盘通过螺栓组(4)密封连接。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还包括以下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根据介质管道、现有的穿墙套管(02)的型号、尺寸以及穿墙套管(02)与墙体的位置关系和预定的维修策略,并结合国标图集02S404柔性防水套管B型的参数表,获取补偿套管(2)的管体预定长度S31、标准减振伸缩节的预定长度S1、补偿套管防水密封结构与标准减振伸缩节相邻的端部之间的预定长度S2以及现有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内挡圈(024)至背水面端部翼环板(023)的预定长度S32、补偿套管管体预定长度S31和端面密封垫厚度S33,计算得到补偿套管防水密封结构预定长度S3=S31+S32+S33。上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中,将现有穿墙套管(02)去掉内挡圈(024)之后的套管作为所述补偿套管(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围护墙体背水面侧拆卸现有的柔性密封组件,并改变现有结构的紧固锁紧方式,设置具有预紧力的柔性密封结构,该维修与改造方法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所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用于对穿过墙体的介质管道进行密封,包括套装有介质管道的穿墙套管(02)和设置在穿墙套管与介质管道之间的密封组件(03),所述密封组件(03)包括设置在穿墙套管(02)迎水面侧的刚性密封组件和设置在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柔性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与改造方法至少包括:/n步骤S1,去除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所述柔性密封组件,并截断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n步骤S2,在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上套装一补偿套管(2),并将补偿套管(2)与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端面密封连接;在补偿套管(2)和穿墙套管(02)的内壁与介质管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具有预紧力的柔性密封结构(3);/n步骤S3,将步骤S1中截断的介质管道密封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所述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用于对穿过墙体的介质管道进行密封,包括套装有介质管道的穿墙套管(02)和设置在穿墙套管与介质管道之间的密封组件(03),所述密封组件(03)包括设置在穿墙套管(02)迎水面侧的刚性密封组件和设置在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柔性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与改造方法至少包括:
步骤S1,去除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所述柔性密封组件,并截断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
步骤S2,在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介质管道上套装一补偿套管(2),并将补偿套管(2)与穿墙套管(02)背水面侧的端面密封连接;在补偿套管(2)和穿墙套管(02)的内壁与介质管道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具有预紧力的柔性密封结构(3);
步骤S3,将步骤S1中截断的介质管道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柔性密封结构(3)的安装步骤包括:
将密封圈(31)和非固定式预压挡环(33)组合依次穿套在介质管道上并推入补偿套管(2)与介质管道之间;再将预压挡板(32)固定在补偿套管(2)端部外周设有的第二限位环板(23)上,将密封圈(31)挤压紧固于预压挡板(32)和穿墙套管背水面侧的内挡圈(024)之间的空腔内形成所述柔性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圈(31)和非固定式预压挡环(33)组合至少包括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用标准减振伸缩节将步骤S1中截断的介质管道密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的维修与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安装柔性密封结构(3)时,所述预压挡板(32)与介质管道之间预留径向间距,该间距为预设的综合变形间隙;所述预压挡环(33)与补偿套管(2)内壁、介质管道的外壁之间均预留径向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有穿墙套管防水密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马明亮魏文荣武力姚俊李英任宇霞张树伟王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