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21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涉及水下机器人操作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侧设置有弹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安装有卡扣环,所述弹板的下方设置有弹簧。该装置设计合理,便于操作,置线槽的设计便于连接线的滑动,不会四处乱晃,放出收缩都简便很多,卡扣环上卡块的设置便于牢固连接连接线与水下机器人,转动皮带旋转板与输出轴的设计便于转动,通过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动皮带与旋转板转动,从而简便的进行连接线的收缩工作,整体设计简便了操作,可进行远处的深水探测工作,不需要过多的重力搬运操作。

A retract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for underwater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操作
,具体是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水下机器人可在高度危险环境、被污染环境以及零可见度的水域代替人工在水下长时间作业,水下机器人上一般配备声呐系统、摄像机、照明灯和机械臂等装置,能提供实时视频、声呐图像,机械臂能抓起重物,水下机器人在石油开发、海事执法取证、科学研究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进行深水作业时进行投放便可进入深水区探索。但是,由于水下机器人过于重,不便于进行投掷放置操作,且若探索领域里操作人员的位置较远还需操作人员驶向探测区域,不便于操作,浪费人力与资源消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侧设置有弹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安装有卡扣环,所述弹板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外侧设置有转动皮带,所述转动皮带的下方设置有电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板的内侧设置有置线槽,所述置线槽的外径与连接线的外径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线通过置线槽滑动连接弹板,所述连接线为一种304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内侧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旋转连接转动皮带,所述输出轴通过转动皮带旋转连接旋转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主轴的两端,所述主轴通过旋转板旋转连接支撑杆,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上,所述连接线旋转连接主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板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置于弹板的两侧,所述支撑座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旋转轴,所述弹板通过内置旋转轴旋转连接支撑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环胶合连接连接线,所述卡扣环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卡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卡扣环对应限位块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卡块通过限位块卡扣连接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计合理,便于操作,置线槽的设计便于连接线的滑动,不会四处乱晃,放出收缩都简便很多,卡扣环上卡块的设置便于牢固连接连接线与水下机器人,转动皮带旋转板与输出轴的设计便于转动,通过输出轴的转动带动转动皮带与旋转板转动,从而简便的进行连接线的收缩工作,整体设计简便了操作,可进行远处的深水探测工作,弹簧的设置在压力下通过反弹可弹射,便简便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不需要进行过多的重力搬运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中卡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支撑杆;3、连接线;4、旋转板;5、电机;6、弹板;7、弹簧;8、支撑座;9、输出轴;10、转动皮带;11、置线槽;12、卡扣环;13、内置旋转轴;14、主轴;15、卡块;16、固定块;17、限位槽;18、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内侧设置有主轴14,主轴1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线3,连接线3的一侧设置有弹板6,弹板6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座8,支撑座8共设置有两个,支撑座8分别置于弹板6的两侧,支撑座8的内侧设置有内置旋转轴13,弹板6通过内置旋转轴13旋转连接支撑座8,连接线3的一端安装有卡扣环12,弹板6的下方设置有弹簧7,支撑杆2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板4,旋转板4的外侧设置有转动皮带10,转动皮带10的下方设置有电机5。在图2中:弹板6的内侧设置有置线槽11,置线槽11的外径与连接线3的外径大小相匹配,连接线3通过置线槽11滑动连接弹板6,连接线3为一种304不锈钢材质的构件,置线槽11的设计便于连接线3的滑动,不会四处乱晃,放出收缩都简便很多,不锈钢的材质可多次使用沾水后不会出现生锈等问题。在图2中:电机5的内侧设置有输出轴9,输出轴9旋转连接转动皮带10,输出轴9通过转动皮带10旋转连接旋转板4,便于带动旋转操作,简便了操作。在图2中:支撑杆2共设置有两个,分别置于主轴14的两端,主轴14通过旋转板4旋转连接支撑杆2,连接线3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2上,连接线3旋转连接主轴14,在收起后便于旋转整理,而不需人工进行整体。在图4中:卡扣环12胶合连接连接线3,卡扣环12的内侧设置有卡块15,卡块1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16,卡块1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8,卡扣环12对应限位块18处设置有限位槽17,卡块15通过限位块18卡扣连接限位槽17,便可牢固连接线3与水下机器人不会出现脱落等问题。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固定块16带动卡块15滑动,将水下机器人下设的连接环穿过卡块15,便将固定块16放开,卡块15上的限位块18与限位槽17卡住,便将卡扣环12与水下机器人连接,连接上的水下机器人放置在弹板6上后,向下压,再通过弹簧7释放压力顶出弹板6,弹板6通过内置旋转轴13旋转,将水下机器人弹射出,由于卡扣环12另一端连接的是连接线3,在弹射抛出后便可通过连接线3收回,这样便可在岸边进行水下机器人远距离的探测工作,而不需要操作人员行使至远距离的水面在进行下降放置操作,在检测工作结束后,开动电机5(型号为:68KTYZ),电机5带动输出轴9转动,输出轴9转动的同时转动皮带10在输出轴9的带动下进行运动,转动皮带10带动旋转板4转动,从而旋转板4带动主轴14进行转动,便将连接线3通过转动缠绕在主轴14上,从而收回连接线3同时收回水下机器人,简便了操作。以上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内侧设置有主轴(14),所述主轴(1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线(3),所述连接线(3)的一侧设置有弹板(6),所述连接线(3)的一端安装有卡扣环(12),所述弹板(6)的下方设置有弹簧(7),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的外侧设置有转动皮带(10),所述转动皮带(10)的下方设置有电机(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内侧设置有主轴(14),所述主轴(14)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线(3),所述连接线(3)的一侧设置有弹板(6),所述连接线(3)的一端安装有卡扣环(12),所述弹板(6)的下方设置有弹簧(7),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设置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的外侧设置有转动皮带(10),所述转动皮带(10)的下方设置有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板(6)的内侧设置有置线槽(11),所述置线槽(11)的外径与连接线(3)的外径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线(3)通过置线槽(11)滑动连接弹板(6),所述连接线(3)为一种304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的内侧设置有输出轴(9),所述输出轴(9)旋转连接转动皮带(10),所述输出轴(9)通过转动皮带(10)旋转连接旋转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康肖立群吕游刘逸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一粟水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