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转移筒及新型西林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3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药液转移筒,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药液转移筒包括筒体、第一穿刺针、第二穿刺针和推杆,其中,筒体靠近其顶部的筒壁上开有放置口;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均固定设置在筒体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新型西林瓶,包括底部开口的瓶体、瓶盖和活塞,活塞密封设置在瓶体底部的开口处;推杆滑动设置在筒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和一种新型西林瓶配套使用,只需要一次穿刺操作即能够实现两次穿刺动作,能够避免注射针反复穿刺来对药物进行溶解和转移,导致针头多次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对药液造成污染;且能够避免在反复穿刺过程中,针头会带出药液,对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的问题,保证输液安全。

A liquid medicine transfer tube and a new type of v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液转移筒及新型西林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药液转移筒及新型西林瓶。
技术介绍
药液转移器是利用重力及空气学原理,用于不同药剂间的转移,实现输液前溶药、配药或多剂型药物联合输液等。目前的药液转移器在使用时一般需要一下程序:使用注射针筒抽取溶媒注入装有药物粉剂的西林瓶中,待西林瓶中的粉剂溶解后再将溶液一起抽出并转移至输液瓶中。在此过程中,注射针需要反复穿刺来对药物进行溶解和转移,针头多次暴露在空气中,易对药液造成污染;在反复穿刺过程中,针头会带出药液,对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液转移筒及新型西林瓶,以解决目前的药液转移器在使用时,注射针需要反复穿刺来对药物进行溶解和转移,针头多次暴露在空气中,易对药液造成污染;在反复穿刺过程中,针头会带出药液,对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液转移筒,所述药液转移筒包括:筒体;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内侧和外侧;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靠近其顶部的筒壁上开有放置口。可选的,所述筒体内滑动设有支撑筒,所述推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支撑筒,且所述推杆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在其内滑动。可选的,所述支撑筒的底部外侧设有指推板。可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外侧设有指压板,所述指压板的两侧均设有开口,方便抽出所述指推板。可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接头,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第二穿刺针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穿刺针接头的两端;所述穿刺针接头内开有液体流道,将所述第一穿刺针和所述第二穿刺针连通。可选的,所述穿刺针接头的顶部设有接嘴,所述第二穿刺针与所述接嘴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开有内螺纹,所述穿刺针接头的外侧开有外螺纹,所述穿刺针接头与所述筒体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放置口的两侧均设有夹块。可选的,所述夹块的外部均套设有保护套,避免划伤手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西林瓶,用于和所述药液转移筒配套使用,实现药液转移,所述新型西林瓶包括底部开口的瓶体、瓶盖和活塞,其中,所述活塞密封设置在所述瓶体底部的开口处,且所述活塞能够相对所述瓶体滑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和新型西林瓶,配套使用时,只需要一次穿刺操作即能够实现两次穿刺动作,能够避免注射针反复穿刺来对药物进行溶解和转移,导致针头多次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对药液造成污染;且能够避免在反复穿刺过程中,针头会带出药液,对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的问题,保证输液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转移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转移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新型西林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转移筒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和一种新型西林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药液转移筒包括筒体3、第一穿刺针1、第二穿刺针2和推杆5,其中,所述筒体3靠近其顶部的筒壁上开有放置口30;所述第一穿刺针1和所述第二穿刺针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3的顶部内侧和外侧;所述推杆5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具体地,所述筒体1内滑动设有支撑筒6,所述推杆5的顶端穿过所述支撑筒6,且所述推杆5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6在其内滑动。所述支撑筒6的底部外侧设有指推板60。所述筒体3的底部外侧设有指压板31,所述指压板31的两侧均设有开口32,方便抽出所述指推板60。请参照图2,所述筒体3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接头7,所述第一穿刺针1和所述第二穿刺针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穿刺针接头7的两端;所述穿刺针接头7内开有液体流道70,将所述第一穿刺针1和所述第二穿刺针2连通。所述穿刺针接头7的顶部设有接嘴71,所述第二穿刺针2与所述接嘴71固定连接,所述接嘴71与所述第二穿刺针2之间可以卡接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筒体3的顶部开有内螺纹,所述穿刺针接头7的外侧开有外螺纹,所述穿刺针接头7与所述筒体3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方便所述穿刺针接头7的拆卸。所述放置口30的两侧均设有夹块33。所述夹块33的外部均套设有保护套34,避免划伤手掌。请参照图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西林瓶,用于和所述药液转移筒配套使用,实现药液转移,所述新型西林瓶4包括底部开口的瓶体40、瓶盖41和活塞42,其中,所述活塞42密封设置在所述瓶体40底部的开口处,且所述活塞42能够相对所述瓶体40滑动,作为优选,所述瓶盖41和所述活塞42为橡胶材质。所述药液转移筒和所述新型西林瓶的配套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装有溶剂的第一新型西林瓶从所述放置口30装入所述筒体3中,用所述第二穿刺针2穿刺装有溶质的第二新型西林瓶,请参照图4;推动所述指推板60,通过所述支撑筒6推动第一新型西林瓶至所述筒体3的顶部,使第一新型西林瓶放置到位,继续推动所述指推板60,使所述第一穿刺针1从所述第一新型西林瓶的瓶盖41刺入,推动所述推杆5,所述推杆5推动所述活塞42,将第一新型西林瓶内的溶剂打入第二新型西林瓶内,取出第一新型西林瓶和第二新型西林瓶;待第二新型西林瓶内的溶剂、溶质混合均匀后,将第二新型西林瓶从所述放置口30装入所述筒体3中,依次推动所述支撑筒6和所述推杆5,将所述新型西林瓶4b内的药液打入输液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和一种新型西林瓶配套使用,只需要一次穿刺操作即能够实现两次穿刺动作,减少了穿刺操作的次数、节约了时间;能够避免注射针反复穿刺来对药物进行溶解和转移,导致针头多次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对药液造成污染;且能够避免在反复穿刺过程中,针头会带出药液,对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的问题,保证输液安全。在一些医护条件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如战争、大型灾害、山区急救等),所述新型西林瓶能够与穿刺针部分简单组合使用。上述描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本专利
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转移筒包括:/n筒体(3);/n第一穿刺针(1)和第二穿刺针(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3)的顶部内侧和外侧;/n推杆(5),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n所述筒体(3)靠近其顶部的筒壁上开有放置口(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转移筒包括:
筒体(3);
第一穿刺针(1)和第二穿刺针(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3)的顶部内侧和外侧;
推杆(5),滑动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
所述筒体(3)靠近其顶部的筒壁上开有放置口(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滑动设有支撑筒(6),所述推杆(5)的顶端穿过所述支撑筒(6),且所述推杆(5)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筒(6)在其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6)的底部外侧设有指推板(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底部外侧设有指压板(31),所述指压板(31)的两侧均设有开口(32),方便抽出所述指推板(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转移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的顶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接头(7),所述第一穿刺针(1)和所述第二穿刺针(2)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穿刺针接头(7)的两端;所述穿刺针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俏杨晓辉张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峰怡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