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4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42
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竖向构件;竖向构件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水管托架和燃气管托架,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其中,电线托架位于水管托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且扣板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且一组扣板单元沿纵向拼接连接;其中,前侧的扣板单元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与安装槽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电气管线安装方式存在的水电气线路走线纵横交错、施工过程繁琐以及维修及后期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
本技术属于安装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安装工程中对电气管线的安装通常采用开槽隐蔽式或者吊顶隐蔽式;其中,开槽隐蔽式为:在地面或者墙壁开槽,把水、电、气管线、水路管线埋设在墙面或地面内,再进行封堵;吊顶隐蔽式为:将水、电、气管线预埋在天花板或者吊顶上面。这些安装线路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水电气线路走线纵横交错;2)施工过程中交叉施工,工序繁琐;3)不能准确定位线路故障位置,需要大面积拆除地面或者墙面或者顶面,逐步排除故障,维修及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要解决传统的电气管线安装方式存在的水电气线路走线纵横交错、施工过程繁琐以及维修及后期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所述竖向构件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水管托架和燃气管托架,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电线托架位于水管托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且扣板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且一组扣板单元沿纵向拼接连接;前侧的扣板单元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与安装槽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竖向构件为剪力墙或者为结构梁。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为不小于50mm;安装槽的高度为200mm~300mm。优选的,所述电线托架、水管托架和燃气管托架的外表面颜色各不相同。优选的,所述电线托架水平安装在安装槽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电线托架的内侧边与安装槽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电线托架上设置有固定电线的电线固定件。优选的,所述水管托架水平安装在安装槽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水管托架的内侧边与安装槽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水管托架上设置有固定水管的水管固定件。优选的,所述燃气管托架水平安装在安装槽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燃气管托架的内侧边与安装槽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燃气管托架上设置有固定燃气管的燃气管固定件。优选的,所述扣板单元的竖向切面呈卧置的U形,包括有顶面、底面和竖向侧面;扣板单元的顶面和底面插设在安装槽中;所述扣板单元的前端设置有插接端,且插接端的竖向切面与扣板单元的竖向切面相适应;所述插接端的内侧面与扣板单元的内侧面平齐,插接端的外表面低于扣板单元的外表面;扣板单元的末端设置有与插接端相适应的插接槽。优选的,所述扣板单元竖向侧面的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在靠近扣板单元的末端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采用本技术的安装槽结构对水、电、气管线进行安装,能够提前合理布局,各水、电、气专业同步进行,减少交叉施工、减少点位符合,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在安装槽的槽口处设置扣板,并且扣板由一组扣板单元沿纵向拼接连接;其中,每块扣板单元与安装槽之间可拆卸连接;这种扣板结构方便后期对管线的检修,能够仅在有故障的部位撬开对应的扣板单元对管线进行检修,减少后期返工,节约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工程质量。3、本技术将各水、电、气管线固定在安装槽中,避免了各管线在吊顶内布置凌乱的现象,并且本技术的安装槽上的扣板能够揭开,方便后期管线维修。4、本技术中扣板由一组扣板单元拼接而成;其中,前一块扣板单元的末端压接在后一块扣板单元的前端,这种连接方式使后期维修时不用将整个扣板全揭开,而是针对维修段揭开某一段扣板单元,是维修方便,可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当竖向构件为剪力墙时本技术的竖向剖面图。图2是当竖向构件为结构梁时本技术的竖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扣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扣板单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扣板单元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扣板单元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当竖向构件为剪力墙时,本技术中电线固定件、水管固定件和燃气管固定件的布置图。图8是当竖向构件为结构梁时,本技术中电线固定件、水管固定件和燃气管固定件的布置图。附图标记:1-竖向构件、2-安装槽、3-电线托架、4-水管托架、5-燃气管托架、6-扣板、6.1-扣板单元、6.2-插接端、6.3-插接槽、7-电线固定件、8-水管固定件、9-燃气管固定件、1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这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1;所述竖向构件1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2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电线托架3位于水管托架4的上方;所述安装槽2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6,且扣板6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1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6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6.1,且一组扣板单元6.1沿纵向拼接连接;前侧的扣板单元6.1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6.1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6.1与安装槽2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构件1为剪力墙或者为结构梁。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的深度为不小于50mm;安装槽2的高度为200mm~300mm。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的外表面颜色各不相同,方便辨认对应管线。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线托架3水平安装在安装槽2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其中,电线托架3的内侧边与安装槽2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电线托架3上设置有固定电线的电线固定件7。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管托架4水平安装在安装槽2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其中,水管托架4的内侧边与安装槽2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水管托架4上设置有固定水管的水管固定件8。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气管托架5水平安装在安装槽2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其中,燃气管托架5的内侧边与安装槽2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燃气管托架5上设置有固定燃气管的燃气管固定件9。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板单元6.1的竖向切面呈卧置的U形,包括有顶面、底面和竖向侧面;其中,扣板单元6.1的顶面和底面插设在安装槽2中;所述扣板单元6.1的前端设置有插接端6.2,且插接端6.2的竖向切面与扣板单元6.1的竖向切面相适应;所述插接端6.2的内侧面与扣板单元6.1的内侧面平齐,插接端6.2的外表面低于扣板单元6.1的外表面;扣板单元6.1的末端设置有与插接端6.2相适应的插接槽6.3;后一块扣板单元6.1的插接端6.2插接在前一块扣板单元6.1的插接槽6.3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扣板单元6.1竖向侧面的外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位于在靠近扣板单元6.1的末端位置处。本实施例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构件(1)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2)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电线托架(3)位于水管托架(4)的上方;所述安装槽(2)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6),且扣板(6)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1)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6)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6.1),且一组扣板单元(6.1)沿纵向拼接连接;前侧的扣板单元(6.1)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6.1)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6.1)与安装槽(2)之间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包括有竖向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构件(1)的内侧面、靠近吊顶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沿着纵向通长设置,且在安装槽(2)中设置有托架;该托架至少有三层,分别为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并且三层托架沿竖向间隔布置;电线托架(3)位于水管托架(4)的上方;所述安装槽(2)的槽口处封堵有扣板(6),且扣板(6)的外侧面与竖向构件(1)的外侧面平齐;所述扣板(6)包括有一组扣板单元(6.1),且一组扣板单元(6.1)沿纵向拼接连接;前侧的扣板单元(6.1)的末端压接在后侧的扣板单元(6.1)的前端;所述扣板单元(6.1)与安装槽(2)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构件(1)为剪力墙或者为结构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的深度为不小于50mm;安装槽(2)的高度为200mm~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托架(3)、水管托架(4)和燃气管托架(5)的外表面颜色各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水电气综合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托架(3)水平安装在安装槽(2)中,且沿纵向通长设置;电线托架(3)的内侧边与安装槽(2)内侧的纵向侧面固定连接;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堂王维国戴开元卢赟钦王晓伟戴嘉强林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