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95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备:座椅主体,至少具有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及壳部,具有与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的侧部相对的部分,在车辆碰撞时限制该乘员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17-226370号公报公开了在自动驾驶的车辆的乘车空间内设有座位和桌子的车辆。在该文献记载的车辆中,在桌子的周围设置多个座位。并且,就座于该多个座位的乘员彼此能够进行交谈等交流。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可想到如自动驾驶的车辆那样车辆用座椅(座位)的方向朝向各种方向的车辆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乘员会与车辆用座椅的周边的部件发生接触,但是在上述文献记载的车辆中,未考虑这样的情况。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得到一种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辆用座椅的周边的部件发生接触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本公开的第一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备:座椅主体,至少具有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及壳部,具有与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的侧部相对的部分,在车辆碰撞时限制该乘员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一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在乘员的背部支撑于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的状态下车辆发生碰撞而乘员沿座椅宽度方向移动时,乘员的身体被壳部约束。由此,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辆用座椅(座椅主体)的周边的部件接触。本公开的第二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备:使用台,设于车室,具有乘员能够作业的作业面和能够载置货物的载置面中的至少一方;座椅主体,设于所述使用台的周围,至少具有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及气囊,设于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与所述使用台之间,在车辆碰撞时进行膨胀展开。根据第二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在设于车室的使用台的作业面上,乘员能够进行作业。而且,在设于车室的使用台的载置面上能够载置货物。在此,在乘员的背部支撑于座椅主体的座椅靠背的状态下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在乘员与使用台之间膨胀展开。由此,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辆用座椅(座椅主体)的周边的使用台接触。本公开的第三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以第二形态的结构为基础,其中,还具备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由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穿戴的织带,所述气囊设于所述织带。根据第三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气囊设于织带。由此,在碰撞时,气囊膨胀展开而介于织带与使用台之间。而且,根据本形态,即便不使气囊在使用台的周围的整周膨胀展开,也能够抑制乘员与使用台接触。本公开的第四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以第三形态的结构为基础,其中,所述织带通过从织带卷绕装置被拉出而由乘员穿戴,在车辆碰撞时,所述织带被拉入到所述织带卷绕装置内,通过所述织带来约束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的身体。根据第四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在车辆碰撞时,织带被拉入到织带卷绕装置内,通过织带来约束背部支撑于座椅靠背的乘员的身体。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乘员与使用台接触。本公开的第五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以第一形态~第四形态中的任一结构为基础,其中,所述座椅靠背距车室地板的高度被设定为起立姿势或接近于起立姿势的姿势的乘员的背部被支撑的高度。根据第五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在起立姿势或接近于起立姿势的姿势的乘员的背部支撑于座椅靠背的状态下车辆发生了碰撞时,通过壳部、气囊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辆用座椅(座椅主体)的周边的部件接触。本公开的第六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以第一形态~第五形态中的任一结构为基础,其中,所述座椅主体被支撑为能够以车辆上下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根据第六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座椅主体被支撑为能够以车辆上下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由此,座椅主体存在朝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各种方向的情况。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壳部、气囊也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辆用座椅(座椅主体)的周边的部件接触。本公开的第七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以第一形态~第六形态中的任一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为基础,其中,在车室的地板上设有从车辆上方侧观察下形成为环状的座椅轨道,所述座椅主体支撑于沿所述座椅轨道移动的座椅支撑部件。根据第七形态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座椅支撑部件沿座椅轨道移动,因而从车辆上方侧观察下,能够使座椅主体呈环状地移动。本公开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有能够抑制乘员与车辆用座椅的周边的部件接触这样优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室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及保护壳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及保护壳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车辆发生了碰撞时的乘员、车辆用座椅及保护壳的与图3对应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结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3,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箭头R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箭头L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左侧。而且,以下,在简单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图1示意性地示出适用了本实施方式的乘员保护结构的车辆10的车室12。在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是乘员不用进行驾驶操作而能够行驶的自动驾驶的车辆。因此,该车辆10不具备乘员用于操作车辆的方向盘、各种踏板等。在车辆10的车室12设有作为使用台的桌子14、4个车辆用座椅16、将4个车辆用座椅16分别包围的作为壳部的4个保护壳18。桌子14设置于车室12的前后方向及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该桌子14包括:其下端部固定于车室12的地板38上的未图示的腿部;及在腿部的上端部固定的顶板20。而且,顶板20在车辆俯视观察下(从车辆上方侧观察下)形成为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矩形形状。此外,顶板20的车辆上方侧的面设为在乘员进行个人计算机的操作、询问等时使用的作业面20A。在桌子14的周围设有4个车辆用座椅16。如图2及图3所示,车辆用座椅16包括作为座椅支撑部件的座椅支柱22和在座椅支柱22的上端部安装的座椅主体24。如图3所示,座椅主体24具备对乘员的臀部进行支撑的座椅座垫26、安装在座椅座垫26的座椅后方侧的端部并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28、安装在座椅靠背28的上端部并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撑的头枕30。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安全带装置32设置于座椅主体24。通过将构成该座椅安全带装置32的一部分的织带34穿戴于乘员的身体,能抑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6的乘员在车辆碰撞时向座椅前方侧移动。另外,在座椅主体24的下方侧(作为一例,座椅支柱22、座椅支柱22与座椅轨道36(参照图2)之间)设有旋转及锁定机构。通过具备该旋转及锁定机构,能够使座椅主体24以上下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并能够将该旋转锁定。如图1及图2所示,座椅轨道36固定于车辆10的地板38。如图1所示,座椅轨道36在从车辆上方侧观察下形成为将桌子的顶板20包围的矩形的环状。并且,如图1及图2所示,4个车辆用座椅16的座椅支柱22的下端部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备:/n座椅主体,至少具有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及/n壳部,具有与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的侧部相对的部分,在车辆碰撞时限制该乘员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6 JP 2018-1799801.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备:
座椅主体,至少具有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及
壳部,具有与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的侧部相对的部分,在车辆碰撞时限制该乘员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2.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具备:
使用台,设于车室,具有乘员能够作业的作业面和能够载置货物的载置面中的至少一方;
座椅主体,设于所述使用台的周围,至少具有对乘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的座椅靠背;及
气囊,设于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与所述使用台之间,在车辆碰撞时进行膨胀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的乘员保护结构还具备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由背部支撑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乘员穿戴的织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渡濑修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