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泽宏专利>正文

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42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储物箱,且储物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置物台,且置物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器,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用性较高,方便检测人员更加清楚的看清非晶态合金形态的变化,避免了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节约能源。

A high temperature testing device for amorphous all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态合金指的是内部原子排列不存在长程有序的金属和合金,通常也称为玻璃态合金或金属玻璃,非晶态合金与液态一样具有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的结构特征。随着对非晶态合金研究的深入,各种非晶态合金所具备的优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逐渐被人们认识,越来越多的非晶态合金也将会替代传统材料应用于工程、精密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器件、国防工业等高新
,成为提高性能和发军功能性的关键材料,在非晶态合金生产工艺中,常常需要对其进行耐高温检测,现有耐高温检测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储物箱,且储物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置物台,且置物台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器,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且两个电动滑轨相对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滑杆。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控制箱,且控制箱的一边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焊接有防滑凸起。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且箱门的一边外壁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的内壁插接有凸透镜,检测箱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隔热板。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箱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伺服电机、显示屏和电动滑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处理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电加热器和伺服电机,电加热器工作能够发出热量对检测箱内进行加热,伺服电机工作带动夹臂转动能够使非晶态合金受热均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检测箱内温度,并将温度的数值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方便非晶态合金发生软化时检测人员读取此时的温度数值,操作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用性较高。2.该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凸透镜和隔热板,凸透镜能够起到良好的放大作用,方便检测人员更加清楚的看清非晶态合金形态的变化,隔热板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避免了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散失,节约能源。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该装置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图1的A结构放大图;图中:1-支撑腿、2-底座、3-储物箱、4-置物台、5-电加热器、6-连接块、7-隔热板、8-伺服电机、9-转盘、10-温度传感器、11-显示屏、12-控制箱、13-启动按钮、14-控制面板、15-停止按钮、16-检测箱、17-凸透镜、18-箱门、19-夹臂、20-电动滑轨、21-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底座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储物箱3,且储物箱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箱16,检测箱1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置物台4,且置物台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器5,检测箱1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9,转盘9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块6,且连接块6的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夹臂19,两个夹臂19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20,且两个电动滑轨20相对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滑杆21。本技术中,检测箱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控制箱12,且控制箱12的一边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显示屏11和控制面板14。本技术中,控制面板14的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启动按钮13和停止按钮15。本技术中,底座2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腿1,且支撑腿1的底部外壁焊接有防滑凸起。本技术中,检测箱16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18,且箱门18的一边外壁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的内壁插接有凸透镜17,检测箱16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隔热板7。本技术中,连接块6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传感器10,且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箱12的内壁上。本技术中,电加热器5、伺服电机8、显示屏11和电动滑轨20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与处理器相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控制滑杆21在电动滑轨20内向下移动,两个夹臂19相对移动将非晶态合金进行夹持,关闭箱门18,控制伺服电机8开启,伺服电机8工作带动夹臂19转动能够使非晶态合金受热均匀,按下启动按钮13,电加热器5工作能够发出热量对检测箱16内进行加热,随着检测箱16内温度的升高,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凸透镜17观察非晶态合金的变化情况,当其发生形变时,读取此时显示屏11显示的温度,便是非晶态合金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从而完成耐高温检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储物箱(3),且储物箱(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箱(16),所述检测箱(1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置物台(4),且置物台(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器(5),所述检测箱(1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块(6),且连接块(6)的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夹臂(19),两个所述夹臂(19)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20),且两个电动滑轨(20)相对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滑杆(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储物箱(3),且储物箱(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检测箱(16),所述检测箱(16)的底部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置物台(4),且置物台(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加热器(5),所述检测箱(1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块(6),且连接块(6)的底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两个夹臂(19),两个所述夹臂(19)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滑轨(20),且两个电动滑轨(20)相对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滑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6)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控制箱(12),且控制箱(12)的一边外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显示屏(11)和控制面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晶态合金耐高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泽宏
申请(专利权)人:林泽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