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11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6
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包括电池壳主体,电池壳主体上设有电池仓,以及与电池壳主体连接并罩盖电池仓的电池盖,电池壳主体与电池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的一级卡扣和二级卡扣,一级卡扣包括卡柱,以及与卡柱适配的卡槽,罩盖电池盖时,电池盖沿电池仓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电池壳主体上,以使卡柱沿电池盖的插入方向卡接到对应的卡槽内;二级卡扣包括弹性臂和与弹性臂适配的凸台,弹性臂倾斜设置,当电池盖完全罩盖住电池仓时,弹性臂的末端与凸台抵触以限制电池盖沿其向插入时的反方向运行;电池壳主体上并位于电池仓的侧面开设有与弹性臂相对应的拆盖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池盖易于安装和拆卸,而且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盒的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TelematicsBOX,简称汽车T-BOX,随着车载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T-BOX产品已经成为汽车的“标配”。车联网系统主要包含四部分,主机、汽车T-BOX、手机APP及后台系统,主机主要用于影音娱乐,以及车辆信息显示,而汽车T-BOX主要用于和后台系统或手机APP互联通信,实现后台系统或手机APP的车辆信息显示与控制。现有的T-BOX,其一般内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然而,由于车辆行驶时会产生剧烈的冲击和震动,电池经常会在剧烈的冲击和震动环境中从T-BOX的电池仓中掉落,从而影响车辆的安全驾驶,严重的话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因此,亟需设计一款结构可靠、生产组装便捷,以及拆卸方便的电池仓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盖不仅易于安装和拆卸,而且结构更加稳定可靠的电池盒装配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包括电池壳主体,所述电池壳主体上设有电池仓,以及与所述电池壳主体连接并罩盖所述电池仓的电池盖,所述电池仓用于收纳电池,所述电池壳主体与所述电池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的一级卡扣和至少一个适配的二级卡扣,其中:所述一级卡扣包括卡柱,以及与所述卡柱适配的卡槽,罩盖所述电池盖时,所述电池盖沿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所述电池壳主体上,以使所述卡柱沿所述电池盖的插入方向卡接到对应的所述卡槽内;所述二级卡扣包括弹性臂和与所述弹性臂适配的凸台,所述弹性臂倾斜设置,当所述电池盖完全罩盖住所述电池仓时,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与所述凸台抵触以限制所述电池盖沿其向插入时的反方向运行;所述电池壳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拆盖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一级卡扣于电池壳主体上并分布于所述电池仓的左右两侧边缘处,以及所述电池仓沿所述电池盖插入方向的里侧边缘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级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二级卡扣于电池壳主体上并成一列分布于所述电池仓沿所述电池盖插入方向的外侧边缘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拆盖口与所述二级卡扣均于电池壳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同一侧,所述拆盖口的宽度不小于所有所述二级卡扣的弹性臂所排列的总宽度,所述拆盖口的厚度为1~3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拆盖口由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电池壳主体之间于所述电池仓沿所述电池盖插入方向的外侧边缘所预留的间隙形成。本技术的电池盒装配结构,通过包括电池壳主体,所述电池壳主体上设有电池仓,以及与所述电池壳主体连接并罩盖所述电池仓的电池盖,所述电池仓用于收纳电池,所述电池壳主体与所述电池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的一级卡扣和至少一个适配的二级卡扣,其中:所述一级卡扣包括卡柱,以及与所述卡柱适配的卡槽,罩盖所述电池盖时,所述电池盖沿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所述电池壳主体上,以使所述卡柱沿所述电池盖的插入方向卡接到对应的所述卡槽内;所述二级卡扣包括弹性臂和与所述弹性臂适配的凸台,所述弹性臂倾斜设置,当所述电池盖完全罩盖住所述电池仓时,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与所述凸台抵触以限制所述电池盖沿其向插入时的反方向运行;所述电池壳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拆盖口,使得本技术的电池盒装配结构能很好地解决了因车内剧烈的冲击、震动等恶劣环境下,造成T-BOX的电池盖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而且通过一级卡扣和二级卡扣相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电池盖不仅易于安装和拆卸,而且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汽车T-BOX的提供的一实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汽车T-BOX的分解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电池盖的底面示意图;图5为图1的剖视图;图6为插入拆卸工具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图中:1、电池壳主体,11、卡槽,12、弹性臂,2、电池盖,21、卡柱,22、凸台,3、电池,4、电池仓,5、拆盖口,6、拆卸工具。