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39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输送座、履带、观察窗、控制器、第一电机、支撑脚,输送座贯穿安装于箱体中,履带安装于输送座外表面,观察窗安装于控制器下方,观察窗与箱体外表面为铰链连接,控制器嵌入安装于箱体外表面,第一电机安装于箱体顶部,支撑脚固定安装于箱体下方,箱体包括第一轴承、链条、蜗杆、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槽、第一转动轮、滑块、第一摩擦头、第二电机、第二转动轮、第二摩擦头、第一齿轮杆、第二轴承、固定座、第二齿轮杆、第三轴承、摆动杆、凹槽座、固定块、移动横杆,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左右抗耐磨性的检测,还可以实现前后的抗耐磨性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更加准确。

A testing device for wear resistance of text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纺织品耐磨性是指纺织品在机械力反复摩擦的作用下,抵抗磨损的能力,纺织品的抗耐磨性对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纺织品在反复机械摩擦作用下表现的磨损现象主要有破损、质量减轻、掉色和起毛起球等。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446408.6的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主控装置和电机,电机上安装有曲柄,曲柄通过连杆连接有滑块,滑块上方设有实验台组件,实验台组件两端设有偏心夹紧块,实验台组件上方设有摩擦头;所述主控装置与电机电信号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仅能够实现左右抗耐磨性的检测,无法实现前后的抗耐磨性检测,效率低下,单方面检测容易造成检测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仅能够实现左右抗耐磨性的检测,无法实现前后的抗耐磨性检测,效率低下,单方面检测容易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输送座、履带、观察窗、控制器、第一电机、支撑脚,所述输送座贯穿安装于箱体中,所述履带安装于输送座外表面,所述观察窗安装于控制器下方,所述观察窗与箱体外表面为铰链连接,所述控制器嵌入安装于箱体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箱体顶部,所述支撑脚固定安装于箱体下方,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轴承、链条、蜗杆、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槽、第一转动轮、滑块、第一摩擦头、第二电机、第二转动轮、第二摩擦头、第一齿轮杆、第二轴承、固定座、第二齿轮杆、第三轴承、摆动杆、凹槽座、固定块、移动横杆,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箱体内壁上表面,所述蜗杆外环与第一轴承内环相连接,所述蜗杆通过链条与第二齿轮杆相啮合,所述蜗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首端固定安装于齿轮中心上,所述第一连杆末端与第二连杆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末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滑槽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上,所述滑块可滑动于滑槽中,所述第一摩擦头安装于滑块上,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转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摩擦头安装于移动横杆上,所述第一齿轮杆与摆动杆首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轴承内环与第一齿轮杆外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固定座中,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所述第二齿轮杆与第一齿轮杆相啮合,所述第三轴承内环与第二齿轮杆内环相连接,所述摆动杆末端凸柱安装于凹槽座内,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中,所述固定块安装于移动横杆下方,所述移动横杆与凹槽座右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转轴与蜗杆相连接,所述履带内侧与第一转动轮相啮合,且所述履带内侧与第二转动轮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轴承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采用铁材质,坚固不易变形。进一步地,所述蜗杆采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空气腐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时,将需要进行检测的布料放置履带上,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实现履带带动加工布料移动,检测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停止转动,检测完在控制第二电机转动,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进行转动,当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转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转动将带动第一连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一连杆转动带动第二连杆进行拖动滑块在滑槽来回运动,第一摩擦头对加工布料进行左右检测,同时通过链条的作用带动第二齿轮杆进行转动,第二齿轮杆转动带动第一齿轮杆进行转动,当第一齿轮杆转动时将带动摆动杆进行转动,通过摆动杆转动带动移动横杆在固定块上方移动,此时通过第二摩擦头对加工布料进行前后检测,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左右抗耐磨性的检测,还可以实现前后的抗耐磨性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更加准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第二摩擦头的左视图。