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55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其中生产工艺包括Step1、将经纱进行上浆预处理,使经纱具有一定的强度;Step2、利用蒸汽对上浆预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加热;Step3、经过加热之后的纱线进行上浆二次处理,进一步增强纱线的强度;Step4、对上浆二次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烘干,保证纱线的顺利上浆;上产设备包括上浆预处理装置、蒸汽加热装置、上浆二次处理装置以及烘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纱线上浆之前,能够对纱线进行预处理,能够增加纱线的强度,保证纱线与浆料的充分混合,降低纱线的断裂可能性,使纱线能够顺利的进行后续的上浆处理,从而能够保证纱线的正常上浆。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grey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生产的
,特别涉及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坯布是指由有关的纤维通过纺织加工制成,未经染整加工的。坯布可分为毛坯和光坯,毛坯就是指从织机上下来未经漂染处理的坯布,而光坯就是指经过漂染处理后的坯布。现有的坯布在生产制造的时候一般包括以下工序: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布和检验工序。其中,浆纱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主要表现在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由于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浆纱机是纺织行业进行浆纱工艺的一种主要设备,其一般包括一个浆槽和一个烘干箱,纱线在浆槽内进行浸透、挤压完成上浆,接着再由烘干箱烘干,最后进入后续设备或直接收卷待用。烘干箱烘干后的纱线其回潮率应达到2-7%,最高不超过10%,以便于后续的织造。如图1所示,现有的浆纱机包括,经轴架、张力检测装置、引纱装置、浆槽、预烘烘筒、车前装置和车头卷绕装置,在浆纱的过程中,利用送纱喂入装置将纱线传输至经轴架中,经轴架能够使纱线保持一定的张力,使纱线稳定均匀的进行传输,纱线在传输的过程中会进入到浆槽中,浆料能够与纱线相接触,再讲纱线上多余的浆料压出之后,纱线进入到烘干箱内,烘干箱能够对纱线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纱线在卷绕之后完成浆纱工序。上述技术中的纱线在上浆的过程中会将纱线完全浸入浆料中,再利用压辊或其他装置将纱线上多余的浆料压出,此时纱线在压紧以及牵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比较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需要停机利用人工进行接线,大大影响了浆纱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其具有在上浆过程中纱线不易断裂的优点,能够保证浆纱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浆纱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整经:根据要求将纱线从筒子架上引出,做成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片纱卷绕在经轴上,使之具有一定密度、张力均匀的经轴;(二)、浆纱:将经纱经过上浆使纱线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三)、织造:对上浆后的纱线进行编织,编织后形成坯布;在所述步骤(二)中,还包含以下步骤:Step1、将经纱进行上浆预处理,使经纱具有一定的强度;Step2、利用蒸汽对上浆预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加热;Step3、经过加热之后的纱线进行上浆二次处理,进一步增强纱线的强度;Step4、对上浆二次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烘干,保证纱线的顺利上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浆纱的过程中首先对纱线进行上浆预处理,纱线在上浆预处理之后能够有一定的强度,在纱线进行下一步上浆或者其他工序的时候不容易发生断裂的现象。在上浆预处理之后,再对纱线进行蒸汽加热,蒸汽加热的过程中,纱线上的浆料能够充分的浸入纱线中,使纱线的上浆更加的均匀,同时在蒸汽加热的过程中,蒸汽能够加强纱线的强度,能够降低纱线在上浆过程中断裂的可能性。在蒸汽加热之后,对纱线进行上浆二次处理,能够保证浆料与纱线的进一步混合,使纱线外侧均匀的附着浆料,能够进一步增强纱线的强度。在上浆二次处理之后,对纱线进行烘干,烘干之后的纱线能够顺利的进行后续的上浆处理,从而能够保证纱线的正常上浆,同时干燥之后的纱线强度进一步增加,能够防止纱线的断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Step1与Step3中,上浆预处理采用的浆料为磷酸酯淀粉、木薯淀粉、聚碳酸烯丙基二甘醇酯、抗静电剂以及柔软剂的混合液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酸酯淀粉、木薯淀粉、聚碳酸烯丙基二甘醇酯、抗静电剂以及柔软剂的混合液体能够浸入到纱线中,磷酸酯淀粉、木薯淀粉、聚碳酸烯丙基二甘醇酯、抗静电剂以及柔软剂的混合液能够充分的与纱线相接触,能够增强纱线的强度,从而能够降低纱线断裂的可能性,能够保证纱线稳定的进行上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坯布生产设备,包括设置在张力调节装置一侧的上浆预处理装置,所述上浆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的浆料桶、开设在浆料桶下端的出料口以及与出料口转动连接的涂料辊,所述第一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抵触辊,所述第一抵触辊设置在涂料辊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在经过整经之后会进入到涂料辊与第一抵触辊之间,纱线在与涂料辊相接触的时候,涂料辊会发生转动,在涂料辊转动的时候能够将浆料桶内的浆料混合液带出,浆料混合液能够与纱线相接触,使浆料充分的进入到纱线中,能够对纱线进行上浆预处理,在上浆之前能够增强纱线的强度,能够降低纱线在上浆过程中的断裂可能性,从而保证纱线的顺利上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