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煤炉
,特别涉及一种蜂窝煤、块煤混合用的燃煤炉下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煤炉使用的下排渣装置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烧蜂窝煤用的下排渣装置,另一种为烧块煤用的下排渣装置。它们只能单独使用,不能通用,更不能适于对混合使用的蜂窝煤、块煤的煤渣下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燃煤炉的下排渣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既可使用于烧蜂窝煤,又可使用于烧块煤的燃煤炉下排装置,尤其适于对混合使用的蜂窝煤、块煤的煤渣下排。本技术燃煤炉的下排渣装置由壳体、炉条、中心转轴部分构成。壳体上设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炉条。壳体一侧的上端为半圆状凹弧线形板、下端至少设有3根支撑钉。壳体另一侧的下端至少设有3根排渣钉。本技术的下排渣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强,能有效地将混合使用的已燃尽的蜂窝煤、块煤煤渣下排入灰箱内,它使用方便,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蜂窝煤、块煤混合用燃煤炉下排渣装置的立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技术的蜂窝煤、块煤混合用燃煤炉下排渣装置作进一步详叙。本技术的燃煤炉下排渣装置的实例,包括由壳体1、炉条2、中心转轴4部分构成。壳体1上设有中心转轴4,中心转轴4的两侧分别设有炉条2。壳体1一侧的上端为半圆状凹弧线形板、下端至少设有3根支撑钉5。壳体1另一侧的下端至少设有3根排渣钉3。本技术下排渣装置使用时,遇需下排蜂窝煤煤渣时,对中心转轴4旋转90°,使壳体1内燃过的蜂窝煤煤渣随着壳体1的旋转即从壳体1内翻落入灰箱内。在壳体1翻转的同时,壳体1一侧上端的半圆状凹弧线形板及下端的支撑钉5将未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壳体(1)上设有中心转轴(4),中心转轴(4)的两侧分别设有炉条(2)的蜂窝煤、块煤混合用燃煤炉下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一侧的上端为半圆状凹弧线形板、下端至少设有3根支撑钉(5),壳体(1)另一侧的下端至少设有3根排渣钉(3)。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