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74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包括转向液压系统、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负载转移执行系统,所述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相连接,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分别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相连接,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及装置可将负载按需转移至车辆的前桥,实现负载重心后移,改善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Load transfer hydraulic system and device used to improve the running stat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及装置,属于液压系统设计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前车架负载的影响,导致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负载影响转向和行驶操控的稳定性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铰接式工程车辆来说,通过改变前后车体结构布置,即改变前后轴距分配可以达到减小转向负载质量的效果。如果减小前车架的转动惯量,可有效的改善转向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及装置,设计可以自动将负载质量按比例转移至前桥的液压系统,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液压系统、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负载转移执行系统,所述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相连接,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分别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相连接,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相连接;所述转向液压系统包括吸油过滤器、转向泵、转向器、转向油缸,所述吸油过滤器、所述转向泵、所述转向器、所述转向油缸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先导阀、先导阀蓄能器、第一单向阀,所述液压先导阀、所述先导阀蓄能器、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包括逻辑电磁阀组、第一逻辑电磁阀,所述逻辑电磁阀组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第一逻辑电磁阀相连接;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包括第二单向阀、压力传感器、负载转移蓄能器,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负载转移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包括换向阀组、比例流量分配阀、第二逻辑电磁阀、第三逻辑电磁阀、第四逻辑电磁阀、负载转移液压缸,所述换向阀组、所述比例流量分配阀、所述第二逻辑电磁阀、所述第三逻辑电磁阀、所述第四逻辑电磁阀、所述负载转移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液压先导阀通过液压油路分别与逻辑电磁阀组、第一逻辑电磁阀进行连接,逻辑电磁阀组、第一逻辑电磁阀分别与换向阀组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逻辑电磁阀组、第一逻辑电磁阀均为二位八通电磁阀。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换向阀组包括七联液控多路阀,液控多路阀所有中位压力口连通,其中第二联液控多路阀实现浮动功能;换向阀组与带优先阀的转向器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液压先导阀上开设有四个分油口,四个分油口分别用来执行前、后、左、由四个方向的动作,并且前、后方向动作具备锁定功能;液压先导阀的前、后方向动作响应于换向阀组的第二联多路阀的动作。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换向阀组的第二联多路阀与负载转移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在换向阀组与负载转移液压缸之间,比例流量分配阀、第二逻辑电磁阀、第三逻辑电磁阀、第二单向阀、压力传感器、负载转移蓄能器均通过液压管路连接负载转移液压缸大腔的进口处;第四逻辑电磁阀通过液压管路连接负载转移液压缸小腔的进口处。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逻辑电磁阀、第三逻辑电磁阀、第四逻辑电磁阀均为开关式电磁阀;其中,第二逻辑电磁阀为常开式,第三逻辑电磁阀、第四逻辑电磁阀为常闭式。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负载转移液压系统还包括液压油箱、行走补油泵,比例流量分配阀与换向阀组、负载转移液压缸、液压油箱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行走补油泵通过液压管路依次连接第一单向阀、先导阀蓄能器、液压先导阀的进油口P,液压先导阀的回油口T与液压油箱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负载转移液压系统还包括转动油缸,转动油缸与换向阀组、液压油箱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装置,包括负载转移液压系统,负载转移装置还包括前后分布的前车架、负载装置,前车架与负载装置配合连接,前车架上还设置有快换架、调整臂,转动油缸的一端配合连接快换架,转动油缸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前车架,负载转移液压缸的一端配合连接调整臂,负载转移液压缸的另一端配合连接前车架,前车架通过调整臂配合连接快换架。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工程机械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前车架负载的影响,导致行驶或转向过程中产生负载影响转向和行驶操控的稳定性等诸多不便的技术需求,设计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及装置可将负载按需转移至车辆的前桥,实现负载重心后移,改善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具体采取负载高度通过负载转移油缸的伸缩动作进行控制,负载转移油缸的伸缩动作通过液压先导阀前、后移动进行控制,液压先导阀向前移动会降低负载高度,向后移动会升高负载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负载转移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负载装置处于最低位。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负载转移液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L1为调整臂的转动铰点至前轮中心的距离;L2为负载转移油缸的铰点至前轮中心的距离;L3为负载装置重心至前轮中心的距离;L4为调整臂的转动铰点至负载转移油缸的铰点的垂直距离。