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79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排垫片及位于所述第一排垫片后并且与所述第一排垫片隔开的第二排垫片,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同轴线及单芯线,所述同轴线包括中心导体及屏蔽层,所述单芯线包括导体,所述同轴线的所述中心导体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排垫片,所述单芯线的所述导体和所述同轴线的所述屏蔽层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排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将同轴线前移,增加了屏蔽层的焊接空间,缩短了同轴线的信号传输的路径,提升了同轴线的高速信号传输的性能,同时减小了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空间。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包含电路板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请参照2019年2月26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CN105702327A号,其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路板后侧设有与线缆连接的焊接片,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同轴线和单芯线,所述同轴线可传输高速信号,所述所有线缆均并排的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同一排焊接片,线缆排列紧密容易造成空焊的可能,另外信号在电路板上传输的路径过长,影响信号传输的性能、同时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空间较大,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使得线缆在电路板上焊接可靠,同轴线在电路板上传输距离较短,从而增加同轴线的高速信号传输的性能,另外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空间较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路板包括与线缆焊接的第一排垫片及位于所述第一排垫片后并且与第一排垫片隔开的第二排垫片,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同轴线及单芯线,所述同轴线包括中心导体及屏蔽层,所述单芯线包括导体,所述同轴线的所述中心导体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排垫片,所述单芯线的导体和所述同轴线的所述屏蔽层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排垫片。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排垫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包括第一种同轴线及第二种同轴线,所述第一种同轴线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种同轴线所传输信号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所传输信号的速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同轴线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第一种同轴线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垫片的左右两侧侧边向外延伸超出所述电路板的相应侧边。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都包括所述第一排垫片和所述第二排垫片,所述同轴线和单芯线对称地设置的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进一步地,所述单芯线设置于电路板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端,所述对接端可以沿正反两个相反的方向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进一步地,还包括理线块,所述理线块包括若干贯穿理线块的孔,所述线缆穿过并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垫片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导体垫片和位于所述导体垫片的两侧的屏蔽垫片,两侧的所述屏蔽垫片各连接成一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焊接稳定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同轴线的高速信号传输的性能,同时有效地缩小了线缆连接器组件整体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5是图3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7是图3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去除壳体和内模的俯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仰视图。图9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电连接器10对接端11绝缘本体12导电端子13金属壳体14电路板20第一面21第二面22侧面23端子垫片211第一排垫片213第二排垫片215电子元件26第一垫片2131第二垫片2132导体垫片2151接地垫片2152线缆30芯线31同轴线32单芯线35中心导体320内绝缘层323屏蔽层325外绝缘层327第一种同轴线322第二种同轴线324导体350绝缘层351电源芯线353低速信号线355金属外壳40内模50绝缘外壳60理线块70上理线块71孔721下理线块7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本技术揭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其可与对接连接器沿相反的两个方向配合。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电连接器10、与电连接器1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20、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的线缆30、包覆在电连接器10后部及线缆30前部并收容所述电路板20的金属外壳40、包覆在金属外壳40后部与线缆30前部的内模50、设置在金属外壳40外部及内模50前部的绝缘外壳60及定位线缆30的理线块70。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符合雷电(Thunderbolt)3.0的规范,其每通道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0Gbps甚至更高。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对接端11,所述对接端11可以沿正反两个方向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绝缘本体12、固持在绝缘本体12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3及设置在绝缘本体12外侧的金属壳体14。所述导电端子13包括上排导电端子和下排导电端子。所述线缆30包括若干芯线31,所述芯线31包括同轴线32和单芯线35。所述同轴线32在结构上包括中心导体320、包覆所述中心导体320的内绝缘层323、包覆所述内绝缘层323的屏蔽层325及成型于屏蔽层325外的外绝缘层327。所述同轴线32在种类上包括第一种同轴线322和第二种同轴线324,所述第一种同轴线322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324的径向尺寸,即第一种同轴线322的横截面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324的横截面直径尺寸。所述第一种同轴线322所传输信号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324所传输信号的速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同轴线322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高速信号线,其共包括四对,每对可用于传输一对差分信号,可以传输四对高速差分信号。所述第二种同轴线324用于传输低速信号的低速信号线。所述单芯线35包括导体350及包覆在导体350外侧的绝缘层351。所述单芯线35包括传输电源的电源芯线353和传输USB2.0信号的低速信号线355。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用于固定若干芯线31的理线块70,所述理线块70包括上理线块71及与上理线块71相互配合的下理线块72。所述上理线块71和所述下理线块72都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理线块70的孔721。所述线缆30在焊接于电路板20之前先分成上下两排,并分别穿过对应的上理线块71及下理线块72的孔721,并通过点胶等工艺将线缆30固定于上理线块71与下理线块72。所述线缆30的前端穿过所述理线块70的孔721并暴露在理线块70的前端,以方便线缆30焊接至电路板20。所述电路板20包括第一面21、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路板包括与线缆焊接的第一排垫片及位于所述第一排垫片后并且与第一排垫片隔开的第二排垫片,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同轴线及单芯线,所述同轴线包括中心导体及屏蔽层,所述单芯线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的所述中心导体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排垫片,所述单芯线的导体和所述同轴线的所述屏蔽层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排垫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电路板包括与线缆焊接的第一排垫片及位于所述第一排垫片后并且与第一排垫片隔开的第二排垫片,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同轴线及单芯线,所述同轴线包括中心导体及屏蔽层,所述单芯线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的所述中心导体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排垫片,所述单芯线的导体和所述同轴线的所述屏蔽层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排垫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排垫片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包括第一种同轴线及第二种同轴线,所述第一种同轴线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种同轴线所传输信号的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所传输信号的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同轴线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第一种同轴线的外侧。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月军孙风军陈钧徐扬尊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