图中:箱体-1、输送座-2、履带-3、观察窗-4、控制器-5、第一电机-6、支撑脚-7、第一轴承-101、链条-102、蜗杆-103、齿轮-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滑槽-107、第一转动轮-108、滑块-109、第一摩擦头-110、第二电机-111、第二转动轮-112、第二摩擦头-113、第一齿轮杆-114、第二轴承-115、固定座-116、第二齿轮杆-117、第三轴承-118、摆动杆-119、凹槽座-120、固定块-121、移动横杆-1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箱体1、输送座2、履带3、观察窗4、控制器5、第一电机6、支撑脚7,所述输送座2贯穿安装于箱体1中,所述履带3安装于输送座2外表面,所述观察窗4安装于控制器5下方,所述观察窗4与箱体1外表面为铰链连接,所述控制器5嵌入安装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6安装于箱体1顶部,所述支撑脚7固定安装于箱体1下方,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轴承101、链条102、蜗杆103、齿轮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滑槽107、第一转动轮108、滑块109、第一摩擦头110、第二电机111、第二转动轮112、第二摩擦头113、第一齿轮杆114、第二轴承115、固定座116、第二齿轮杆117、第三轴承118、摆动杆119、凹槽座120、固定块121、移动横杆122,所述第一轴承101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表面,所述蜗杆103外环与第一轴承101内环相连接,所述蜗杆103通过链条102与第二齿轮杆117相啮合,所述蜗杆103与齿轮10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105首端固定安装于齿轮104中心上,所述第一连杆105末端与第二连杆106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6末端与滑块109相连接,所述滑槽107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所述滑块109可滑动于滑槽107中,所述第一摩擦头110安装于滑块109上,所述第二电机111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轮108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轮108通过皮带与第二转动轮112相啮合,所述第二摩擦头113安装于移动横杆122上,所述第一齿轮杆114与摆动杆119首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轴承115内环与第一齿轮杆114外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15安装于固定座116中,所述固定座116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壁,所述第二齿轮杆117与第一齿轮杆114相啮合,所述第三轴承118内环与第二齿轮杆117内环相连接,所述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箱体(1)、输送座(2)、履带(3)、观察窗(4)、控制器(5)、第一电机(6)、支撑脚(7),所述输送座(2)贯穿安装于箱体(1)中,所述履带(3)安装于输送座(2)外表面,所述观察窗(4)安装于控制器(5)下方,所述观察窗(4)与箱体(1)外表面为铰链连接,所述控制器(5)嵌入安装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6)安装于箱体(1)顶部,所述支撑脚(7)固定安装于箱体(1)下方,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轴承(101)、链条(102)、蜗杆(103)、齿轮(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滑槽(107)、第一转动轮(108)、滑块(109)、第一摩擦头(110)、第二电机(111)、第二转动轮(112)、第二摩擦头(113)、第一齿轮杆(114)、第二轴承(115)、固定座(116)、第二齿轮杆(117)、第三轴承(118)、摆动杆(119)、凹槽座(120)、固定块(121)、移动横杆(122),所述第一轴承(101)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表面,所述蜗杆(103)外环与第一轴承(101)内环相连接,所述蜗杆(103)通过链条(102)与第二齿轮杆(117)相啮合,所述蜗杆(103)与齿轮(10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105)首端固定安装于齿轮(104)中心上,所述第一连杆(105)末端与第二连杆(106)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6)末端与滑块(109)相连接,所述滑槽(107)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所述滑块(109)可滑动于滑槽(107)中,所述第一摩擦头(110)安装于滑块(109)上,所述第二电机(111)通过皮带与第一转动轮(108)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轮(108)通过皮带与第二转动轮(112)相啮合,所述第二摩擦头(113)安装于移动横杆(122)上,所述第一齿轮杆(114)与摆动杆(119)首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轴承(115)内环与第一齿轮杆(114)外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15)安装于固定座(116)中,所述固定座(116)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壁,所述第二齿轮杆(117)与第一齿轮杆(114)相啮合,所述第三轴承(118)内环与第二齿轮杆(117)内环相连接,所述摆动杆(119)末端凸柱安装于凹槽座(120)内,所述固定块(121)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壁中,所述固定块(121)安装于移动横杆(122)下方,所述移动横杆(122)与凹槽座(120)右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耐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箱体(1)、输送座(2)、履带(3)、观察窗(4)、控制器(5)、第一电机(6)、支撑脚(7),所述输送座(2)贯穿安装于箱体(1)中,所述履带(3)安装于输送座(2)外表面,所述观察窗(4)安装于控制器(5)下方,所述观察窗(4)与箱体(1)外表面为铰链连接,所述控制器(5)嵌入安装于箱体(1)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6)安装于箱体(1)顶部,所述支撑脚(7)固定安装于箱体(1)下方,所述箱体(1)包括第一轴承(101)、链条(102)、蜗杆(103)、齿轮(104)、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滑槽(107)、第一转动轮(108)、滑块(109)、第一摩擦头(110)、第二电机(111)、第二转动轮(112)、第二摩擦头(113)、第一齿轮杆(114)、第二轴承(115)、固定座(116)、第二齿轮杆(117)、第三轴承(118)、摆动杆(119)、凹槽座(120)、固定块(121)、移动横杆(122),所述第一轴承(101)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表面,所述蜗杆(103)外环与第一轴承(101)内环相连接,所述蜗杆(103)通过链条(102)与第二齿轮杆(117)相啮合,所述蜗杆(103)与齿轮(10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杆(105)首端固定安装于齿轮(104)中心上,所述第一连杆(105)末端与第二连杆(106)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06)末端与滑块(109)相连接,所述滑槽(107)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所述滑块(109)可滑动于滑槽(107)中,所述第一摩擦头(110)安装于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瑞来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