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60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浆固化后使钢管桩内部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连接头膨胀损毁,造成两个钢管桩脱离连接头,影响钢管桩固土效果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第一钢管桩、用于延长钢管桩的第二钢管桩,所述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之间设有中空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部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的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头内部连接有用于支撑、增加抗压能力的支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钢管桩之间的对接,并且提高了钢管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钢管桩连接的稳固性及连接处的抗压承载力。

A kind of steel pip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桩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桩。
技术介绍
钢管桩,由钢管、企口榫槽、企口榫销构成,钢管直径的左端管壁上竖向连接企口槽,企口槽的横断面为一边开口的方框形,在企口槽的侧面设有加强筋,钢管直径的右端管壁上且偏半径位置竖向连接有企口销,企口销的槽断面为工字形,能起到围水、围土、围砂等作用。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333442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管桩,,它包括至少三根小直径钢管桩和一根大型钢管桩,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用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而定位,大型钢管桩居中套在小直径钢管桩的外围,大型钢管桩内腔位于地面以上部分用混凝土灌注,大型钢管桩与小直径钢管桩构成一体。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增强了承载能力,提高了稳定性好,且施工速度快、安全性与经济性好。本方案由于只需将小直径钢管桩打入到土层中,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安全性能好,对场地适应性强,对环境破坏较小,打桩时对边坡土体的扰动小,桩位布置灵活,比较经济。数根小直径钢管桩有利于上部土体的成拱,使滑坡体的局部稳定性得到加强,整个滑坡体更加稳定,提高了该桩型的支挡能力,其支挡能力相当于双排或多排抗滑桩,大型钢管桩和连接件相当于连接梁,本专利技术具备双排或多排抗滑桩的优点。大型钢管桩和连接件一方面能够提高该桩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抗滑桩中悬臂部分的抗滑能力。但是在一些桩孔中需要打入较长的钢管桩进行固土时,传统的一根钢管桩的长度不能满足较长的桩孔,需要两个钢管桩通过连接头连接在一起打入桩孔内部,由于两根钢管桩在利用连接头连接填入混凝土水泥浆后,水泥浆固化后使钢管桩内部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连接头膨胀损毁,造成两个钢管桩脱离连接头,影响钢管桩的固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泥浆固化后使钢管桩内部压力增大,容易导致连接头膨胀损毁,造成两个钢管桩脱离连接头,影响钢管桩固土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钢管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管桩,包括第一钢管桩、用于延长钢管桩的第二钢管桩,所述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之间设有中空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外部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的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头内部连接有用于支撑、增加抗压能力的支撑结构。可选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环设于所述连接头中部外侧的一圈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侧分别设有位于连接头上的外螺纹,同时所述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分别设有与之对应的内螺纹。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靠近所述连接头端部设有与限位板抵接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穿设有双头球形螺栓。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间隔均匀排布于所述连接头顶部和底部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部滑动连接有呈T型结构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固定套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支撑块贯穿于所述弹簧内部,并且所述固定套顶端侧壁开设有进浆孔,所述进浆孔从顶端到底端的内径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内部设有与所述固定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支撑块受推力卡入所述限位槽内,并且所述限位槽内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弹性片。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内部穿设有预埋钢筋。可选地,所述预埋钢筋包括各自位于不同平行平面上的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所述第一纵筋与第二纵筋之间设有若干个均匀间隔的水平筋,且通过水平筋交叉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桩顶部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对称开设有两个注浆孔,并且所述第二钢管桩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开设有出浆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桩,通过固定结构使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更好地固定在连接头上,固定结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连接头内部水泥浆固化后的膨胀力度进行缓解,减小连接头的内部压力,而且通过固定结构和支撑结构的配合使用,支撑结构对连接头内部进行更好地支撑固定,防止连接头受到桩孔外部压力挤压而损坏,避免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脱离连接头。2.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桩,通过第一钢管桩、第二钢管桩同连接头的螺纹连接结构,有效实现了三者的定位固定,增加了钢管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钢管桩连接的稳固性及连接处的抗压承载力,同时,限位板的设置更有利于固定时定位。3.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桩,将第一钢管桩、第二钢管桩同连接头螺紧之后,穿设固定双头球形螺栓,可避免在后续灌浆过程中发生第一钢管桩、第二钢管桩、连接头的相互游移情况。4.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桩,在灌浆过程中,水泥浆在下落时从进浆孔进入到固定套内部,从而将支撑块推入到固定套内部后,使弹簧收缩产生弹力,同时在第一钢管桩中注入的水泥浆减少时,落入到支撑块弧形结构的水泥浆减少,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支撑块恢复原位,再一次将大量水泥浆注入到第一钢管桩后,继续推动支撑块抵接固定到第一钢管桩内侧壁,与上述同理,支撑块在灌满第二钢管桩后,亦会推动支撑块抵接固定到第二钢管桩内侧壁,进一步实现对连接头内部的支撑加固,同时,弹簧的设置使得灌入固定套内的水泥浆更加紧实,有效增加支撑结构内部的强度。5.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桩,支撑块受力推动至限位槽内,使支撑块开始挤压限位槽内部的两个弹性片,使两个弹性片产生弹力,即可在支撑块进入到限位槽内部后,通过两个弹性片的夹持,使支撑块很好地固定在限位槽内部,从而使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连接头上的同时,还能减缓水泥固化后的膨胀力度。6.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桩,在灌注浆料后增大与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的接触面积,达到与现浇构件相通或相近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同时,可在降低钢筋搭接长度的基础上避免预埋钢筋被拉断破坏,以有效增强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钢管桩;12、第二钢管桩;13、连接头;2、固定结构;21、限位板;22、加固块;23、双头球形螺栓;3、支撑结构;31、固定套;32、支撑块;33、弹簧;34、进浆孔;4、限位槽;41、弹性片;5、预埋钢筋;51、第一纵筋;52、第二纵筋;53、水平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钢管桩,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钢管桩11、用于延长钢管桩的第二钢管桩12,在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之间安装有中空的连接头13,从而通过向第一钢管桩11内部注入水泥浆,延长钢管桩以满足较长的桩孔。为了解决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管桩(11)、用于延长钢管桩的第二钢管桩(12),所述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之间设有中空的连接头(13),所述连接头(13)外部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的固定结构(2),所述连接头(13)内部连接有用于支撑、增加抗压能力的支撑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管桩(11)、用于延长钢管桩的第二钢管桩(12),所述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之间设有中空的连接头(13),所述连接头(13)外部连接有用于固定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的固定结构(2),所述连接头(13)内部连接有用于支撑、增加抗压能力的支撑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环设于所述连接头(13)中部外侧的一圈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两侧分别设有位于连接头(13)上的外螺纹,同时所述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分别设有与之对应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桩(11)和第二钢管桩(12)靠近所述连接头(13)端部设有与限位板(21)抵接的加固块(22),所述加固块(22)与所述限位板(21)之间穿设有双头球形螺栓(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若干间隔均匀排布于所述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丹丹白松田汉州唐刚祥侯兆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