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60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和若干定位柱,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若干定位柱相连,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为长方体,且表面结构相同,所述上模架表面设置有若干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孔,所述上模架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上模架和下模架对应的定位孔内,所述上模架若干定位孔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夹具,所述定位柱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孔组,所述夹具设置在任一固定孔组内,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下模架的定位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模架,其上模架和下模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模具,大大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

A height adjustable mold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
本技术涉及模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
技术介绍
模架用于支撑模具,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后安装到注塑机、压铸机、挤压机等工件设备上进行工作,模架的应用领域涉及例如汽车、航天、日用品、电器通讯、医疗产品设备等众多行业。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架结构复杂,且压铸模架的高度不能调节,不适用于多种模具,导致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铸模架结构复杂,且压铸模架的高度不能调节,不适用于多种模具,导致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和若干定位柱,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若干定位柱相连,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为长方体,且表面结构相同,所述上模架表面设置有若干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孔,所述上模架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上模架和下模架对应的定位孔内,所述上模架若干定位孔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夹具,所述定位柱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孔组,所述夹具设置在任一固定孔组内,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下模架的定位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模架表面开设有4个定位孔,且4个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在上模具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外表面设置有至多两个固定孔组,每一固定孔组包括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水平设置在定位柱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弹簧夹和固定球,所述弹簧夹包括手握部、弹簧和夹持部,所述手握部和夹持部通过弹簧相连,所述夹持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球,所述固定球设置在任一固定孔组内。优选的,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的四边均为圆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公开的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和若干定位柱,其上模架和下模架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夹具个定位柱的配合从而得到调节,不仅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模具,大大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中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中弹簧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架,2-下模架,3-定位柱,4-圆孔,5-定位孔,6-夹具,31-螺纹,32-固定孔,61-手握部,62-夹持部,63-固定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架1、下模架2和若干定位柱3,上模架1和下模架2通过若干定位柱3相连,本申请中的上模架1和下模架2均为长方体,上模架1和下模架2的四边均为圆角,且表面结构相同,上模架1表面设置有若干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孔4,上模架1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5,如图2所示,若干定位柱3分别设置在上模架1和下模架2对应的定位孔5内,上模架1若干定位孔5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夹具6,定位柱3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孔组,夹具6设置在任一固定孔组内,上模架1通过夹具6与定位柱3固定连接,定位柱3的下端与下模架2的定位孔5螺纹31连接。优选的,如图1所示,上模架1表面开设有4个定位孔5,且4个定位孔5分别设置在上模具的四角处,对应的本申请设置有4个定位柱3,定位柱3一一设置4个定位孔5内。如图3所示,定位柱3外表面设置有至多两个固定孔组,每一固定孔组包括两个固定孔32,两个固定孔32水平设置在定位柱3的外表面,两个固定孔32相对设置,但是不贯通。如图4所示,夹具6包括弹簧夹和固定球63,弹簧夹包括手握部61、弹簧和夹持部62,手握部61和夹持部62通过弹簧相连,夹持部6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球63,固定球63设置在任一固定孔32组内。当操作人员对手握部61实施外力时,夹持部62才会分开,当没有外力时,夹持部62在弹簧的作用下,紧密连接。工作原理:当模架需要安装时,首先将多个定位柱3的底端分别通过螺纹31安装在下模架2的各个定位孔5中,然后对上模架1定位孔5下端夹具6的手握部61施加外力,打开夹持部62,分离固定球63,将上模架1移动至需要的高度后,松开手握部61,固定球63卡放入固定孔32,上模架1通过四个定位柱3和夹具6的配合被固定在下模架2的上方。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和若干定位柱,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若干定位柱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为长方体,且表面结构相同,所述上模架表面设置有若干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孔,所述上模架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上模架和下模架对应的定位孔内,所述上模架若干定位孔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夹具,所述定位柱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孔组,所述夹具设置在任一固定孔组内,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下模架的定位孔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和若干定位柱,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通过若干定位柱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均为长方体,且表面结构相同,所述上模架表面设置有若干直径大小不等的圆孔,所述上模架表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在上模架和下模架对应的定位孔内,所述上模架若干定位孔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夹具,所述定位柱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固定孔组,所述夹具设置在任一固定孔组内,所述定位柱的下端与下模架的定位孔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表面开设有4个定位孔,且4个所述定位孔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雄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浪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