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96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22
本申请适用于驾驶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尺寸信息、第二车辆的第二车辆尺寸信息、车辆行驶信息和车辆行驶环境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车辆尺寸信息、所述第二车辆尺寸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重叠区域数量;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上述方法,将车辆碰撞问题表示为二维平面上的碰撞问题,通过获取动态信息以及天气、道路环境等因素来评估周边交通参与者的危险程度,可以适应于多场景,帮助驾驶员或乘客避免交通碰撞事故的发生,这将显著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

A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driving behavior r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属于驾驶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驾驶是一种基本的交通出行方式,驾驶车辆存在一定的危险,交叉路口以及一些相关区域通常被认为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区域中,交通情况更加复杂,同时驾驶员需要处理更多的驾驶相关信息,这使得驾驶员更容易犯错。47.7%的交通事故致人受伤的事故发生在十字路口,并且9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的驾驶失误造成的。现有对于驾驶行为的危险度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特定区域内的危险度评估,但是,这些方法对智能车辆的感知层的信息要求各不相同,难以统一并有效的进行迁移,导致无法有效的评估驾驶过程中周围交通参与者的驾驶行为的危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的评估驾驶过程中周围交通参与者的驾驶行为的危险度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尺寸信息、第二车辆的第二车辆尺寸信息、车辆行驶信息和车辆行驶环境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和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车辆尺寸信息、所述第二车辆尺寸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重叠区域数量;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当所述重叠区域数量为0时,所述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包括:基于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剩余碰撞时长和停止时长;其中,所述剩余碰撞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发生碰撞的剩余时长;所述剩余碰撞时长包括X轴方向的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Y轴方向的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第一车辆停止行驶的时刻之间的时长;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基于所述危险等级、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停止时长,确定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基于所述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危险等级包括危险状态、需要注意状态、安全状态;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包括: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危险状态;或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安全状态;或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剩余碰撞时长大于所述停止时长时,基于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进一步地,当所述重叠区域数量为1时,所述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包括:基于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剩余碰撞时长、停止时长和逃离时长;其中,所述逃离时长为当前时刻到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长,所述目标时刻为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之间的重叠区域消失的时刻;基于所述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所述逃离时长和所述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基于所述危险等级、所述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所述逃离时长,确定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基于所述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所述逃离时长和所述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包括:当所述逃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碰撞时长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安全状态;或当所述逃离时长小于所述剩余碰撞时长时,基于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进一步地,当所述重叠区域数量为2时,所述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包括:基于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剩余碰撞时长、停止时长;基于所述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所述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基于所述危险等级、所述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停止时长,确定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基于所述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尺寸信息、第二车辆的第二车辆尺寸信息、车辆行驶信息和车辆行驶环境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和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车辆尺寸信息、所述第二车辆尺寸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重叠区域数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当所述重叠区域数量为0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剩余碰撞时长和停止时长;其中,所述剩余碰撞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发生碰撞的剩余时长;所述剩余碰撞时长包括X轴方向的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Y轴方向的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第一车辆停止行驶的时刻之间的时长;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危险等级、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停止时长,确定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危险等级包括危险状态、需要注意状态、安全状态;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危险状态;或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安全状态;或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尺寸信息、第二车辆的第二车辆尺寸信息、车辆行驶信息和车辆行驶环境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和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n基于所述第一车辆尺寸信息、所述第二车辆尺寸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重叠区域数量;/n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车辆的第一车辆尺寸信息、第二车辆的第二车辆尺寸信息、车辆行驶信息和车辆行驶环境信息;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和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车辆尺寸信息、所述第二车辆尺寸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重叠区域数量;
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重叠区域数量为0时,所述基于所述重叠区域数量、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车辆行驶信息和所述车辆行驶环境信息,确定剩余碰撞时长和停止时长;其中,所述剩余碰撞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发生碰撞的剩余时长;所述剩余碰撞时长包括X轴方向的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Y轴方向的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为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第一车辆停止行驶的时刻之间的时长;
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
基于所述危险等级、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停止时长,确定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
基于所述目标危险度监测策略,确定驾驶行为的危险度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等级包括危险状态、需要注意状态、安全状态;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所述停止时长和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包括:
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危险状态;或
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定危险等级为安全状态;或
当所述第一剩余碰撞时长和所述第二剩余碰撞时长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所述剩余碰撞时长大于所述停止时长时,基于预设危险等级概率模型确定危险等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行为危险度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重叠区域数量为1时,所述基于所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法杨一帆李盛龙赖伟鉴陈耀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