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基托、凸槽和加力磁块,基托全牙列包裹式,覆盖在整个牙列的表面,与牙列表面紧密结合;凸槽设于基托外侧面上,与基托连接成一体;加力磁块置于凸槽内,与凸槽通过机械摩擦嵌合固定;上下牙闭合时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位置错开设置,咬合时侧面紧密贴合。美观、舒适度好,矫形力充足、疗效确切、美观而易于患者接受、戴用简便,且制作简单,占据口腔本体的空间极小,能够持续进行力量加载和对语音功能影响小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技术介绍
牙颌畸形除了牙齿不整齐之外,还有一类对颜面发育和口颌系统功能影响更大的颌骨畸形,如下颌骨过度生长引起的“地包天”(骨性III类畸形)。在青少年阶段,及时采用功能矫形治疗能有效纠正这类畸形。但骨性III类畸形的矫治需要有足够大小的矫形力作用足够的时间。常规使用的矫形装置有面具式前牵引、颏兜、FrankleIII、联合牵引、磁力双阻板矫治器等,这些装置体积较大(如FrankleIII),有外露的钢丝(如联合牵引),有的还需要使用安放在面部的机械装置(如面具式前牵引),对发音及美观影响较大,导致戴用时间平均在12小时左右。特别是不美观带来的配合度下降,使得这些装置有效的使用时间大大缩短,最后会导致矫形治疗失败。也有磁力双阻板矫治器没有口外装置,患者可以全天戴用,是有效的骨性III类畸形矫治方式,但仍然有矫治装置较大的问题。临床常规采用橡皮筋、不锈钢丝和拉伸肌肉来产生矫形力。因此,现有的矫形装置存在美观度差、舒适度低、对语音功能影响较大、力源可控性较差、制作工序复杂的缺点另外,由于接受矫形治疗的患者都是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提升,对外形美观的关注日渐增强,这类矫形装置虽然在力学设计上合乎矫治原理,临床效果也较为肯定,但是在矫治失败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与不能坚持使用有关。如何提高矫治装置的美观度和舒适感,尽可能延长矫形力的有效作用时间是提高矫形治疗成功率的关键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美观、舒适度好,矫形力充足、疗效确切、美观而易于患者接受、戴用简便,且制作简单,占据口腔本体的空间极小,能够持续进行力量加载和对语音功能影响小等,可解决下颌前突上颌发育不足的颌面畸形问题。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技术中的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基托、凸槽和加力磁块,基托全牙列包裹式,覆盖在整个牙列的表面,与牙列表面紧密结合;凸槽设于基托外侧面上,与基托连接成一体;加力磁块置于凸槽内,与凸槽通过机械摩擦嵌合固定;所述基托设有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凸槽设有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上颌凸槽设在上颌基托外侧面上,下颌凸槽设在下颌基托外侧面上,加力磁块设有上颌加力磁块和下颌加力磁块,上颌加力磁块位于上颌凸槽内,下颌加力磁块位于下颌凸槽内;上下牙闭合时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位置错开设置,咬合时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基托为隐形基托,热塑形材料制成,比如树脂。基托用以覆盖牙列表面,与牙列表面紧密结合。所述基托咬合面厚度为0.7-0.8mm,优化厚度为0.75mm;上表面厚度前后、上下基本一致。所述隐形基托为可摘的、覆盖在整个牙列上的个性化、热塑成型结构,外观透明,侧面厚度0.8-1.2mm,优化方案中外侧面厚度1.0mm。所述上颌凸槽为2个,以门牙为中心对称设置,每个凸槽位于上颌尖牙到上颌第一前磨牙之间区域。所述下颌凸槽为2个,以门牙为中心对称设置,每个凸槽位于下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区域。所述基托外侧面边缘位于龈缘下方2mm。本技术中的磁块放置于颊侧,根据加力方式的不同,分为斥力型加力磁块和吸力型加力磁块。斥力型,以磁块3mm*7mm的一面最大重合状态来布置磁块,磁块同极相对,适用于III类患者,可以将上颌向前移位和下颌向后移位。吸力型,以磁块3mm*7mm的一面最大重合状态来布置磁块,磁块异极相对,适用于II类患者,可以向上颌向后移位和下颌向前移位。所述加力磁块为第三代钕铁硼稀土永磁体,表面可镀膜,增强抗腐蚀能力。稀土永磁体具有较高磁能积,应用磁力作为矫形力来源。所述加力磁块为长方体形,外形尺寸3*5*7mm。加力磁块为立方体,一个立方体放进和它外形尺寸一样的槽,获得的机械摩擦为最大。上颌加力磁块、下颌加力磁块紧密贴合,中间的距离是矫正出效果,磁块因为相互排斥而分开。本技术中四块加力磁块,每侧放置两块。磁块放置于牙列颊侧区域,5mm*7mm一面贴近牙齿,矢状向位于前磨牙区;垂直向上,磁块中心线(3mm*7mm面)与前磨牙区咬合平面重合。加力磁块相对,凸槽与磁块外形尺寸相同,确保提供最大机械摩擦力。加力磁块的布置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的咬合记录进行,确保戴用到口内时,斥力型矫治器,磁块间距最小,而吸力型矫治器,磁块间有1.5mm间隙。