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7所示,电池盒装配结构包括电池壳主体1,电池壳主体1上设有电池仓4,以及与电池壳主体1连接并罩盖电池仓4的电池盖2,电池仓4用于收纳电池3,电池壳主体1与电池盖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的一级卡扣和至少一个适配的二级卡扣,其中:一级卡扣包括卡柱21,以及与卡柱21适配的卡槽11,罩盖电池盖2时,电池盖2沿电池仓4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电池壳主体1上,以使卡柱21沿电池盖2的插入方向卡接到对应的卡槽11内,本实施例中,其卡柱21位于电池盖2上,卡槽11位于电池壳主体1上,当然,卡柱21还可位于电池壳主体1上,此时卡槽11位于电池盖2上;二级卡扣包括弹性臂12和与弹性臂12适配的凸台22,弹性臂12倾斜设置,当电池盖2完全罩盖住电池仓4时,弹性臂12的末端与凸台22抵触以限制电池盖2沿其向插入时的反方向运行,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2位于电池壳主体1上,凸台22位于电池盖2上,当然,弹性臂12还可位于电池盖2上,此时凸台22位于电池壳主体1上;电池壳主体1上位于电池仓4的侧面开设有与弹性臂12相对应的拆盖口5,拆盖口5用于插入使弹性臂12与凸台22分离的拆卸工具6,拆卸工具6如卡片、探针等。当电池3收纳入电池仓4后,将电池盖2沿电池仓4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电池壳主体1上时,一级卡扣和二级卡扣分别扣合,由于一级卡扣的作用,不仅使得电池盖2无法继续向前运动,还使得电池盖2在其垂直方向无法移动;由于二级卡扣的作用,其形成锁紧结构,使得电池盖2无法向后退出。仅当从拆盖口5插入拆卸电池盖2用的拆卸工具6,当拆卸工具6插入并顶住弹性臂12时,由弹性臂12为倾斜设置,在弹性臂12受力后会使弹性臂12与凸台22分开,从而使二级卡扣打开,此时,可手动即可将电池盖2从电池壳主体1上取出,取出方向为扣盖电池盖2所插入的反方向。具体实施中,一级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一级卡扣于电池壳主体1上并分布于电池仓4的左右两侧边缘处,以及电池仓4沿电池盖2插入方向的里侧边缘处。具体实施中,二级卡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二级卡扣于电池壳主体1上并成一列分布于电池仓4沿电池盖2插入方向的外侧边缘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主体,所述电池壳主体上设有电池仓,以及与所述电池壳主体连接并罩盖所述电池仓的电池盖,所述电池仓用于收纳电池,所述电池壳主体与所述电池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的一级卡扣和至少一个适配的二级卡扣,其中:/n所述一级卡扣包括卡柱,以及与所述卡柱适配的卡槽,罩盖所述电池盖时,所述电池盖沿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所述电池壳主体上,以使所述卡柱沿所述电池盖的插入方向卡接到对应的所述卡槽内;/n所述二级卡扣包括弹性臂和与所述弹性臂适配的凸台,所述弹性臂倾斜设置,当所述电池盖完全罩盖住所述电池仓时,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与所述凸台抵触以限制所述电池盖沿其向插入时的反方向运行;/n所述电池壳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拆盖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主体,所述电池壳主体上设有电池仓,以及与所述电池壳主体连接并罩盖所述电池仓的电池盖,所述电池仓用于收纳电池,所述电池壳主体与所述电池盖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的一级卡扣和至少一个适配的二级卡扣,其中:
所述一级卡扣包括卡柱,以及与所述卡柱适配的卡槽,罩盖所述电池盖时,所述电池盖沿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从一侧至另一侧水平滑动插入到所述电池壳主体上,以使所述卡柱沿所述电池盖的插入方向卡接到对应的所述卡槽内;
所述二级卡扣包括弹性臂和与所述弹性臂适配的凸台,所述弹性臂倾斜设置,当所述电池盖完全罩盖住所述电池仓时,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与所述凸台抵触以限制所述电池盖沿其向插入时的反方向运行;
所述电池壳主体上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弹性臂相对应的拆盖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张绍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车联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