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77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包括铁板、设置在铁板上方的第一导电竖板、第二导电竖板、接地导线、设置在铁板上方的磁铁,第一导电竖板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斜板,导电斜板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挡板,第一导电竖板与第二导电竖板之间设置有导电杆,第二导电竖板的侧壁设置有供导电杆首端进出的通孔,所述接地导线与第二导电竖板电连接。通过安装所述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裁切后的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能够整齐地落在铁板处,在后续收集时无需要再重新码齐,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A collection device for metallized film cu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属于电容器

技术介绍
金属化薄膜电容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叠片结构除外)制成的电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使用的薄膜有聚乙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除了卷绕型之外,也有叠层型。其中以聚酯膜介质和聚丙烯膜介质应用最广。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制作过程中,有的需要进行裁切多个样品进行检测试验,或者是裁切绝缘膜片与金属化薄膜叠加进行耐击穿试验,都需要进行裁切成固定大小的矩形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而目前在使用裁切机进行裁切时,由于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在前进过程中易与转辊或其他设备产生摩擦,从而导致静电产生;由于静电的存在,使得裁切后的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落在台面上是呈散乱分布的;即使在一侧增加挡板,由于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非常柔软,起到的码齐效果有限;因此,裁切后的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通常都是散乱无序,在后续收集时需要人工叠加并码放整齐,耗时耗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包括铁板、设置在铁板上方的第一导电竖板、第二导电竖板、接地导线、设置在铁板上方的磁铁,所述磁铁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斜板,所述导电斜板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的下端与磁铁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斜板的上端与第一导电竖板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斜板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与导电斜板的下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导电竖板的下端与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竖板与第二导电竖板之间设置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尾端与第一导电竖板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竖板的侧壁设置有供导电杆首端进出的通孔,所述接地导线与第二导电竖板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挡板包括多个矩形导电部,所述导电部沿着挡板的长度方向呈排状分布,所述导电部的长度方向与挡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矩形绝缘部,所述导电部与绝缘部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部与导电斜板的下端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部的外侧壁与绝缘部的外侧壁齐平。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杆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通孔为矩形。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杆与通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斜板与第一导电竖板之间的夹角为α,3°≤α≤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所述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裁切后的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能够整齐地落在铁板处,在后续收集时无需要再重新码齐,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导电竖板、导电斜板、挡板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所述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铁板1、设置在铁板1上方的第一导电竖板2、第二导电竖板4、接地导线6、设置在铁板1上方的磁铁7,所述磁铁7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斜板3,所述导电斜板3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的下端与磁铁7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斜板3的上端与第一导电竖板2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斜板3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上端与导电斜板3的下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导电竖板4的下端与铁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与第二导电竖板4之间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导电杆5,所述导电杆5的尾端与第一导电竖板2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竖板4的侧壁设置有供导电杆5首端进出的通孔,所述接地导线6与第二导电竖板4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导电斜板3、第二导电竖板4、导电杆5均采用导电性优良的铝或铜制成。第一导电竖板2和导电斜板3可由整块铝板或铜板弯折制成。导电杆5与第一导电竖板2之间可焊接连接。绝缘样品10是裁切后的绝缘膜片或金属化薄膜,绝缘样品10经过裁切后向下落的过程中,绝缘样品10的一侧先落到导电斜板3的表面,如图1所示;由于导电斜板3、第一导电竖板2、导电杆5、第二导电竖板4、接地导线6均电连接并导通,这使得绝缘样品10表面大部分的静电迅速被除去;在静电除去的过程中,绝缘样品10的侧边由于碰到导电斜板3,在导电斜板3的支撑下,再加上静电力的牵引作用,使得绝缘样品10的侧边易与导电斜板3对齐;当绝缘样品10在重力的作用向下落的过程中,竖直的挡板8存在,能够进一步对绝缘样品10进行纠偏,最终落到铁板1上面;落到铁板1上面的绝缘样品10,由于大部分静电被消除,相互之间因静电造成的干扰迅速降低,再加上绝缘样品10被引导不易跑偏,最终堆集在铁板1上面的绝缘样品10码放整齐,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导电斜板3与第一导电竖板2之间的夹角为α,3°≤α≤6°。α值不能过大,否则绝缘样品10的侧边不易被引导;α值不能过小,否则,绝缘样品10在下落过程中,落在导电斜板3的绝缘样品10侧边的行程边长,在后续下落过程中的发生偏差的几率变大。进一步地,所述挡板8包括多个矩形导电部81,所述导电部81沿着挡板8的长度方向呈排状分布,所述导电部81的长度方向与挡板8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导电部81之间设置有矩形绝缘部82,所述导电部81与绝缘部82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部81与导电斜板3的下端电连接。所述导电部81的外侧壁与绝缘部82的外侧壁齐平。所述导电部81的外侧壁和绝缘部82的外侧壁相当于图1中挡板8的左侧壁,左是相对于图1而言。所述绝缘部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板(1)、设置在铁板(1)上方的第一导电竖板(2)、第二导电竖板(4)、接地导线(6)、设置在铁板(1)上方的磁铁(7),所述磁铁(7)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斜板(3),所述导电斜板(3)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的下端与磁铁(7)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斜板(3)的上端与第一导电竖板(2)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斜板(3)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上端与导电斜板(3)的下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导电竖板(4)的下端与铁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与第二导电竖板(4)之间设置有导电杆(5),所述导电杆(5)的尾端与第一导电竖板(2)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竖板(4)的侧壁设置有供导电杆(5)首端进出的通孔,所述接地导线(6)与第二导电竖板(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板(1)、设置在铁板(1)上方的第一导电竖板(2)、第二导电竖板(4)、接地导线(6)、设置在铁板(1)上方的磁铁(7),所述磁铁(7)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的上端设置有导电斜板(3),所述导电斜板(3)设置在第一导电竖板(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的下端与磁铁(7)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斜板(3)的上端与第一导电竖板(2)的上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斜板(3)的下端设置有竖直的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上端与导电斜板(3)的下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导电竖板(4)的下端与铁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竖板(2)与第二导电竖板(4)之间设置有导电杆(5),所述导电杆(5)的尾端与第一导电竖板(2)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竖板(4)的侧壁设置有供导电杆(5)首端进出的通孔,所述接地导线(6)与第二导电竖板(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化薄膜切膜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包括多个矩形导电部(8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仁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宁国市海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