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27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液固混合,液体混合,从而制备出能够同时吸收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多元吸附剂的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该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液体混合装置以及固液混合装置;所述液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底部设置有出液管,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流量开关和单向阀;固液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可转动的环形转筒;环形转筒上设置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采用该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能够保证吸附剂制备过程中不易受到外源污染,保证吸附剂后期脱硫脱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的环保脱硫脱硝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广泛适用于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印染纺整、水泥化工、玻璃烧制、采矿冶金、皮革鞣制、食品饮料等行业;以及各种特大、大、中、小燃煤、燃油、燃气锅炉,以及熔炉、炉窑、烧结机类需要烟气治理的领域。现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1、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优点: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固反应,相对于湿法脱硫系统来说,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操作方便、能耗低、生成物便于处置、无污水处理系统等。缺点:但反应速度慢,脱硫率低,先进的可达60-80%。但目前此种方法脱硫效率较低,吸收剂利用率低,磨损、结垢现象比较严重,在设备维护方面难度较大,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不高,且寿命较短,限制了此种方法的应用。分类: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活性碳吸附法、电子束辐射法、荷电干式吸收剂喷射法、金属氧化物脱硫法等。典型的干法脱硫系统是将脱硫剂(如石灰石、白云石或消石灰)直接喷入炉内。以石灰石为例,在高温下煅烧时,脱硫剂煅烧后形成多孔的氧化钙颗粒,它和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的目的。2、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现有的脱硫技术一般有以CaCO3为基础的钙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SO3为基础的钠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现有的湿法烟气脱硝是利用液体吸收剂将NOX溶解的原理来净化燃煤烟气。其最大的障碍是NO很难溶于水,往往要求将NO首先氧化为NO2。为此一般先将NO通过与氧化剂O3、ClO2或KMnO4反应,氧化生成NO2,然后NO2被水或碱性溶液吸收,实现烟气脱硝。稀硝酸吸收法由于NO和NO2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例如NO在浓度为12%的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12倍),故采用稀硝酸吸收法以提高NOX去除率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其吸收效率显著提高,但考虑工业实际应用及成本等因素,实际操作中所用的硝酸浓度一般控制在15%~20%的范围内。稀硝酸吸收NOX的效率除了与本身的浓度有关外,还与吸收温度和压力有关,低温高压有利于NOX的吸收。碱性溶液吸收法该法是采用NaOH、KOH、Na2CO3、NH3·H2O等碱性溶液作为吸收剂对NOX进行化学吸收,其中氨(NH3·H2O)的吸收率最高。为进一步提高对NOX的吸收效率,又开发了氨一碱溶液两级吸收:首先氨与NOX和水蒸气进行完全气相反应,生成硝酸铵白烟雾;然后用碱性溶液进一步吸收未反应的NOX。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H4NO3、NH4NO2也将溶解于碱性溶液中。吸收液经过多次循环,碱液耗尽之后,将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溶液浓缩结晶,可作肥料使用。传统脱硫脱硝工艺普遍采用分段式工艺,存在工艺复杂、药剂繁多、成本高昂、易二次污染等诸多缺点,尤其是没有合适的溶剂能够同时吸收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因此烟气的脱硫和脱硝需要进行分步处理。因此,处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吸收剂应考虑原料易获得、易溶于水、不新增污染物、成本可控、使用安全等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液固混合,液体混合,从而制备出能够同时吸收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多元吸收剂的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液体混合装置以及固液混合装置;所述液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混合筒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以及流量开关;所述混合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固液混合装置包括环形转筒、旋转支架以及支撑架;所述环形转筒具有中心孔;所述环形转筒具有环形内腔;所述环形内腔的一段为出液腔其余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台;所述出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环形转筒的正面设置有物料添加口;所述物料添加口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板;所述旋转支架安装在环形转筒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旋转支架一端延伸到环形转筒的中心孔内,且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轴线与环形转筒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穿过环形转筒的中心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支撑架一端与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端的轴承座上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筒的底部为锥形。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筒下方设置有连接筒;所述出液管位于连接筒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阀门采用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在沿环形转筒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沿环形转筒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具有间距。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由于包括液体混合装置和固液混合装置,在液体混合装置的进液管上设置有多个单向阀,同时通过混合筒进行混合,并且混合筒上设置有抽气管,能够实现混合筒的抽真空;因此能够提高吸收剂制备过程中各个组分比例的精确性,能够保证吸收剂不易受到外源污染,保证吸收剂后期脱硫脱硝效果;固液混合装置,通过环形转筒实现搅拌;从而能够使得固态溶质能够充分溶解,且能够充分均与混合;同时可以避免得到的溶剂粘附在装置内壁上;造成溶剂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的总装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体混合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体混合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液混合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液混合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图8为图5的C-C剖视图;图中标示:100-液体混合装置,200-固液混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混合装置(100)以及固液混合装置(200);/n所述液体混合装置(100)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混合筒(1)底部设置有出液管(9);所述出液管(9)上设置有阀门(10);/n所述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2);所述封盖(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液管(3);所述进液管(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以及流量开关(5);/n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抽气管(6),所述抽气管(6)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n所述固液混合装置(200)包括环形转筒(21)、旋转支架(22)以及支撑架(211);所述环形转筒(21)具有中心孔;所述环形转筒(21)具有环形内腔(24);/n所述环形内腔(24)的一段为出液腔(213)其余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台(25);/n所述出液腔(2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液管(28);所述第二出液管(2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9);/n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液管(26);所述第二进液管(26)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7);/n所述环形转筒(21)的正面设置有物料添加口;所述物料添加口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板(214);/n所述旋转支架(22)安装在环形转筒(21)的两个外侧面上;所述旋转支架(22)一端延伸到环形转筒(21)的中心孔内,且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轴线与环形转筒(21)的中心线共线;/n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3)穿过环形转筒(21)的中心孔;/n所述转轴(23)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210);所述支撑架(211)一端与轴承座(210)固定连接;/n所述转轴(23)一端的轴承座(210)上设置有驱动转轴(23)转动的驱动装置(212)。/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脱硫脱硝除尘的一体化多元吸收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混合装置(100)以及固液混合装置(200);
所述液体混合装置(100)包括混合筒(1),所述混合筒(1)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混合筒(1)底部设置有出液管(9);所述出液管(9)上设置有阀门(10);
所述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封盖(2);所述封盖(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液管(3);所述进液管(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以及流量开关(5);
所述混合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抽气管(6),所述抽气管(6)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
所述固液混合装置(200)包括环形转筒(21)、旋转支架(22)以及支撑架(211);所述环形转筒(21)具有中心孔;所述环形转筒(21)具有环形内腔(24);
所述环形内腔(24)的一段为出液腔(213)其余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凸台(25);
所述出液腔(2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液管(28);所述第二出液管(2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9);
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液管(26);所述第二进液管(26)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7);
所述环形转筒(21)的正面设置有物料添加口;所述物料添加口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板(214);
所述旋转支架(22)安装在环形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冯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恒创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