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5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包括升降柱、悬臂吊、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升降柱可拆卸地垂直连接外套架,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垂直安装在外套架上,加减升降柱机器人安装于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沿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的轨道行进,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有升降托臂,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机器人防撞装置,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在远离外套架的末端位置设置机器人限位装置,悬臂吊包含第一钢丝绳、提升卷扬,控制系统与提升卷扬、加减升降柱机器人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提升卷扬、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安装及拆卸的特点、降低人工使用率、提高了施工安全性等特点。

A structure of automatic adding and subtracting lift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
技术介绍
工业化智能建造新技术“空中造楼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平台及配套建造技术。空中造楼机及建造技术是以机械作业、智能控制方式,实现高层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化智能建造。它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全部的工艺过程,集中、逐层地在空中完成。因此,也称作“空中造楼机”。空中造楼机设备平台每次抬升与下降,都需要增加或减少一节标准柱。空中造楼机加减标准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下举升方式,在标准柱最底部增加或减少一节标准柱,以完成设备平台的升和降,用于第一版商用的空中造楼机;第二种方式是上举升方式,在标准柱的最顶端增加或减少一节标准柱,完成设备平台的升和降,用于新版多功能空中造楼机。在标准柱最顶端实现自动加减标准柱,提升或降低平台时不需要考虑已安装标准柱的自重,减少提升平台多需要的力;同时,受平台自重影响,标准柱会承受一定的弯矩和偏载,标准柱累积的高度越大,受到的弯矩和偏载越大,在最下端增加和减少标准柱要克服这些弯矩和载荷,而在最顶端增加和减少标准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现有技术中,在最顶端增加和减少标准柱,存在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干预,加标准柱时需要人工去定位,非常的麻烦,从而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能自动加减升降柱,提高施工速度、施工安全、效率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包括升降柱、悬臂吊、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所述升降柱为多个立方框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升降柱通过固定式附墙装置固定于墙体,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固定于地基,所述升降柱可拆卸地垂直连接外套架,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垂直安装在所述外套架上,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安装于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沿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的轨道行进,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有升降托臂,所述升降托臂上设置卡槽,用于临时与需要加减的所述升降柱的支耳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机器人防撞装置,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在远离外套架的末端位置设置机器人限位装置所述悬臂吊包含第一钢丝绳、提升卷扬,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提升卷扬、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提升卷扬、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优选地,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设置平行导轨,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底部平行设置轮子。优选地,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设置限位块,用于使升降柱在固定区域移动。优选地,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靠近所述外套架一侧为平行于外套架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托臂沿所述升降导轨上下移动。优选地,还包括升降柱防撞装置。优选地,所述升降柱防撞装置由吊笼、防偏钢丝绳、反卷扬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绳一端绕在所述提升卷扬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另一端与所述吊笼相连,所述防偏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吊笼下端相连,所述防偏钢丝绳另一端绕在所述反卷扬上。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柱防撞装置由安装在需要加减的所述升降柱侧面的导向轮、导向钢丝绳、反卷扬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绳一端绕在所述提升卷扬上,所述第一钢丝绳另一端与需要加减的所述升降柱的顶端相连,所述导向钢丝绳一端与所述悬臂吊顶端相连,所述导向钢丝绳另一端绕在所述反卷扬上,所述导向钢丝绳穿过所述导向轮和需要加减的所述升降柱的空间,所述导向轮沿着所述导向钢丝绳上下移动。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控制系统控制悬臂吊的吊装、以及加减升降柱机器人运送升降柱,施工人员只需拧螺栓,即可轻松实现升降柱的加减;机器人防撞装置和机器人限位装置限定加减升降柱机器人的运动起点和终点,防止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机器人脱离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或者过度撞击升降柱;升降柱防撞装置防止需要加减的升降柱摆动而导致与平台发生碰撞,随着楼层的上升,可以轻松给升降柱进行增加升降柱,为外套架提供支撑,继而提高建筑平台的整体提升;施工完后,可以轻松给升降柱减少升降柱,直到全部拆除;本技术具有快速安装及拆卸的特点,本技术最大限度提升作业效率,大幅度降低人工使用率及人工成本,缩短了工期,具有适用范围广,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具备精准、高效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升降柱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升降柱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需要加减的升降柱与导向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自动增加升降柱的方法中步骤S1的示意图(1-2图);图7为本技术自动增加升降柱的方法中步骤S3的示意图;(3图);图8为本技术自动增加升降柱的方法中步骤S5的示意图;(4图);图9为本技术自动增加升降柱的方法中步骤S6的示意图;(5-6图);图10为本技术自动增加升降柱的方法中步骤S7的示意图;(7图);图11为本技术自动增加升降柱的方法中步骤S9的示意图;(8图);附图标记:1-升降柱、2-悬臂吊、3-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4-加减升降柱机器人、5-外套架、6-升降托臂、7-卡槽、8-机器人防撞装置、9-机器人限位装置、10-第一钢丝绳、11-提升卷扬、12-轮子、13-升降导轨、14-升降柱防撞装置、142-吊笼、143-防偏钢丝绳、141-反卷扬、144-导向轮、145-导向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包括升降柱、悬臂吊、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为多个立方框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升降柱通过固定式附墙装置固定于墙体,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固定于地基,所述升降柱可拆卸地垂直连接外套架,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垂直安装在所述外套架上,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安装于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沿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的轨道行进,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有升降托臂,所述升降托臂上设置卡槽,用于临时与需要加减的所述升降柱的支耳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机器人防撞装置,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在远离外套架的末端位置设置机器人限位装置,所述悬臂吊包含第一钢丝绳、提升卷扬,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提升卷扬、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提升卷扬、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包括升降柱、悬臂吊、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为多个立方框架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升降柱通过固定式附墙装置固定于墙体,所述升降柱的底部固定于地基,所述升降柱可拆卸地垂直连接外套架,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垂直安装在所述外套架上,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安装于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沿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的轨道行进,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有升降托臂,所述升降托臂上设置卡槽,用于临时与需要加减的所述升降柱的支耳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上设置机器人防撞装置,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在远离外套架的末端位置设置机器人限位装置,所述悬臂吊包含第一钢丝绳、提升卷扬,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提升卷扬、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提升卷扬、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设置平行导轨,所述加减升降柱机器人底部平行设置轮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减升降柱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减升降柱操作平台上设置限位块,用于使升降柱在固定区域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鼎华丁宁武旭龙董善白仲继寿朱毅敏王小安常淋润孙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协鹏建筑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福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