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燕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8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包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支撑杆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方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有摇杆,设置有转轴、转盘、摇杆、圆盘、压缩弹簧、第二连接杆、撑板,使用者将撑板靠近眼睑,然后按压第二连接杆下方部位,第二连接杆受到压力,会朝圆盘方向运动,并挤压压缩弹簧,使压缩弹簧受力形变,使用者根据力道大小判断眼皮被撑板撑开的大小是否合适,若觉得合适松开第二连接杆,压缩弹簧复原,并使撑板撑开眼皮,便于使用者快速撑开眼皮,节省使用者时间。

A new cataract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
本技术涉及眼科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
技术介绍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现有的白内障截囊器,在手术过程中易出现撕囊口开裂、撕囊口不圆、撕囊口不居中、撕囊口过大或过小等意外,这种情况会增加手术风险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如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玻璃体脱出等),同时手术过程前医生需要利用另一撑开装置将患者的眼皮撑开,浪费了医生的手术时间,延长了手术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在手术过程易造成前囊口的直径过大或过小或不圆的情况,以及在调节患者眼皮撑开大小时浪费医生时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支撑杆内部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方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有摇杆,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下方通过螺杆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有旋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锯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圆盘,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撑板。优选地,所述圆盘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与圆盘相适配的螺纹,且所述圆盘与第二支撑杆螺纹连接。优先地,所述转轴通过螺杆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与转盘转动连接。优先地,所述圆盘呈“圆台形”,所述圆盘与锯齿相贴合,且所述圆盘是由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优先地,所述撑板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撑板沿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优先地,所述压缩弹簧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制作材料包括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设置有转轴、转盘、摇杆、圆盘、压缩弹簧、第二连接杆、撑板,使用者将撑板靠近眼睑,然后按压第二连接杆下方部位,第二连接杆受到压力,会朝圆盘方向运动,并挤压压缩弹簧,使压缩弹簧受力形变,使用者根据力道大小判断眼皮被撑板撑开的大小是否合适,若觉得合适便松开第二连接杆,压缩弹簧复原,并使撑板撑开眼皮,便于使用者快速撑开眼皮,节省使用者时间,且可根据所需截囊直径的大小来调整眼皮撑开的大小,接着使用者将圆盘对准晶状体前囊膜中心位置,并使圆盘紧密贴附于晶状体前囊膜表面,然后转动摇杆,摇杆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锯齿围绕圆盘转动,便于锯齿快速截取前囊口,以便所截取的前囊口为标准圆,并增大手术的成功率,转动过程中,锯齿截取前囊膜,截取完成后,使用者取出圆盘即可,便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出现前囊口不圆或过大过小,以及节省医生将患者眼皮撑开所需时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缩弹簧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转轴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置板;2、圆盘;3、第一支撑杆;4、转轴;5、摇杆;6、转盘;7、第一连接杆;8、锯齿;9、第二支撑杆;10、旋钮;11、螺杆;12、压缩弹簧;13、第二连接杆;14、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包括放置板1、圆盘2、第一支撑杆3、转轴4、摇杆5、转盘6、第一连接杆7、锯齿8、第二支撑杆9、旋钮10、螺杆11、压缩弹簧12、第二连接杆13和撑板14,所述放置板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支撑杆9内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上方套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顶部固定有摇杆5,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下方通过螺杆11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螺杆11的一端贯穿有旋钮10,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有锯齿8,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所述放置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有撑板14。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圆盘2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设置有与圆盘2相适配的螺纹,且所述圆盘2与第二支撑杆9螺纹连接,便于使用者根据所需截取前囊膜大小来调整圆盘2大小,便于所截取前囊口为标准圆,所述转轴4通过螺杆11与第一连接杆7螺纹连接,且所述转轴4与转盘6转动连接,便于调节第一连接杆7不同大小圆盘2的位置。请参阅图1-3,所述圆盘2呈“圆台形”,所述圆盘2与锯齿8相贴合,且所述圆盘2是由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便于锯齿8围绕圆盘2转动,所述撑板14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撑板14沿第二支撑杆9的长度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便于使用者撑开眼皮。请参阅图1-2,所述压缩弹簧12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压缩弹簧12的制作材料包括钢,便于使用者按压第二连接杆13,以便撑板14撑开眼皮。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在进行手术过程前,确认所需截囊膜的直径大小,再将与囊口直径相等的圆盘2与第二支撑杆9相连接,接着通过旋转螺杆11,使第一连接杆7松开,并调节第一连接杆7的位置使其底部的锯齿8与圆盘2底部相贴合,再通过旋转旋钮10,使第一连接杆7固定,接着将撑板14靠近眼睑部位,然后按压第二连接杆13下方部位,第二连接杆13受到压力,会朝圆盘2所处方向运动,并挤压压缩弹簧12,使压缩弹簧12受力形变,使用者根据力道大小判断眼皮被撑板14撑开的大小是否合适,若觉得合适松开第二连接杆13,压缩弹簧12复原,并使撑板14撑开眼皮,然后圆盘2对准晶状体前囊膜中心位置,并使圆盘2紧密贴附于晶状体前囊膜表面,然后转动摇杆5,摇杆5转动带动转盘6转动,转盘6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7转动,第一连接杆7带动锯齿8围绕圆盘2转动,转动过程中,锯齿8截取前囊膜,截取完成后,使用者取出圆盘2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包括放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支撑杆(9)内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上方套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顶部固定有摇杆(5),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下方通过螺杆(11)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螺杆(11)的一端贯穿有旋钮(10),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有锯齿(8),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所述放置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有撑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包括放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内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支撑杆(9)内部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上方套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顶部固定有摇杆(5),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下方通过螺杆(11)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螺杆(11)的一端贯穿有旋钮(10),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有锯齿(8),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所述放置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的底端固定有撑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白内障截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底部设置有与圆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李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