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启江专利>正文

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190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包括底座、防脱胶辊组、钩挂输送装置、头轮总成、钩挂喂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拖挂车带动回收子母机,并通过头轮转动使回收子母机可以跟随拖挂车对滴灌带进行收取,不需要人工改变回收角度和位置,节省人力,通过收取轮转动,使收取爪勾住滴灌带进行回收,收取时间很短,效率很高,使用机器的时间较短,节省能源,使用时非常简单,操作方便,最多需要1人就能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低,可以节省人力,不需要拉动一条很长的滴灌带,传动简单,机械成本低,可以将滴灌带粉碎成20‑30公分长,方便回收,通过3‑打包机可以对滴灌带进行自动打包,捆扎,卸包,方便运输。

Large scale drip irrigation belt full automatic recovery sub maste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
本技术涉及滴灌带自动回收设备
,具体为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
技术介绍
滴灌带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通过出流孔口非常小入的滴头或滴灌带,把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而随着滴灌带的使用,会逐渐老化,需要更换,但是滴灌带已经呈网状铺设在农田中,分布面积非常大,收取时很麻烦,而目前市场上的滴灌带回收机都是顺着庄稼地膜走,这样会使收取时间非常长,效率很低,而长时间使用机器进行回收,浪费能源,传统的回收机每回收一次滴灌带都需要改变位置,非常麻烦,操作繁琐,需要2-3人才能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浪费人力,同时因为是顺着庄稼地膜收取滴灌带,拉动一条很长的滴灌带,导致传动困难,机械成本翻倍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防脱胶辊组、钩挂输送装置、头轮总成、钩挂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后侧安装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平面输送机,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的后端高度大于前端高度,所述底座的顶部后侧还安装有打包机,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的后端位于所述打包机的底部输入口处,所述打包机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打包机的底部后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底座的顶部前侧安装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平面输送机,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所述底座的顶部前侧还安装有粉碎机,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的前端位于所述粉碎机的底部输出口处,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的前端的上方,所述粉碎机的输出口处固定有出料挡板,所述粉碎机的前侧设有喂料机壳,所述喂料机壳的后侧与所述粉碎机的前侧输入口连通,所述喂料机壳的内部左侧分别与安装轴I、安装轴II、安装轴III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喂料机壳的内部右侧分别与所述安装轴I、所述安装轴II、所述安装轴III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I位于所述安装轴III的上方,所述安装轴II位于所述所述安装轴I和所述安装轴III的后方,所述安装轴I、所述安装轴II、所述安装轴III上均安装有所述防脱胶辊组,所述安装轴III上安装有所述钩挂喂料装置,所述喂料机壳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安装轴III的左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安装轴III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的右侧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主动带轮I套接,所述安装轴I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的右侧连接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安装轴II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的右侧连接从动带轮I,所述从动带轮I与所述主动带轮I通过传动带I连接,所述底座的前端固定有两个支撑底架,两个所述支撑底架分别与两个固定架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底架之间,所述喂料机壳的左侧设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带轮II,所述喂料机壳的前侧安装有传动长轴,所述传动长轴的左端连接从动带轮II,所述从动带轮II与所述主动带轮II通过传动带II连接,所述传动长轴的右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后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前端均与传动短轴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短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链轮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安装有所述钩挂输送装置,两个所述支撑底架的前端均安装有所述头轮总成,两个所述支撑底架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主轴转动连接,所述主轴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第二链轮,两个所述第二链轮分别通过两个传动链与两个所述第一链轮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分别与外部电源、打包机、粉碎机、第一平面输送机、第二平面输送机、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脱胶辊组包括防脱胶辊I、防脱胶辊II、防脱胶辊III、环