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志林专利>正文

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3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尤指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叶轮低噪音风机改变传统叶轮偏边中心平衡的结构,采用轴心中心平衡的结构,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风机在启动或停止时只会产生微微的震动,不会产生高噪杂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机结构能够应用于冷风机、热风机或鼓风机,应用广泛。其中,在中心轴两侧的轴套的延伸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并且与壳体表面的第二通孔相通,当应用于热风机时,具有风冷作用,保护轴承,同时还具有节能作用,保证风机的使用寿命。

A low noise fan with double im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领域,尤指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一般包括风机壳体、电机和叶轮,风机后端设有电机,叶轮设置在风机壳体内,并且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运作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叶轮转动,从而达到排送气体的目的。目前,现有的风机一般只带有一个叶轮,并且叶轮轴心是偏边中心平衡,在启动和停止风机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同时也会发生较大的高噪杂音,还会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保证风机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包括壳体、电机、中心轴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叶轮,所述壳体右侧设有进风口,左侧设有出风口,所述中心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内,并且贯穿壳体前后端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若干垂直方向的弧形连接片,所述弧形连接片凹陷端部焊接有水平方向的弧形叶片,所述两个叶轮对称的套接在中心轴上,并且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中心轴位于壳体的两端还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中心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套靠近壳体端部的一侧还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前后两端设有与延伸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上盖与下壳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上盖与下壳盖合处为密封状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位于下壳左右两侧,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轴套与下壳固定,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上盖前后两侧。其中,所述壳体内包括若干弧形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分别对应设置在上盖和下壳内部,所述叶轮分别位于不同间隔板所形成的空腔内。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电机和壳体均固定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座上端还设有用于支撑中心轴的支架,所述支架位于壳体前后两侧,所述支架上端安装有轴承,所述中心轴分别贯穿支架上的轴承。其中,所述弧形叶片的弧度与壳体内部弧度相匹配,所述弧形叶片弧度朝向进风口。其中,所述延伸板分别与壳体内部表面贴合,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双叶轮低噪音风机改变传统叶轮偏边中心平衡的结构,采用轴心中心平衡的结构,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风机在启动或停止时只会产生微微的震动,不会产生高噪杂音,本技术风机结构能够应用于冷风机、热风机或鼓风机,应用广泛。其中,在中心轴两侧的轴套的延伸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并且与壳体表面的第二通孔相通,当应用于热风机时,具有风冷作用,保护轴承,同时还具有节能作用,保证风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壳体盖合状态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打开状态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下壳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叶轮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叶轮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隔板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壳体;11.上盖;111.第二通孔;12.下壳;121.进风口;122.出风口;13.间隔板;14.空腔;2.电机;3.中心轴;31.轴套;311.延伸板;312.第一通孔;4.叶轮;41.连接片;42.弧形叶片;5.底座;51.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施例关于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包括壳体1、电机2、中心轴3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叶轮4,所述壳体1右侧设有进风口121,左侧设有出风口122,所述中心轴3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1内,并且贯穿壳体1前后端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轴3一端与电机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叶轮4包括若干垂直方向的弧形连接片41,所述弧形连接片41凹陷端部焊接有水平方向的弧形叶片42,所述两个叶轮4对称的套接在中心轴3上,并且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中心轴3位于壳体1的两端还套接有轴套31,所述轴套31与中心轴3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套31靠近壳体1端部的一侧还设有延伸板311,所述延伸板311表面设有第一通孔312,所述壳体1前后两端设有与延伸板311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双叶轮低噪音风机改变传统叶轮偏边中心平衡的结构,采用轴心中心平衡的结构,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风机在启动或停止时只会产生微微的震动,不会产生高噪杂音,本技术风机结构能够应用于冷风机、热风机或鼓风机,应用广泛。其中,在中心轴3两侧的轴套31的延伸板311上设有第一通孔312,并且与壳体1表面的第二通孔111相通,当应用于热风机时,具有风冷作用,保护轴承,同时还具有50%以上的节能作用,保证风机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上盖11和下壳12,所述上盖11与下壳12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上盖11与下壳12盖合处为密封状态,所述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22均位于下壳12左右两侧,并且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22位于同一直线上,工作效率更高;所述轴套31与下壳12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通孔111位于上盖11前后两侧。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壳体1内包括四个弧形间隔板13,所述间隔板13分别对应设置在上盖11和下壳12内部,间隔板13之间形成五个空腔14,所述叶轮4分别位于第二和第四个空腔14内。中心轴3位于壳体1中心位置,并且两个叶轮4同轴对称设置,使得两个叶轮4转动时轴心中心平衡,能够平稳启动和平稳停止,噪音小,同时也减少损耗,具有节能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5,所述电机2和壳体1均固定在底座5上端,所述底座5上端还设有用于支撑中心轴3的支架51,所述支架51位于壳体1前后两侧,所述支架51上端安装有轴承,所述中心轴3分别贯穿支架51上的轴承,能够更好的支撑中心轴3,保证中心轴3的平稳转动。其中,本实施例弧形叶片42的弧度与壳体1内部弧度相匹配即可,在此不作限制,其中弧形叶片42弧度朝向进风口121。其中,所述延伸板311分别与壳体1内部表面贴合,第一通孔312与第二通孔111位置相对应。在应用于热风机时,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11和第一通孔312吸进自然冷风,对轴套31内的轴承具有风冷作用,保护轴承,保证其使用寿命。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叶轮4可以设有4-10片弧形叶片42,在此不作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连接”“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中心轴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叶轮,所述壳体右侧设有进风口,左侧设有出风口,所述中心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内,并且贯穿壳体前后端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若干垂直方向的弧形连接片,所述弧形连接片凹陷端部焊接有水平方向的弧形叶片,所述两个叶轮对称的套接在中心轴上,并且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中心轴位于壳体的两端还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中心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套靠近壳体端部的一侧还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前后两端设有与延伸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中心轴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叶轮,所述壳体右侧设有进风口,左侧设有出风口,所述中心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内,并且贯穿壳体前后端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若干垂直方向的弧形连接片,所述弧形连接片凹陷端部焊接有水平方向的弧形叶片,所述两个叶轮对称的套接在中心轴上,并且均匀间隔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中心轴位于壳体的两端还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中心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套靠近壳体端部的一侧还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前后两端设有与延伸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叶轮低噪音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上盖与下壳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上盖与下壳盖合处为密封状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位于下壳左右两侧,并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肖志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