所述加力磁块内侧面上设有固定架,相对于加力磁块上下移动。使加力磁块更加稳定固定在牙列表面上。所述固定架呈U形,顶端部有向上的折叠块,折叠块与其它部份表成一定的角度,从而折叠块放置在牙咬合面上,卡住咬合面,使加力磁块与牙侧面固定更稳定,不易移动;固定架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加力磁块靠近牙的侧面上,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方式,可上下在固定点上活动。所述下颌基托咬合面上还设有咬合垫,咬合垫靠近下颌基托端,与凸槽并列连接成一体,长度为下颌基托端到凸槽之间的距离。咬合垫增加上下基托的接触面,打开咬合,解除前牙反咬合状态。本技术中矫治体系具有足够的矫形力:骨骼畸形矫治中需要使用矫形力(大于500g)移动颌骨,刺激骨骼生长。也使能有足够长的时间配戴。口腔本体感知较为敏锐,缩小矫治器对于提升舒适度有关键作用,而矫治器颜色对于美观有极大帮助。现代口腔材料的发展将热塑形材料带入临床,这类材料可以快速成型,有透明外观,耐受口腔内温度、湿度以及磨耗的环境。本技术中将力量充足的磁力与对美观影响极小的隐形材料相结合,就有可能制作出一种具有更高矫治效率,兼顾颌骨畸形矫治和牙齿排列的矫治装置——颊屏式隐形磁力矫治器。通过调整磁块间距来获得可以准确测算、度量的力量,能够持续进行力量加载。颊屏式磁力通过快速热塑成型技术,可以在3分钟之内完成塑形,在制作、修补以及调整方面都有优势。本技术矫治器通过加力方式、磁块放置位置的组合搭配,能满足临床上所有需要矢状加力类型功能矫形治疗的需要,包括早期的骨性II类和III类畸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矫治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矫治器与牙的结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矫治器上颌部份与牙的结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加力磁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患者口内戴用矫治器右侧面结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患者口内戴用矫治器正面结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患者矫治前侧面像及口内牙图图8为本技术中患者矫治后侧面像及口内牙效果图1.上颌基托,2.上颌加力磁块,3.下颌基托,4.下颌加力磁块,5.上颌尖牙,6.上颌第一前磨牙,7.下颌尖牙,8.下颌第一前磨牙,9.下颌第二前磨牙,10.凸槽,11.咬合垫,12.基托外侧面边缘,13.上颌,14.下颌,15.上颌牙,16.下颌牙,17.龈缘,18.门牙,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基托、凸槽和加力磁块,基托全牙列包裹式,覆盖在整个牙列的表面,与牙列表面紧密结合;凸槽设于基托外侧面上,与基托连接成一体;加力磁块置于凸槽内,与凸槽通过机械摩擦嵌合固定;所述基托设有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凸槽设有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上颌凸槽设在上颌基托外侧面上,下颌凸槽设在下颌基托外侧面上,加力磁块设有上颌加力磁块和下颌加力磁块,上颌加力磁块位于上颌凸槽内,下颌加力磁块位于下颌凸槽内;上下牙闭合时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位置错开设置,咬合时侧面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基托、凸槽和加力磁块,基托全牙列包裹式,覆盖在整个牙列的表面,与牙列表面紧密结合;凸槽设于基托外侧面上,与基托连接成一体;加力磁块置于凸槽内,与凸槽通过机械摩擦嵌合固定;所述基托设有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凸槽设有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上颌凸槽设在上颌基托外侧面上,下颌凸槽设在下颌基托外侧面上,加力磁块设有上颌加力磁块和下颌加力磁块,上颌加力磁块位于上颌凸槽内,下颌加力磁块位于下颌凸槽内;上下牙闭合时上颌凸槽和下颌凸槽位置错开设置,咬合时侧面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基托上表面和上颌基托底面厚度为0.7-0.8mm,优化厚度为0.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托侧面厚度0.8-1.2mm,优化方案中外侧面厚度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基托咬合面上还设有咬合垫,咬合垫靠近下颌基托端,与凸槽并列连接成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芸,吴拓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蓝橙口腔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