形刀片,所述安装轴I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所述防脱胶辊I,所述安装轴III的左右两侧均套接有所述防脱胶辊II,两个所述防脱胶辊II的表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防脱胶辊I的表面接触,所述安装轴II上套接有所述防脱胶辊III,所述防脱胶辊III的中段安装有所述环形刀片,所述安装轴III的中段还安装有两个所述钩挂喂料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钩挂喂料装置包括钩挂盘、钩挂爪,两个所述钩挂盘均位于两个所述防脱胶辊II之间,所述钩挂盘的侧面设有四个等角度分布的所述钩挂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钩挂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爪、输送链、输送链轮I、输送链轮II、输送链轮III、输送轴,所述传动长轴上套接有所述输送链轮II,所述传动短轴上套接有所述输送链轮I,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通过所述输送轴转动连接,所述输送轴上套接有所述输送链轮III,所述输送链轮I、所述输送链轮II、所述输送链轮III均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输送链轮I、所述输送链轮II、所述输送链轮III通过所述输送链连接,所述输送链的外侧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输送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轮总成包括收取轮、收取爪、头轮轴、头轮,所述主轴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所述收取轮,两个所述第二链轮位于两个所述收取轮之间,所述收取轮的侧面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所述收取爪,两个所述支撑底架的前端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所述头轮轴,两个所述头轮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头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拖挂车带动回收子母机,并通过头轮转动使回收子母机可以跟随拖挂车对滴灌带进行收取,不需要人工改变回收角度和位置,节省人力,通过收取轮转动,使收取爪勾住滴灌带进行回收,回收机与常见的不同,沿庄稼地膜的垂直方向行进,这样会使收取时间很短,效率很高,使用机器的时间较短,节省能源,不需要像传统的回收机那样每回收一次滴灌带都需要改变位置,使用时非常简单,操作方便,最多需要1人就能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低,可以节省人力,通过输送链移动,使输送爪带着滴灌带沿着输送链移动,并逐渐靠近钩挂喂料装置,只钩取滴灌带的中段,不需要拉动一条很长的滴灌带,传动简单,机械成本低,通过钩挂爪钩取输送链上的滴灌带,并通过防脱胶辊组防止滴灌带倒脱,并输送至粉碎机中,可以将滴灌带粉碎成20-30公分长,方便回收,通过3-打包机可以对滴灌带进行自动打包,捆扎,卸包,方便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控制开关组、3-打包机、4-粉碎机、5-喂料机壳、6-传动长轴、7-防脱胶辊组、701-防脱胶辊I、702-防脱胶辊II、703-防脱胶辊III、704-环形刀片、8-钩挂输送装置、801-输送爪、802-输送链、803-输送链轮I、804-输送链轮II、805-输送链轮III、806-输送轴、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包括底座(1)、防脱胶辊组(7)、钩挂输送装置(8)、头轮总成(10)、钩挂喂料装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后侧安装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平面输送机(15),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15)的后端高度大于前端高度,所述底座(1)的顶部后侧还安装有打包机(3),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15)的后端位于所述打包机(3)的底部输入口处,所述打包机(3)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所述打包机(3)的底部后端设有出料口(29),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侧安装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平面输送机(14),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14)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侧还安装有粉碎机(4),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14)的前端位于所述粉碎机(4)的底部输出口处,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14)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15)的前端的上方,所述粉碎机(4)的输出口处固定有出料挡板(13),所述粉碎机(4)的前侧设有喂料机壳(5),所述喂料机壳(5)的后侧与所述粉碎机(4)的前侧输入口连通,所述喂料机壳(5)的内部左侧分别与安装轴I(32)、安装轴II(33)、安装轴III(34)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喂料机壳(5)的内部右侧分别与所述安装轴I(32)、所述安装轴II(33)、所述安装轴III(34)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I(32)位于所述安装轴III(34)的上方,所述安装轴II(33)位于所述安装轴I(32)和所述安装轴III(34)的后方,所述安装轴I(32)、所述安装轴II(33)、所述安装轴III(34)上均安装有所述防脱胶辊组(7),所述安装轴III(34)上安装有所述钩挂喂料装置(23),所述喂料机壳(5)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24),所述安装轴III(34)的左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安装轴III(34)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右侧分别与主动齿轮(19)和主动带轮I(18)套接,所述安装轴I(32)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右侧连接从动齿轮(20),所述从动齿轮(20)与所述主动齿轮(19)啮合,所述安装轴II(33)