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64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属于展览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求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机械手臂和驾驶舱本体,所述驾驶舱本体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方向盘的安装座,所述方向盘在远离底座的一端通过至少一根伸缩杆固接在安装座上,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压簧和套管,套管滑移连接在伸缩杆上,所述压簧的一端抵接在套管上,其另一端抵接在方向盘或者安装座上,所述套管上设有锁定套管的锁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体验者在模拟驾驶过程中舒适度和良好的体验感。

A simulation cockpit for exhib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
本技术属于展览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
技术介绍
模拟驾驶体验舱是一种用于展览展示中让体验者亲身体验驾车的装置,模拟驾车行驶过程,通过机械臂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摆动,使得体验者能够更加真实的体验驾车中的乐趣。目前的模拟驾驶体验舱装置包括底座、机械臂和驾驶舱本体,驾驶舱本体包括有座位、方向盘、刹车、油门以及离合器。其模拟主要是通过稳定安装机械臂,机械臂能将体验者轻松举起,并带动他跟随显示屏中显示规定路线左右前后的移动或者晃动,带给体验者不一样的全新体会。现有的模拟驾驶体验舱中,操作者通过转动方向盘调整机械臂左右摆动,据了解展览展示用的方向盘一般都是直接通过键插接在驾驶舱本体的安装座上,拆卸方便。方向盘通过键插接的方式安装,即方向盘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时一定的,但是体验者的身高、手臂的长度等情况是不同的,此时上述固定的距离对于体验者来说,有些时过远的,有些的过近的,真正完全适合体验者的不多,由此过远或者过近都会影响到体验者的舒适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提高了体验者在模拟驾驶过程中舒适度和良好的体验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机械手臂和驾驶舱本体,所述驾驶舱本体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方向盘的安装座,所述方向盘在远离底座的一端通过至少一根伸缩杆固接在安装座上,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压簧和套管,套管滑移连接在伸缩杆上,所述压簧的一端抵接在套管上,其另一端抵接在方向盘或者安装座上,所述套管上设有锁定套管的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根据体验者的身高和手臂的长度等情况,调节适合每个操作者的方向盘高度,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体验者在模拟驾驶过程中良好的体验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呈圆柱状,所述锁紧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圆周外壁上的若干卡块,所述套管的内壁上沿伸缩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供卡块滑移的滑移槽,在滑移槽的至少一侧上设有若干供卡块卡接的弧形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转动套管,使得卡块进入到滑移槽内,此时根据体验者的身高和臂长,微调方向盘的具体高度后,再将卡块从滑移槽移动到弧形卡槽内,此时即可完成对方向盘相对高度的调整,十分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上设有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方便了操作者转动套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安装在套管的外壁上,且位于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除了其本身的作用外,还起到标示凹槽位置的作用,方便操作者及时快速且清楚的了解套管与伸缩杆之间的卡接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铰接在套管上,且在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柄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者将手柄收纳起来,提高了整体的美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上套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外壁抵接在凹槽的内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圈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操作者在驱动手柄时的舒适度,而且还能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圈,橡胶垫圈的存在,提高了手柄与凹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大大提高了手柄卡接在凹槽内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驾驶舱本体包括骨架和包覆在所述骨架外的壳体,骨架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弹性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层的设置,使得施工人员在安装壳体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整个驾驶舱本体的壳体与骨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在靠近骨架的一端上螺栓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在靠近伸缩杆的一侧与所述骨架抵接,并且所述骨架与安装座之间螺栓固设有若干“几”字状的锁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座靠近伸缩杆的一侧抵接在骨架上,此时安装座的一侧通过锁紧组件连接在骨架上,其另一侧抵接在弹性垫层上,并由另一侧的骨架和外壳给予它稳定的抵接支撑力,由此上述安装座设置稳定,不仅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而且还能提高其抗拉伸的作用,使得整个驾驶舱本体的连接更加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在靠近伸缩杆的一侧上开设供伸缩杆插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边缘平滑过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滑过渡的通孔外壁边缘,此时减少操作者被棱角割伤手指的现象出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高了体验者在模拟驾驶过程中舒适度和良好的体验感;2、优化的,橡胶垫圈的设置,不仅能够提高操作者在驱动手柄时的舒适度,而且还能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圈,橡胶垫圈的存在,提高了手柄与凹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大大提高了手柄卡接在凹槽内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中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中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图5为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中方向盘与安装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中套管的立体图。附图说明:1、底座;2、机械手臂;3、驾驶舱本体;4、方向盘;5、安装座;6、伸缩杆;7、压簧;8、套管;9、锁紧件;10、卡块;11、滑移槽;12、弧形卡槽;13、手柄;14、凹槽;15、橡胶垫圈;16、骨架;17、壳体;18、弹性垫层;19、锁紧组件;2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机械手臂2和驾驶舱本体3,其中,驾驶舱本体3呈类似外耳轮廓的形状,其包括有座位、方向盘4、刹车、油门以及离合器。其模拟主要是通过稳定安装机械臂,机械臂能将体验者轻松举起,并带动他跟随显示屏中显示规定路线左右前后的移动或者晃动而实现的,带给体验者不一样的全新体验。为了提高整个驾驶舱本体3的壳体17与骨架1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4所示,驾驶舱本体3包括两层相互平行且固定焊接的骨架16,以及包覆在骨架16外的金属材质的壳体17,并且在骨架16与壳体17之间还设有弹性垫层18,上述弹性垫层18为海绵垫,海绵垫填充在壳体17与骨架16,以及骨架16与骨架16之间的空隙内,由此使得施工人员在安装壳体17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整个驾驶舱本体3的壳体17与骨架1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操作时的安全性能,如图4所示,壳体17在靠近伸缩杆6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个供伸缩杆6插接的通孔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机械手臂(2)和驾驶舱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本体(3)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方向盘(4)的安装座(5),所述方向盘(4)在远离底座(1)的一端通过至少一根伸缩杆(6)固接在安装座(5)上,所述伸缩杆(6)上设有压簧(7)和套管(8),套管(8)滑移连接在伸缩杆(6)上,所述压簧(7)的一端抵接在套管(8)上,其另一端抵接在方向盘(4)或者安装座(5)上,所述套管(8)上设有锁定套管(8)的锁紧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机械手臂(2)和驾驶舱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本体(3)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方向盘(4)的安装座(5),所述方向盘(4)在远离底座(1)的一端通过至少一根伸缩杆(6)固接在安装座(5)上,所述伸缩杆(6)上设有压簧(7)和套管(8),套管(8)滑移连接在伸缩杆(6)上,所述压簧(7)的一端抵接在套管(8)上,其另一端抵接在方向盘(4)或者安装座(5)上,所述套管(8)上设有锁定套管(8)的锁紧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呈圆柱状,所述锁紧件(9)包括固定连接字伸缩杆(6)的圆周外壁上的若干卡块(10),所述套管(8)的内壁上沿伸缩杆(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供卡块(10)滑移的滑移槽(11),在滑移槽(11)的至少一侧上设有若干供卡块(10)卡接的弧形卡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上设有手柄(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展览用模拟驾驶体验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安装在套管(8)的外壁上,且位于滑移槽(11)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灵霄邹青许讯倪受根
申请(专利权)人:蓝泰展览工程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