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00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前轮传动装置、前摆臂、前摆臂连接结构、减震器和车架,前摆臂分别与前轮传动装置和前摆臂连接结构固连构成连杆摇臂结构,前摆臂连接结构与减震器相连,前摆臂连接结构与车架活动连接,减震器固定连接在车架上。该装置将减震器通过连杆摇臂机构连接在车架上,由车架吸收振动,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改变减震方向,将受力分解到水平方向,进一步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采用单减震器,避免了双减震器不同步或单个损坏而带来的骑行风险。

A front suspension device of motorcycle with single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悬挂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当摩托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为了应付凹凸的路面和急刹车时所带来的冲击,需要设计悬挂系统来减小颠簸和急刹车时给车辆和人体所带来的冲击,并保证轮胎的贴地性能和整车的高度,以保证骑行的操纵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能。摩托车的前悬挂系统是将颠簸和急刹时前轮的上下振动传递到减震器,减震器中的弹簧产生伸长或压缩并与阻尼器共同作用,即保证了前轮的有效贴地和整车的车高,又减小了振动,给人体带来舒适的骑行感受。当整车在急刹车时,人体和整车的产生的冲量加载于整车前部,同时前轮产生的减速力量反作用于车架和人体,此时前悬挂机构承载了这部分力量,减缓了急刹车给车架和人体带来的冲击。目前的前叉式前悬挂系统在前轮左右两侧分别采用两个减震器通过内外管、下联板等零件与整车前操纵部分的上联板相连,以此保证车辆在颠簸或急刹车时的抓地和减震效果,但是该结构是将振动直接传递到了前操纵器上,影响到驾驶的安全性,该结构减震方向是竖直方向,使得人体在骑行时感受振动明显、舒适度低,且该系统采用双减震器,易产生双减震器不同步现象,对于骑行带来了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由车架吸收振动、骑行舒适度高的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前轮传动装置、前摆臂、前摆臂连接结构、减震器和车架,前摆臂分别与前轮传动装置和前摆臂连接结构固连构成连杆摇臂结构,前摆臂连接结构与减震器相连,前摆臂连接结构与车架活动连接,减震器固定连接在车架上。其中,前轮传动装置包括前轮盘、转向节、滚针轴承、转向主销、前轴,前轮盘装配在前轮上吸收前轮震动,转向节装配在前轮盘上,转向主销安装在前轴内孔中,转向主销和前轴利用滚针轴承安装在转向节上,前轴固连在前摆臂上;前轴前端为锥面,前摆臂具有锥孔,前轴和前摆臂利用第一螺栓锁紧,形成锥面过盈配合;前轴前端设置有半圆键,在前轴和前摆臂装配时起到径向定位作用;前摆臂连接结构包括前摆臂法兰、前摆臂连接管、前摆臂支架和减震器支架,前摆臂法兰利用第二螺栓与前摆臂固连,前摆臂法兰、前摆臂连接管、前摆臂支架和减震器支架通过焊接固连为一体;前摆臂支架利用第三螺栓与车架活动连接,连杆摇臂结构以第三螺栓为旋转轴发生径向旋转,减震器支架利用第四螺栓和减震衬套与减震器相连,减震器利用第五螺栓与车架固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将减震器通过连杆摇臂机构连接在车架上,由车架吸收振动,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2、改变减震方向,将受力分解到水平方向,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3、采用单减震器,避免了双减震器不同步或单个损坏而带来的骑行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后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轮传动装置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包括前轮传动装置、前摆臂6、前摆臂连接结构、减震器14和车架15,前轮传动装置包括前轮盘1、转向节2、滚针轴承3、转向主销4、前轴5,前轮盘1装配在前轮上吸收前轮震动,转向节2装配在前轮盘1上,转向主销4安装在前轴5内孔中,转向主销4和前轴5利用滚针轴承3安装在转向节2上,前轴5固连在前摆臂6上,前轴5前端为锥面,前摆臂6具有锥孔,前轴5和前摆臂6利用第一螺栓8锁紧,形成锥面过盈配合,前轴5和前摆臂6装配时,利用前轴5上的半圆键7进行径向定位装配,前摆臂连接结构包括前摆臂法兰9、前摆臂连接管10、前摆臂支架11和减震器支架12,前摆臂法兰9利用第二螺栓13与前摆臂6固连,前摆臂法兰9、前摆臂连接管10和前摆臂支架11通过焊接固连为一体,减震器支架12焊接在前摆臂连接管10上,前摆臂6分别与前轮传动装置和前摆臂连接结构固连构成连杆摇臂结构,前摆臂支架11利用第三螺栓16与车架15活动连接,使连杆摇臂结构以第三螺栓16为旋转轴发生径向旋转,减震器14利用第五螺栓18与车架15固连,减震器支架12利用第四螺栓17和减震衬套19与减震器14相连。当前轮产生振动时,运动由前轮盘1、转向节2、滚针轴承3、转向主销4、前轴5传递到前摆臂6,前摆臂6和前摆臂法兰9、前摆臂连接管10和前摆臂支架11减震器支架12通过第二螺栓13构成的连杆摇臂系统,以车架15的第三螺栓16为旋转轴发生径向旋转,带动减震器支架12产生相应摆动,减震器支架12通过第四螺栓17的连接将运动传递给减震器14,达到减震效果,振动大部分集中在水平的分力上,减小了操作系统和人的振动,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传动装置、前摆臂(6)、前摆臂连接结构、减震器(14)和车架(15),所述前摆臂(6)分别与前轮传动装置和前摆臂连接结构固连构成连杆摇臂结构,所述前摆臂连接结构与减震器(14)相连,所述前摆臂连接结构与车架(15)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器(14)固定连接在车架(1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传动装置、前摆臂(6)、前摆臂连接结构、减震器(14)和车架(15),所述前摆臂(6)分别与前轮传动装置和前摆臂连接结构固连构成连杆摇臂结构,所述前摆臂连接结构与减震器(14)相连,所述前摆臂连接结构与车架(15)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器(14)固定连接在车架(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传动装置包括前轮盘(1)、转向节(2)、滚针轴承(3)、转向主销(4)、前轴(5),所述前轮盘(1)装配在前轮上吸收前轮震动,所述转向节(2)装配在前轮盘(1)上,所述转向主销(4)安装在前轴(5)内孔中,所述转向主销(4)和前轴(5)利用滚针轴承(3)安装在转向节(2)上,所述前轴(5)固连在前摆臂(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减震器式摩托车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5)前端为锥面,所述前摆臂(6)具有锥孔,所述前轴(5)和前摆臂(6)利用第一螺栓(8)锁紧,形成锥面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彦蔡骅刘馨黄靖侯传宁高德义李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