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9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墙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侧端与墙体侧端之间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保温层的缺口处设置有保温块,保温块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凸边,凸边与保温层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填充槽,填充槽中填充有填充层,保温块的内侧面安装有密封片,保温层与保温块之间安装有挡条。该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通过使保温层与墙体之间形成有缺口并在缺口处安装有保温块,使得保温块将相邻墙体拼接时的缝隙进行遮盖的同时增加了缝隙处的保温效果。

Green wall insula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在制作时需要在墙体的外侧加装一层由环保材料制成的绿色保温墙结构,保温墙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挤塑板等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集保温、防水、饰面等功能于一体,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在进行组装时,相邻墙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处会导致房屋保温性能的下降,鉴于此,我们提出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在进行组装时,相邻墙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处会导致房屋保温性能的下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侧端与所述墙体侧端之间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层的所述缺口处设置有保温块,所述保温块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保温层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中填充有填充层,所述保温块的内侧面安装有密封片,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保温块之间安装有挡条。优选的,所述保温块的截面呈梯形状,所述保温块内侧面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缺口形成的凹槽宽度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凸边的厚度小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所述填充层的外侧面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面相齐平。优选的,所述保温块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片的底槽,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底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密封片紧密粘接在所述底槽中。优选的,所述密封片将相邻两个所述墙体拼接形成的缝隙处遮挡在内,所述密封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墙体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挡条的一边折弯成折边,所述挡条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面相贴合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保温层上,所述折边与所述保温块的侧面相贴合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保温块上。优选的,所述挡条将所述填充层遮挡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通过使保温层与墙体之间形成有缺口并在缺口处安装有保温块,使得保温块将相邻墙体拼接时的缝隙进行遮盖的同时增加了缝隙处的保温效果,解决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在进行组装时,相邻墙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处会导致房屋保温性能的下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保温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挡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保温层;21、缺口;3、保温块;31、凸边;32、填充槽;33、底槽;34、密封片;4、填充层;5、挡条;51、折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2,保温层2的侧端与墙体1侧端之间形成有缺口21,相邻两个保温层2的缺口21处设置有保温块3,保温块3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凸边31,凸边31与保温层2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填充槽32,填充槽32中填充有填充层4,保温块3的内侧面安装有密封片34,保温层2与保温块3之间安装有挡条5。本实施例中,保温块3的截面呈梯形状,使保温块3在安装时,保温块3的外侧面凸出于保温层2的外侧面,增加相邻墙体1形成缝隙处的保温效果,保温块3内侧面的宽度与相邻两个缺口21形成的凹槽宽度相匹配,使保温块3能够粘接在相邻两个缺口21形成的凹槽中。具体的,凸边31的厚度小于保温层2的厚度,使填充槽32的槽底凹于所述保温层2的外侧面,从而使填充层4在填充后的外侧面与保温层2的外侧面相齐平。进一步的,保温块3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片34的底槽33,密封片34与底槽33的尺寸相匹配,密封片34紧密粘接在底槽33中,当保温块3安装到相邻两个缺口21形成的凹槽中时,密封片34将相邻两个墙体1拼接形成的缝隙处遮挡在内且密封片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墙体1的外侧面紧密贴合,在密封片34与保温块3的作用下,增加了墙体1在拼接时形成的缝隙处的保温效果。进一步的,挡条5的一边折弯成折边51,挡条5与保温层2的外侧面相贴合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保温层2上,折边51与保温块3的侧面相贴合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保温块3上,挡条5将填充层4遮挡在内,起到外观的美化以及防止填充槽32处进水的作用。值得说明的是,填充层4使用聚氨酯泡沫喷涂而成,具有防水、保温、防震抗压、绝缘及隔音等性能。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在安装时,首先将保温块3的内侧端与相邻两个缺口21形成的凹槽处对齐并将保温块3粘接到凹槽中,此时密封片34将相邻两个墙体1拼接形成的缝隙处遮挡在内且密封片3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墙体1的外侧面紧密贴合,在密封片34与保温块3的作用下,增加了墙体1在拼接时形成的缝隙处的保温效果,然后在保温块3上的填充槽32处喷涂填充层4,使填充层4将保温层2与保温块3粘接在一起,起到保温防水的作用,最后将挡条5与保温层2的外侧面相贴合、折边51与保温块3的侧面相贴合后分别用螺钉将挡条5通过螺钉固定在保温层2上、将折边51通过螺钉固定在保温块3上,使挡条5将填充层4遮挡在内并完成墙体1缝隙处保温结构的安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的侧端与所述墙体(1)侧端之间形成有缺口(21),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层(2)的所述缺口(21)处设置有保温块(3),所述保温块(3)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凸边(31),所述凸边(31)与所述保温层(2)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填充槽(32),所述填充槽(32)中填充有填充层(4),所述保温块(3)的内侧面安装有密封片(34),所述保温层(2)与所述保温块(3)之间安装有挡条(5)。/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的侧端与所述墙体(1)侧端之间形成有缺口(21),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层(2)的所述缺口(21)处设置有保温块(3),所述保温块(3)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设有凸边(31),所述凸边(31)与所述保温层(2)的端部之间形成有填充槽(32),所述填充槽(32)中填充有填充层(4),所述保温块(3)的内侧面安装有密封片(34),所述保温层(2)与所述保温块(3)之间安装有挡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块(3)的截面呈梯形状,所述保温块(3)内侧面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缺口(21)形成的凹槽宽度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31)的厚度小于所述保温层(2)的厚度,所述填充层(4)的外侧面与所述保温层(2)的外侧面相齐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道洋毛松林曹桂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日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