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97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包括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使用该产品可以让患者在卧床休息或者睡眠时随时更换体位,而无需担心能否有效收集尿液或者粪便,从而能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提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
技术介绍
在造口手术治疗中会使用到造口袋作为储蓄人体排泄物(如尿液、粪便)的容器物,其基本结构是袋体的一端封闭,在袋壁上设有一个造口液流入孔,供造口液流入袋内。目前,市面上的造口袋根据设计可分为一件式和二件式,一件式开式造口袋的一端与粘接底盘相连,而另一端为袋口,通过卡夹开启或关闭袋口,这种一件式开式造口袋适用于户外活动,可直接从排放口清除粪便,既避免反复撕贴造口袋造成皮肤损伤,又避免了两件式造口袋底板与袋子扣合时对伤口、造口产生压力而引起疼痛。两件式开式造口袋的底盘与袋子分离,袋子的一端依靠袋口上的卡扣与底盘活动连接,以便于分别更换底盘或袋子,避免因反复撕贴而对皮肤造成的损伤,袋子的另一端为袋口,也是通过卡夹实现袋口的开与闭,造口底盘粘贴在造口周围的皮肤上,固定在造口底盘上的造口袋用来装粪便等排泄物。然而,一件式造口袋与身体粘贴以后,为了方便收集尿液或者粪便,患者往往卧床休息体位为与造口袋同一方向,在反方向休息体位时会出现不易收集尿液或者粪便的状况;两件式造口袋虽然可以根据体位改变方向,但是对于患者来说,不能在夜间醒来调整方向后再改变体位,因此患者夜间往往只能被动的采用与造口袋粘贴方向相同的体位睡觉,不能随意更换体位,从而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使用该产品可以让患者在卧床休息或者睡眠时随时更换体位,而无需担心能否有效收集尿液或者粪便,从而能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提高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包括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优选地,上述可调控双向造口袋还包括底盘,所述第一袋体位于所述第二袋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袋体的一侧与所述底盘连通,另一侧则与所述第一袋体连通。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均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底盘连通。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袋体侧壁的上齿盘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袋体侧壁的下齿盘,所述上齿盘的内部开设有齿槽,所述下齿盘呈凸起状并与所述齿槽形状相适配。优选地,所述齿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优选地,所述上齿盘或所述下齿盘的表面标示有角度刻度并分别标示有与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纵向平行的指针,所述上齿盘呈透明状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袋体的指针与所述第二袋体的指针形成的旋转角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袋体通过上齿盘轴心的通孔与所述下齿盘中心轴的通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角度的调节范围是0-180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袋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放口,所述第二袋体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放口。与现有产品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一个共用同一底盘的另一造口袋,两造口袋之间的角度可以是0度到180度之间。双向造口袋的使用,可以让患者在卧床休息或者睡眠时随时更换体位,而无需担心能否有效收集尿液或者粪便,从而能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提高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第一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第二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带刻度指示的可调控双向造口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袋体,11—第一排放口,12—上齿盘,13—齿槽,14—限位柱,2—第二袋体,21—第二排放口,22—下齿盘,3—通孔,4—角度刻度盘,41、42—指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包括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具体地,第一袋体1的侧壁上设有上齿盘2,上齿盘12的内部开设有齿槽13,齿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4,第二袋体2的侧壁上设有下齿盘22,上齿盘12与下齿盘22均为符合医用标准无毒塑料件,通过上齿盘12与下齿盘22的卡接,可带动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转动,使得两造口袋之间的角度可以是0°到180°之间,双向造口袋的使用,可以让患者在卧床休息或者睡眠时随时更换体位,而无需担心能否有效收集尿液或者粪便,从而能保证患者的休息与睡眠,提高舒适度。具体的,第一袋体1位于第二袋体2的上方,第一袋体1通过上齿盘12轴心的通孔3与下齿盘22中心轴的通孔3相连通,保证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之间的连通性。具体的,下齿盘22呈凸起状,与齿槽13形状相适配,这样方便进行卡接滑动。具体的,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通过上齿盘12和下齿盘22转动的角度范围是0-360°,而通过限位柱14的限制,可将转动范围限定在0°-180°之间。具体的,第一袋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排放口11,第二袋体2的一端设有第二排放口21,为现有造口袋结构。在使用时,第一袋体1上的上齿盘12内的齿槽13与第二袋体2内的下齿盘22进行卡接滑动,进而使得下齿盘22通过限位柱14进行旋转限制滑动,且第一袋体1与第二袋体2之间通过通孔3进行连通,进而限位柱14使得两造口袋之间的角度可以是0°到180°之间,这样,患者在卧床休息或者睡眠时随时更换体位。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中提供的基础构造,为了便于读取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之间通过旋转形成的夹角的角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刻度指示的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如图4所示,该产品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产品在上齿盘12或者下齿盘22背离底盘的表面上设有圆形的角度刻度盘4且分别标示有与第一袋体1纵向平行的指针41和与第二袋体2纵向平行的指针42,即指针41和指针42的指向分别代表了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所在方向。本实施例中,至少上齿盘12应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同样需符合医用标准),这样,第一袋体1和第二袋体2转动形成一定角度后,通过读取指针41和指针42在角度刻度盘4上对应的刻度,即可得知两袋体之间形成的旋转角度的大小。其中,由于上齿盘12是透明的,指针41可以标示在上齿盘12的上表面,也可以注塑于上齿盘12内部,又或者标示于上齿盘12的下表面;若下齿盘22也是透明材质,指针42亦可以采用上述不同标示方式,否则,应标示于下齿盘22的上表面。关于本实施例中刻度标示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在此不再详述。综上所述,该可调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之间通过旋转组件连接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的转动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所述第一袋体位于所述第二袋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袋体的一侧与所述底盘连通,另一侧则与所述第一袋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袋体和所述第二袋体均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底盘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控双向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袋体侧壁的上齿盘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袋体侧壁的下齿盘,所述上齿盘的内部开设有齿槽,所述下齿盘呈凸起状并与所述齿槽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薇曾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