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6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分别呈圆柱体型的壳体、插筒和插脚,所述壳体套设于插筒,所述插筒套设于插脚,所述壳体的中心轴、插筒的中心轴和插脚的中心轴共线;所述壳体内部一体成型有圆柱体型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固定槽的圆心,所述固定孔的轴心与安装座的中心轴共线,且固定孔贯穿安装座的两端;所述插筒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插脚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孔内,另一端穿过插筒且位于插筒内,所述插脚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快速盲插、结构简单稳固、可实现与其它配件进行装配和与导线连接后不易断开的优点。

A new energy battery chargin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各种新能源电池的充电连接器品种多样,充电连接器的插拔端口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形、矩形、椭圆形或其母座相匹配的其它形状,其中,矩形、椭圆形或其母座相匹配的其它形状的插拔端口为了保证插脚在正确位置插拔,一般在插拔端口处设置防呆口,在插拔时,需旋转至正确的位置才能插入,操作比较麻烦,不易实现三百六十度的盲插;而现有的具有圆形插拔端口的连接器,普遍使用导线与插脚相互连接,然后通过在其连接处注塑一层外壳来固定和保护插脚,缺陷在于:1.其插脚经过多次插拔之后易松动;2.连接器难以实现与其它配件的直接装配;3.导线经过多次弯折拉扯之后,在连接处极易断开与插脚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盲插、结构简单稳固、可实现与其它配件进行装配和与导线连接后不易断开的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分别呈圆柱体型的壳体、插筒和插脚,所述壳体套设于插筒,所述插筒套设于插脚,所述壳体的中心轴、插筒的中心轴和插脚的中心轴共线;所述壳体内部一体成型有圆柱体型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和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固定槽的圆心,所述固定孔的轴心与安装座的中心轴共线,且固定孔贯穿安装座的两端;所述插筒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插脚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孔内,另一端穿过插筒且位于插筒内,所述插脚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远离其中心轴的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插筒的圆周面上绕周固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卡合在第一环形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靠近其中心轴的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插筒的内壁绕周固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卡合在第二环形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内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三环形凸台,所述插脚的圆周面绕周固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凸台卡合在第三环形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插筒上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焊接导线的第一焊接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第一焊接孔向配合的导线孔。进一步地,所述插脚上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焊接导线的第二焊接孔。进一步地,所述插脚上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面与安装座远离插筒的一端面并齐。进一步地,所述插脚的圆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筒的圆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互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缺口。进一步地,所述插筒上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定键槽,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定键槽相配合的定键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远离插筒的一端面垂直固设有装配板,所述壳体上远离插筒的一端面固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装配孔、加强筋和防呆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壳体、插筒和插脚均设置为圆柱体型结构,使插筒与插脚的插入端均为圆形结构,壳体的中心轴、插筒的中心轴和插脚的中心轴共线,保证了插入端的圆均同心,使插脚和插筒分别为正负极,在插入母座时,可实现360度盲插即可插入,无需使用防呆口;本技术的主体部分由壳体、插筒和插脚组成,结构简单,其中在壳体内部一体成型有圆柱体型的安装座,插筒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插脚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孔内,使插筒和插脚稳固的固定在安装座,不易晃动;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在壳体内部一体成型设置安装座,使本技术留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装配配件,可通过在壳体与安装座上相应的设置各种装配板、定键槽或其它辅件实现与其它配件的直接装配,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多种方式进行装配的功能;相应的导线分别与插筒和插脚焊接后,其连接处位于壳体内部,依然受到壳体和安装座的保护,导线在弯折时,其连接处位于壳体内部,所以不会弯折到其连接处,从而使其连接处不易断开,使本技术与导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壳体与插筒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壳体与插脚的结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壳体的结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壳体的结构左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壳体的结构右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插筒的结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的插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插脚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插脚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壳体1,安装座11,导线孔111,定键孔112,固定槽12,第一环形凸台121,第二环形凹槽122,固定孔13,第三环形凸台131,缺口14;插筒2,第一绝缘圈21,第一环形凹槽22,第二环形凸台23,第一焊接孔24,第二通孔25,定键槽26;插脚3,第二绝缘圈31,第三环形凹槽32,第二焊接孔33,插接孔34,第一通孔35;装配板4;法兰盘5,装配孔51,加强筋52,防呆块5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分别呈圆柱体型的壳体1、插筒2和插脚3,即壳体1、插筒2和插脚3均呈圆柱体型,壳体1套设于插筒2的左侧部分,插筒2套设于插脚3,壳体1的中心轴、插筒2的中心轴和插脚3的中心轴共线,为了便于描述,在图1中标记了前后左右的方位指示图,用以说明本申请文件中的前后左右的方位,在插筒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绝缘圈21,插脚3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绝缘圈31,第一绝缘圈21和第二绝缘圈31的作用在于,防止套筒和插脚3的右端同时接触到一金属片时引起短路;第一绝缘片的右端和第二绝缘片的右端均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利于本技术的插拔。壳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圆柱体型的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圆柱面与壳体1内部一体成型,安装座11的一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12和固定孔13,固定孔13位于固定槽12的圆心,固定孔13的轴心与安装座11的中心轴共线,且固定孔13贯穿安装座11的两端;插筒2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12内,插脚3的左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孔13内,右端穿过插筒2且位于插筒2内。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5,固定槽12远离其中心轴的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一环形凸台121,插筒2的圆周面上绕周固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2,第一环形凸台121卡合在第一环形凹槽22内;固定槽12靠近其中心轴的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22,插筒2的内壁绕周固设有第二环形凸台23,第二环形凸台23卡合在第二环形凹槽122内,如此设置使插筒2稳固的与安装座11固定连接;固定孔13的内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三环形凸台131,插脚3的圆周面绕周固设有第三环形凹槽32,第三环形凸台131卡合在第三环形凹槽32内,使插脚3与安装座11紧密相连,不易脱落。插筒2上靠近安装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呈圆柱体型的壳体(1)、插筒(2)和插脚(3),所述壳体(1)套设于插筒(2),所述插筒(2)套设于插脚(3),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插筒(2)的中心轴和插脚(3)的中心轴共线;/n所述壳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圆柱体型的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一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12)和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位于固定槽(12)的圆心,所述固定孔(13)的轴心与安装座(11)的中心轴共线,且固定孔(13)贯穿安装座(11)的两端;/n所述插筒(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12)内,所述插脚(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孔(13)内,另一端穿过插筒(2)且位于插筒(2)内,所述插脚(3)远离安装座(1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呈圆柱体型的壳体(1)、插筒(2)和插脚(3),所述壳体(1)套设于插筒(2),所述插筒(2)套设于插脚(3),所述壳体(1)的中心轴、插筒(2)的中心轴和插脚(3)的中心轴共线;
所述壳体(1)内部一体成型有圆柱体型的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一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12)和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位于固定槽(12)的圆心,所述固定孔(13)的轴心与安装座(11)的中心轴共线,且固定孔(13)贯穿安装座(11)的两端;
所述插筒(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12)内,所述插脚(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孔(13)内,另一端穿过插筒(2)且位于插筒(2)内,所述插脚(3)远离安装座(1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2)远离其中心轴的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一环形凸台(121),所述插筒(2)的圆周面上绕周固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21)卡合在第一环形凹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2)靠近其中心轴的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二环形凹槽(122),所述插筒(2)的内壁绕周固设有第二环形凸台(23),所述第二环形凸台(23)卡合在第二环形凹槽(1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3)的内侧壁绕周固设有第三环形凸台(131),所述插脚(3)的圆周面绕周固设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