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3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包括缆芯本体,所述的本体由四组屏蔽线芯组绞合而成,所述的本体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耐火隔氧保温层和低烟无卤护套,所述的屏蔽线芯组包括两根按工艺对绞的绝缘芯线、并在整体外包覆铝箔作为屏蔽层,所述的绝缘芯线包括导体,所述的导体上由内向外依次挤包有耐火保温层、PP/PE材料层和耐磨绝缘层,能够承受的电压从36V‑180V不同电压等级,承受的耐火时间为90min供火时间和15min冷却时间,并保持电路的完整性,且在4‑500MHz频段中阻抗平稳。

A new fire resistant data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是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导体外包覆耐火绝缘层,该技术可用于低压耐火电线的耐火绝缘层,如:300V及以下电子线;300/500V及以下电子装备线。
技术介绍
5G通信网络的发展,也是5G网络融合多种技术给以的有效的整合,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线移动网的数据电缆和光缆有更多的应用场境。包括多芯对称数据电缆、通信电缆。5G网络时代是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组成密集的网络光电线缆布局。由于规模和体量庞大光电线缆,数据光电线缆的集成和运行其安全保障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欧盟CPR法规对于欧盟范围内使用的建筑用线缆有明确的要求。EN50575:2014+A1:2016已取代EN5075:2014;EN50575:2014+A1:2016在2017年6月结束过渡期,新标准本身有较大技术修改,其中对电力电缆、光缆、网络等线缆的防火等级依据EN13501-6来评定。现有的技术一般采用数据电缆绝缘线芯的多层绕包和绝缘线芯单层绕上各类云母带、陶瓷带、绝缘带等等,在电缆各层次附加隔热层、耐火层或阻燃层,极大程度上要改变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电缆电气性不稳定,可靠性差。电缆外径变粗,不满足现场密集敷设要求。电气性能指标和耐火指示没有明确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采用氟材料绝缘线芯不符合RoSH环保要求。运用硅橡胶和其他技术不能满足EIA/TIA568-C.2Cat6类250MHz和Cat6A500MHz数据电缆电气传输性能,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达到以下标准:1.产品标准符合EIA/TIA568-C.2500MHzCat6ASTP;2.阻燃性能(整体直径小于12mm)IEC60332-3-25《在火焰条件下电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部分:额定电压0.6/1.0kV及以下,总直径不大于20mm电缆在温度不低于830℃冲击火焰下的试验方法》供火时施加冲击,温度不低于830℃,额定电压不超过0.6/1KV,外径不超过20mm的电缆;3.GB31247《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4.IEC60331-23数据传输电缆,供火时间90min;测试时间应该是供火时间加15min的冷却时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包括缆芯本体,所述的本体由四组屏蔽线芯组绞合而成,所述的本体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耐火隔氧保温层和低烟无卤护套,所述的屏蔽线芯组包括两根按工艺对绞的绝缘芯线、并在整体外包覆铝箔作为屏蔽层,所述的绝缘芯线包括导体,所述的导体上由内向外依次挤包有耐火保温层、PP/PE材料层和耐磨绝缘层;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本体外的耐火隔氧保温层的挤包厚度为0.3mm~0.5mm,材料为低烟无卤隔氧料或陶瓷化聚烯烃隔氧料或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具有以下功能:a)阻燃功能,当电缆遇火时,隔氧层确保电缆内有机物不溢出,隔氧层有较好的坚硬壳体,并通过单根和成束燃烧。b)保温功能,由于电缆被置于长达90min的火焰中心,从热平衡的角度来看,该电缆的内层温度也高达840℃,所谓保护层是在火焰90min燃烧停止后和15分钟冷却时间内不让内导体应温度巨变而断裂(尤其是7/0.182类导体结构)。c)该隔氧层由于阻碍有机物直接参与燃烧,能对GB31247的有关热释放量、热释放速率指标起到保障作用。