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用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84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睡眠用耳罩,该睡眠用耳罩包括能够罩设于人体耳轮的外部的固定部和与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能够封堵人体耳甲腔的封堵部;且以睡眠用耳罩的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内侧,以睡眠用耳罩的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外侧,睡眠用耳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睡眠用耳罩使用舒适、不易掉落且便于携带;另外,由于该睡眠用耳罩具有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从而可在吸音层和隔音层的双重作用下充分阻隔噪音进入外耳道,避免噪音干扰睡眠,进而提升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睡眠用耳罩
本技术涉及耳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睡眠用耳罩。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受噪音干扰而影响睡眠质量,人们常常使用耳堵或耳罩进行隔音,耳堵多为入耳式耳堵,耳罩则多为头戴式耳罩。其中,入耳式耳堵多为块状耳堵,因其为块状结构,使用时难以与不同大小的外耳道相匹配,从而容易掉落,并且,在人们进入深度睡眠后,塞入时间过长引起耳部不适,人们会不自觉将其从外耳道内拿出,块状耳堵体积小,散落在床上或滚落床头很容易丢失;头戴式耳罩则多指耳罩式大耳机,该耳机可覆盖人体整个耳廓,但是左耳罩和右耳罩之间要通过连接件连接,睡觉时舒适度差,且其笨重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舒适、不易掉落且便于携带的睡眠用耳罩。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一提供了一种睡眠用耳罩,所述睡眠用耳罩包括能够罩设于人体耳轮的外部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能够封堵人体耳甲腔的封堵部;且以所述睡眠用耳罩的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内侧,以所述睡眠用耳罩的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外侧,所述睡眠用耳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另外,技术方案二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封堵部的一端形成能够贴合于人体耳舟中的弯折端。另外,技术方案三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封堵部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形成为能够塞入人体外耳道内的延伸端。另外,技术方案四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内侧隔音层由隔音棉制成,和/或,所述外侧吸音层由吸音棉制成。另外,技术方案五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外侧吸音层包括由吸音棉制成的外层主体和包裹于所述外层主体的内部的隔音件。另外,技术方案六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五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隔音件为隔音棉条。另外,技术方案七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五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隔音件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隔音件沿所述外侧吸音层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另外,技术方案八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内侧隔音层与所述外侧吸音层之间相互粘接。另外,技术方案九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所述内侧隔音层与所述外侧吸音层之间通过缝合线相互缝合连接。另外,技术方案十的睡眠用耳罩,在技术方案一的睡眠用耳罩的基础上,在所述内侧隔音层的外侧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凸起部,在所述外侧吸音层的内侧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凹陷部,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睡眠用耳罩,该睡眠用耳罩包括能够罩设于人体耳轮的外部的固定部和与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能够封堵人体耳甲腔的封堵部;且以睡眠用耳罩的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内侧,以睡眠用耳罩的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外侧,睡眠用耳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使用时,可将该固定部固定在人体耳轮的外部,以封堵部封堵人体耳甲腔,从而进行睡眠隔音。本技术提供的睡眠耳罩使用舒适、不易掉落且便于携带;另外,由于本技术具有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从而可在吸音层和隔音层的双重作用下充分阻隔噪音进入外耳道,避免噪音干扰睡眠,进而提升使用者的睡眠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表示本技术提供的睡眠用耳罩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提供的睡眠用耳罩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固定部;12-封堵部;21-内侧隔音层;22-外侧吸音层;221-隔音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睡眠用耳罩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图1是表示本技术提供的睡眠用耳罩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睡眠用耳罩包括能够罩设于人体耳轮的外部的固定部11和与固定部11的一端连接的能够封堵人体耳甲腔的封堵部12;且以睡眠用耳罩的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内侧,以睡眠用耳罩的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外侧,睡眠用耳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隔音层21和外侧吸音层22。使用时,可将该固定部11固定在人体耳轮的外部,以封堵部12封堵人体耳甲腔,从而进行睡眠隔音。本技术提供的睡眠耳罩使用舒适、不易掉落且便于携带;另外,由于本技术具有内侧隔音层21和外侧吸音层22,从而可在吸音层和隔音层的双重作用下充分阻隔噪音进入外耳道,避免噪音干扰睡眠,进而提升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的远离封堵部12的一端形成能够贴合于人体耳舟中的弯折端,从而,可通过该弯折端将固定部11牢固固定于人体耳轮的外部,避免睡眠过程中该耳罩自然脱落。另外,为了加强封堵密闭性,提高隔音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封堵部12的远离固定部11的一端形成为能够塞入人体外耳道内的延伸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内侧隔音层21由隔音棉制成;或者,外侧吸音层22由吸音棉制成;或者,内侧隔音层21由隔音棉制成的同时,外侧吸音层22由吸音棉制成。其中,吸音棉和隔音棉的质地都比较柔软,具有亲肤的优点,可提高使用时的人体舒适度。另外,作为内侧隔音层21与外侧吸音层22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内侧隔音层21与外侧吸音层22之间相互粘接;作为内侧隔音层21与外侧吸音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睡眠用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用耳罩包括能够罩设于人体耳轮的外部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能够封堵人体耳甲腔的封堵部;且以所述睡眠用耳罩的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内侧,以所述睡眠用耳罩的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外侧,所述睡眠用耳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n在所述内侧隔音层的外侧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凸起部,在所述外侧吸音层的内侧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凹陷部,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眠用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用耳罩包括能够罩设于人体耳轮的外部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的能够封堵人体耳甲腔的封堵部;且以所述睡眠用耳罩的面向人体的一侧为内侧,以所述睡眠用耳罩的背离人体的一侧为外侧,所述睡眠用耳罩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隔音层和外侧吸音层;
在所述内侧隔音层的外侧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凸起部,在所述外侧吸音层的内侧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凹陷部,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用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封堵部的一端形成能够贴合于人体耳舟中的弯折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用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形成为能够塞入人体外耳道内的延伸端。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