料辊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辊外侧凹槽的设置能够将浆料桶内的浆料带出,保证纱线与浆料充分的接触混合,从而能够增强纱线的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触辊外侧拆卸连接有吸附棉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纱线与浆料相接触的时候,吸附棉片能够转动吸附掉纱线外部多余的浆料,并且能够对涂料辊外侧的浆料起到引流的作用,使浆料快速的穿过纱线,保证纱线与浆料的充分混合,能够增强纱线的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浆预处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加热装置,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一侧的蒸汽处理箱以及与蒸汽处理箱内壁转动连接的蒸汽抵触辊,所述蒸汽处理箱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蒸汽抵触辊相联动,所述蒸汽抵触辊上开设有蒸汽喷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经过上浆预处理之后进入到蒸汽处理箱内,并且与蒸汽抵触辊相接触,启动蒸汽发生器,使蒸汽发生器将蒸汽传导至蒸汽抵触辊内,蒸汽再通过蒸汽喷孔喷出,从而蒸汽能够作用于纱线,纱线在蒸汽的作用下强度能够相应的增加,同时能够使浆料充分的与纱线相结合,降低纱线在上浆过程中的断裂可能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加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上浆二次处理装置,所述上浆二次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蒸汽处理箱一侧的第三机架、与第三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上浆箱和第二上浆箱,所述第一上浆箱与第二上浆箱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浆箱的下端以及第二上浆箱的上端均球接有若干滚珠,所述第一上浆箱与第二上浆箱内均开设有浆料空腔,所述滚珠与浆料空腔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蒸汽对纱线进行加温之后,纱线进入到上浆二次处理装置中,纱线在行进的过程中能够与第一上浆箱以及第二上浆箱上的滚珠相接触,在接触的时候滚珠会发生转动,在滚珠转动的时候,滚珠能够将浆料空腔内的浆料带出,从而能够使浆料充分的与纱线相接触,能够使纱线进一步与浆料相混合,能够增强纱线的强度,使纱线在后续的上浆过程中断裂可能性较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浆二次处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三支架一侧的烘干箱以及转动连接在烘干箱上的烘干辊,所述烘干辊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一)、整经:根据要求将纱线从筒子架上引出,做成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片纱卷绕在经轴上,使之具有一定密度、张力均匀的经轴;/n(二)、浆纱:将经纱经过上浆使纱线具有一定的耐磨性;/n(三)、织造:对上浆后的纱线进行编织,编织后形成坯布;/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还包含以下步骤:/nStep1、将经纱进行上浆预处理,使经纱具有一定的强度;/nStep2、利用蒸汽对上浆预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加热;/nStep3、经过加热之后的纱线进行上浆二次处理,进一步增强纱线的强度;/nStep4、对上浆二次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烘干,保证纱线的顺利上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整经:根据要求将纱线从筒子架上引出,做成一定根数和长度的片纱卷绕在经轴上,使之具有一定密度、张力均匀的经轴;
(二)、浆纱:将经纱经过上浆使纱线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三)、织造:对上浆后的纱线进行编织,编织后形成坯布;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还包含以下步骤:
Step1、将经纱进行上浆预处理,使经纱具有一定的强度;
Step2、利用蒸汽对上浆预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加热;
Step3、经过加热之后的纱线进行上浆二次处理,进一步增强纱线的强度;
Step4、对上浆二次处理之后的纱线进行烘干,保证纱线的顺利上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tep1与Step3中,上浆预处理采用的浆料为磷酸酯淀粉、木薯淀粉、聚碳酸烯丙基二甘醇酯、抗静电剂以及柔软剂的混合液体。


3.一种坯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坯布生产工艺,包括设置在张力调节装置一侧的上浆预处理装置(1),所述上浆预处理装置(1)包括第一机架(101)、与第一机架(101)固定连接的浆料桶(102)、开设在浆料桶(102)下端的出料口(103)以及与出料口(103)转动连接的涂料辊(104),所述第一机架(10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抵触辊(105),所述第一抵触辊(105)设置在涂料辊(10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坯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辊(10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0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坯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辊(105)外侧拆卸连接有吸附棉片(1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孝丰施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沐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