图中标记的含义:001-吸油过滤器,002-转向泵,003-转向器,004-转向油缸,005-液压先导阀,006-先导阀蓄能器,007-第一单向阀,008-逻辑电磁阀组,009-第一逻辑电磁阀,010-换向阀组,011-比例流量分配阀,012-第二逻辑电磁阀,013-第三逻辑电磁阀,014-第四逻辑电磁阀,015-第二单向阀,016-压力传感器,017-负载转移蓄能器,018-转动油缸,019-负载转移液压缸,020-回油过滤器,021-液压油箱,022-快换架,023-调整臂,024-前车架,025-负载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液压系统、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负载转移执行系统,转向液压系统与负载转移执行系统相连接,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分别与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相连接,先导控制液压系统与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相连接;转向液压系统包括吸油过滤器001、转向泵002、转向器003、转向油缸004,吸油过滤器001、转向泵002、转向器003、转向油缸004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先导阀005、先导阀蓄能器006、第一单向阀007,液压先导阀005、先导阀蓄能器006、第一单向阀007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包括逻辑电磁阀组008、第一逻辑电磁阀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液压系统、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负载转移执行系统,所述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相连接,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分别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相连接,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相连接;/n所述转向液压系统包括吸油过滤器(001)、转向泵(002)、转向器(003)、转向油缸(004),所述吸油过滤器(001)、所述转向泵(002)、所述转向器(003)、所述转向油缸(004)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n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先导阀(005)、先导阀蓄能器(006)、第一单向阀(007),所述液压先导阀(005)、所述先导阀蓄能器(006)、所述第一单向阀(007)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n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包括逻辑电磁阀组(008)、第一逻辑电磁阀(009),所述逻辑电磁阀组(008)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第一逻辑电磁阀(009)相连接;/n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包括第二单向阀(015)、压力传感器(016)、负载转移蓄能器(17),所述第二单向阀(015)、所述压力传感器(016)、所述负载转移蓄能器(17)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n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包括换向阀组(010)、比例流量分配阀(11)、第二逻辑电磁阀(012)、第三逻辑电磁阀(013)、第四逻辑电磁阀(014)、负载转移液压缸(019),所述换向阀组(010)、所述比例流量分配阀(11)、所述第二逻辑电磁阀(012)、所述第三逻辑电磁阀(013)、所述第四逻辑电磁阀(014)、所述负载转移液压缸(019)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液压系统、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负载转移执行系统,所述转向液压系统与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相连接,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分别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相连接,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与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相连接;
所述转向液压系统包括吸油过滤器(001)、转向泵(002)、转向器(003)、转向油缸(004),所述吸油过滤器(001)、所述转向泵(002)、所述转向器(003)、所述转向油缸(004)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
所述先导控制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先导阀(005)、先导阀蓄能器(006)、第一单向阀(007),所述液压先导阀(005)、所述先导阀蓄能器(006)、所述第一单向阀(007)通过液压油路进行连接;
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选择系统包括逻辑电磁阀组(008)、第一逻辑电磁阀(009),所述逻辑电磁阀组(008)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第一逻辑电磁阀(009)相连接;
所述负载转移信号检测系统包括第二单向阀(015)、压力传感器(016)、负载转移蓄能器(17),所述第二单向阀(015)、所述压力传感器(016)、所述负载转移蓄能器(17)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
所述负载转移执行系统包括换向阀组(010)、比例流量分配阀(11)、第二逻辑电磁阀(012)、第三逻辑电磁阀(013)、第四逻辑电磁阀(014)、负载转移液压缸(019),所述换向阀组(010)、所述比例流量分配阀(11)、所述第二逻辑电磁阀(012)、所述第三逻辑电磁阀(013)、所述第四逻辑电磁阀(014)、所述负载转移液压缸(019)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先导阀(005)通过液压油路分别与所述逻辑电磁阀组(008)、所述第一逻辑电磁阀(009)进行连接,所述逻辑电磁阀组(008)、所述第一逻辑电磁阀(009)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组(010)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组(010)包括七联液控多路阀,所述液控多路阀所有中位压力口连通,其中第二联液控多路阀实现浮动功能;所述换向阀组(010)与所述转向器(003)通过液压管路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改善工程机械行驶状态的负载转移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先导阀(005)上开设有四个分油口,所述四个分油口分别用来执行前、后、左、由四个方向的动作;所述液压先导阀(005)的前、后方向动作响应于所述换向阀组(010)的第二联多路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志窦世艳胡睿珩高峰丁厚宁付鑫李志嘉蒋泽斌
申请(专利权)人:徽瑞智能装备黄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