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右侧连接从动带轮I(16),所述从动带轮I(16)与所述主动带轮I(18)通过传动带I(17)连接,所述底座(1)的前端固定有两个支撑底架(12),两个所述支撑底架(12)分别与两个固定架(1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11)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底架(12)之间,所述喂料机壳(5)的左侧设有第二减速电机(25),所述第二减速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主动带轮II(26),所述喂料机壳(5)的前侧安装有传动长轴(6),所述传动长轴(6)的左端连接从动带轮II(28),所述从动带轮II(28)与所述主动带轮II(26)通过传动带II(27)连接,所述传动长轴(6)的右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后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前端均与传动短轴(22)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短轴(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链轮(2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11)之间安装有所述钩挂输送装置(8),两个所述支撑底架(12)的前端均安装有所述头轮总成(10),两个所述支撑底架(12)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主轴(30)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0)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第二链轮(31),两个所述第二链轮(31)分别通过两个传动链(9)与两个所述第一链轮(21)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2)分别与外部电源、打包机(3)、粉碎机(4)、第一平面输送机(14)、第二平面输送机(15)、第一减速电机(24)、第二减速电机(25)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滴灌带全自动回收子母机,包括底座(1)、防脱胶辊组(7)、钩挂输送装置(8)、头轮总成(10)、钩挂喂料装置(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后侧安装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平面输送机(15),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15)的后端高度大于前端高度,所述底座(1)的顶部后侧还安装有打包机(3),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15)的后端位于所述打包机(3)的底部输入口处,所述打包机(3)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组(2),所述打包机(3)的底部后端设有出料口(29),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侧安装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平面输送机(14),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14)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侧还安装有粉碎机(4),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14)的前端位于所述粉碎机(4)的底部输出口处,所述第一平面输送机(14)的后端位于所述第二平面输送机(15)的前端的上方,所述粉碎机(4)的输出口处固定有出料挡板(13),所述粉碎机(4)的前侧设有喂料机壳(5),所述喂料机壳(5)的后侧与所述粉碎机(4)的前侧输入口连通,所述喂料机壳(5)的内部左侧分别与安装轴I(32)、安装轴II(33)、安装轴III(34)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喂料机壳(5)的内部右侧分别与所述安装轴I(32)、所述安装轴II(33)、所述安装轴III(34)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轴I(32)位于所述安装轴III(34)的上方,所述安装轴II(33)位于所述安装轴I(32)和所述安装轴III(34)的后方,所述安装轴I(32)、所述安装轴II(33)、所述安装轴III(34)上均安装有所述防脱胶辊组(7),所述安装轴III(34)上安装有所述钩挂喂料装置(23),所述喂料机壳(5)的左侧安装有第一减速电机(24),所述安装轴III(34)的左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安装轴III(34)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右侧分别与主动齿轮(19)和主动带轮I(18)套接,所述安装轴I(32)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右侧连接从动齿轮(20),所述从动齿轮(20)与所述主动齿轮(19)啮合,所述安装轴II(33)的右端穿过所述喂料机壳(5)的右侧连接从动带轮I(16),所述从动带轮I(16)与所述主动带轮I(18)通过传动带I(17)连接,所述底座(1)的前端固定有两个支撑底架(12),两个所述支撑底架(12)分别与两个固定架(1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11)位于两个所述支撑底架(12)之间,所述喂料机壳(5)的左侧设有第二减速电机(25),所述第二减速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主动带轮II(26),所述喂料机壳(5)的前侧安装有传动长轴(6),所述传动长轴(6)的左端连接从动带轮II(28),所述从动带轮II(28)与所述主动带轮II(26)通过传动带II(27)连接,所述传动长轴(6)的右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后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前端均与传动短轴(22)的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短轴(2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链轮(2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11)之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启江
申请(专利权)人:付启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