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7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包括主体以及齿轮组,齿轮组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有凹槽,其中,还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位于主体与第一齿轮对应的另一侧上;第一齿轮的驱动机构固定在主体上,驱动机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的外壁运动轨迹上,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驱动机构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驱动机构为整体联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装配方便、生产成本低、静音效果好等特点。

A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机的种类很多,用于不同的场合,特别是在框架式断路器上的电动机,其通过齿轮组转动实现工作,齿轮组工作的同时带动电动机上的微动开关动作,实现信号传输。现有的微动开关传动方式为,其中一个齿轮外壁上设有凹槽,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齿轮外壁的运动轨迹上,通过按钮卡入至凹槽内实现信号的通断传输。然而,由于微动开关101与带凹槽的齿轮位于电动机的同一侧上,导致安装过小,导致微动开关101的体积过小,从而使得微动开关101内动、静触头连接较近,当通过烙铁焊锡进行外部导线焊接的过程中,很难承受烙铁的温度,导致微动开关101内部组件变形损坏。而且通过直流电,很容易发生烧毁等事故。故需要通过串联一个滤波器102,防止直流电烧毁微动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安装方便的一种电动机。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包括主体以及齿轮组,齿轮组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有凹槽,其中,还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位于主体与第一齿轮对应的另一侧上;第一齿轮的驱动机构固定在主体上,驱动机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的外壁运动轨迹上,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驱动机构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驱动机构为整体联动设置。采用此种设置,使得第一齿轮与微动开关采用不同侧的设置,大大增加了微动开关的安装面积,通过调整微动开关的大小,即可实现交流或直流都可以运行,无需串联一个滤波器,节省了安装工序以及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整体传动更加方便。其中,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轴,主体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连接轴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连接轴相对主体呈转动设置;连接轴上设有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齿轮的外壁运动轨迹上,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第二驱动件的运动轨迹上。通过连接轴的设置,使得两个驱动件同步,通过第一齿轮转动,如果带动第一驱动件运动的同时,第一驱动件通过连接轴带动第二驱动件运动,实现整体联动,保证信号传动的稳定性。其中,连接轴上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第一驱动件连接,扭簧本体套设在连接轴上。采用扭簧的设置,增加了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齿轮的凹槽的配合强度,扭簧起到复位效果,当第一齿轮转动时,第一驱动件可以及时动作复位。其中,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驱动件上设有固定卡槽,扭簧一端固定在固定卡槽上,扭簧的另一端卡在连接杆上。固定卡槽与连接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复位效果。其中,还包括传动轴,第一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固态润滑油。固定槽的设置,通过防止固态润滑油,相对与现有的通过液体润滑油的设置,采用液体润滑油的设置,由于齿轮组的固定孔与传动轴的配合尺寸相差只有10丝,故在固定过程中,很容易将液体润滑油排出,导致齿轮组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处缺少润滑效果,长时间动作转动,会有噪音产生。而采用固定槽的设置,由于内部放置固态润滑油,当转动过程中,由于传动轴转动会产生部分的热量,使得少许固定润滑油液化,持续保证齿轮组与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效果,保证持续润滑,相对于现有的设置,噪音大大降低。其中,微动开关内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容纳空腔,容纳空腔内设有至少两组动触头、与动触头匹配的静触头、推杆以及接线端子,推杆与壳体呈滑动设置并且部分伸出壳体的顶面,推杆与动触头呈联动设置,静触头与接线端子呈电气连接,其中一组静触头与动触头为常闭状态,另一组为常开状态,通过推杆移动使得常闭状态与常开状态的切换;壳体的一侧面上设有接线口,接线端子分设在该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旁。采用接线端子分设在与接线口所在侧面相邻的两个侧面上,避免了接线端子并排设置,相对比现有技术接线端子并排设置于底端的设置,采用此种结构,解决了接线困难的问题,使得接线更为简便,同时使得接线后更为美观。同时,也使得微动开关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更大,保证整体的电气的效果,使得静触头与动触头之间的间距变大,此种微动开关可以通过交流电或者直流电。其中,还包括隔离板,隔离板位于相邻两组动触头之间,隔离板与动触头之间的距离大于动触头受推杆驱动后移动的距离。隔离板位于相邻两组动触头之间的作用,防止发生电弧或爬电,形成电气隔离;隔离板与动触头之间距离的设置,防止推杆驱动受到隔离板的影响。其中,壳体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位于静触头与动触头连接处的上方。采用散热孔的设置,使得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释放,此处需注意的是,散热孔是位于静触头与动触头连接处的正上方,或有可稍微进行偏移,进一步此处散热孔可以为圆孔或方孔。其中,相邻两组动触头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两组动触头相抵。采用弹簧的设置,使得推杆在运行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更加稳定,保证连接的效率。其中,还包括复位弹簧Ⅱ,推杆底部设有弹簧座,复位弹簧Ⅱ一端与弹簧座相抵,另一端与壳体内壁相抵。弹簧座的设置,使得复位弹簧Ⅱ固定更为方便,同时复位弹簧Ⅱ的作用使得推杆更容易复位,保证电气连接。其中,接线端子分布在底座的四个角上,上盖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设有缺口,接线端子部分由对应的缺口裸露。接线端子位于空腔四个角上的设置,相对比现有技术四个接线端子并排设置,采用此种结构,改变了空腔的内部结构,使得空腔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使得静触头的厚度提高,增加其耐压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爆炸图;图6是图4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动触头与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微动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微动开关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微动开关与绝缘垫板安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2-11所示,一种电动机,包括主体6、齿轮组7、驱动机构8以及微动开关9,主体6包括第一侧板61以及第二侧板62,第一侧板61与第二侧板62通过连接柱63进行连接,第一侧板61与第二侧板62形成间隔的腔室,齿轮组7固定在第一侧板61与第二侧板62之间,此处齿轮组7具体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加赘述。齿轮组7上设有传动轴71以及第一齿轮72,齿轮组7套设在传动轴71上,传动轴71上设有固定槽711,固定槽711内设有固态润滑油712,此处固定槽711优选为圆环固定槽71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包括主体以及齿轮组,齿轮组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位于主体与第一齿轮对应的另一侧上;第一齿轮的驱动机构固定在主体上,驱动机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的外壁运动轨迹上,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驱动机构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驱动机构为整体联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包括主体以及齿轮组,齿轮组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外壁上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位于主体与第一齿轮对应的另一侧上;第一齿轮的驱动机构固定在主体上,驱动机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的外壁运动轨迹上,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驱动机构另一端的运动轨迹上,驱动机构为整体联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轴,主体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连接轴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连接轴相对主体呈转动设置;连接轴上设有第一驱动件以及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齿轮的外壁运动轨迹上,微动开关的按钮位于第二驱动件的运动轨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连接轴上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第一驱动件连接,扭簧本体套设在连接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一驱动件上设有固定卡槽,扭簧一端固定在固定卡槽上,扭簧的另一端卡在连接杆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轴,第一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冠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