d)隔氧层的坚硬壳体能给电缆的被燃烧过程中有一定支撑作用,减少线芯被折的概率,从强度上保障电缆的完整性;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本体可以通过包覆铝箔或铜箔进行铠装,也可以通过铜丝编织进行铠装;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PP/PE材料层可以是实心绝缘结构或者发泡工艺绝缘结构,优选发泡工艺;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低烟无卤护套表面致密光滑和圆整,配合隔热层的圆整性,要求高效阻燃低热释放量,对于GB31247CPR指标有良好表现的材料。由于护套处于电缆最外层,该层材料也要兼顾和满足成品电缆对护套的要求,例:高低温防于裂老化等等,其它电缆的透光率、烟密度及毒性指标一并综合考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1.导体外挤包耐火绝缘层,在电缆受到大火攻击时能形成耐高温、耐电压的耐火绝缘层,该耐火绝缘层所承受的电压从36V-180V不同电压等级,承受的耐火时间为90min供火时间和15min冷却时间,并保持电路的完整性;2.数据电缆之线芯,在耐火层外挤包高温材料并使用发泡技术,以补耐火绝缘层的增加线芯所带来介质损耗增加的损失,并均衡线芯的介电常数的一致性,确保电缆在4-500MHz频段中阻抗平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屏蔽线芯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绝缘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屏蔽线芯组,2.耐火隔氧保温层,3.低烟无卤护套,4.绝缘芯线,5.铝箔,6.导体,7.耐火保温层,8.PP/PE材料层,9.耐磨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技术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的实施例,包括缆芯本体,所述的本体由四组屏蔽线芯组1绞合而成,所述的本体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耐火隔氧保温层2和低烟无卤护套3,所述的屏蔽线芯组1包括两根按工艺对绞的绝缘芯线4、并在整体外包覆铝箔5作为屏蔽层,所述的绝缘芯线4包括导体6,所述的导体6上由内向外依次挤包有耐火保温层7、PP/PE材料层8和耐磨绝缘层9;所述的本体外的耐火隔氧保温层2的挤包厚度为0.3mm~0.5mm,材料为低烟无卤隔氧料或陶瓷化聚烯烃隔氧料或陶瓷化硅橡胶材料;所述的本体可以通过包覆铝箔或铜箔进行铠装,也可以通过铜丝编织进行铠装;所述的PP/PE材料层8可以是实心绝缘结构或者发泡工艺绝缘结构,优选发泡工艺;所述的低烟无卤护套3表面致密光滑和圆整,配合隔热层的圆整性。生产工艺:采用多机头挤出生产线,连续在导体6上第一次性挤包耐火绝缘层(第一层),第二次挤包PP/PE实心绝缘层或PP/PE发泡绝缘层(第二次),再另挤包一层同种材料的耐磨层,再按工艺对绞绝缘芯线并挤包铝箔屏蔽层,最后进行四组屏蔽线芯组绞合。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本体,所述的本体由四组屏蔽线芯组(1)绞合而成,所述的本体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耐火隔氧保温层(2)和低烟无卤护套(3),所述的屏蔽线芯组(1)包括两根按工艺对绞的绝缘芯线(4)、并在整体外包覆铝箔(5)作为屏蔽层,所述的绝缘芯线(4)包括导体(6),所述的导体(6)上由内向外依次挤包有耐火保温层(7)、PP/PE材料层(8)和耐磨绝缘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本体,所述的本体由四组屏蔽线芯组(1)绞合而成,所述的本体外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耐火隔氧保温层(2)和低烟无卤护套(3),所述的屏蔽线芯组(1)包括两根按工艺对绞的绝缘芯线(4)、并在整体外包覆铝箔(5)作为屏蔽层,所述的绝缘芯线(4)包括导体(6),所述的导体(6)上由内向外依次挤包有耐火保温层(7)、PP/PE材料层(8)和耐磨绝缘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火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外的耐火隔氧保温层(2)的挤包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克孙群生沈益鸣陈建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欣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