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基板的所述下表面用于贴服于股骨外体表;以及一个或多个导针管,每个所述导针管通道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从所述上表面向外突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针管均包括导针通道,每个所述导针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连通,用于引导固定导针从其穿过并进入患者体内,以修复股骨颈骨骨折的部位。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骨性标志来定位,不同于皮肤定位,误差率极小,因为骨性标志是稳定的参照点,不像皮肤会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
本技术涉及股骨颈骨骨折的复位固定领域,更具体地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
技术介绍
对于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底部之间的骨折,通常采取传统手术切口,其为具有更小的创口和更少的损伤的方式,而实现同等/更好治疗效果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的切口只有几毫米或无切口(穿刺进入)。还采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该固定术适用于年龄较轻的(一般65岁以下)新鲜股骨颈骨,尤其年轻骨折患者主要倡导多根中空加压螺钉固定,因其具有很高的强度及抗扭转能力、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等优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复位并固定骨折两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并且使扭曲及痉挛的股骨颈血管尽早恢复,提高血管代偿能力。术后患肢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改善患者伤后恢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等。闭合复位内固定适应症适于所以各种类型骨折,包括无移位或者有移位。手术时麻醉后病人平卧,固定于骨科牵引手术床上,对患肢进行向远端牵引以为复位股骨颈,“C字”形可活动操作臂型X线透视机(后简称C形臂X线透视机)透视确定复位良好。现有技术的固定是根据术中X线机透视,使用电钻徒手瞄准置入导针,引导置入加压螺钉。然而,因为是人为操作,很难达到满意的三角体结构,力学稳定性受个人操作水平影响较大,是造成骨折再次移位和髋内翻的主要因素。需要在操作中反复使用术中X线机进行照射,才能确定导针穿入的状态,是否偏离预定位置,并且手术者及患者会因此受到额外的X线辐射,对身体造成放射损伤,甚至致癌。手术时长不稳定:同样是由于人为操作因素影响,经验及技术水平不同的术者,此手术过程可能短则30分钟,长则数小时,手术时长区别大;可能导致麻醉时间过长、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大、术中反复操作导致的额外损伤等。另外,由于手术中C形臂X线机具有以下缺点。同一时间内,只能提供一个方位轴上的平面投影X线图像,而手术部位是在3D现实中的,从测量的角度来说,需要建立X、Y、Z轴的图像,才能获得局部符合真实的影像学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术者在操作时满足了3个轴当中的其中1个轴或/和2个轴的操作需求,但剩下的1和/或2个轴却可能是在错误的方位上执行操作。结果是需要反复旋转C形臂X线机进行X线照射,并反复徒手调整不同轴方位的进针方向,最终导致辐射剂量过多、反复操作引起局部额外的损伤、手术及麻醉时间延长、甚至导致手术失败。虽然目前有更新的“G字”形可活动操作臂型X线透视机、“O字”形臂型X线透视机,可以改善此情况,但存在普及率低,设备昂贵,辐射剂量仍然较大等问题。现有技术在植入导针的时候,存在钢性不足的情况,而且如果导针钻入骨皮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夹角,导针会滑动偏移,导致诸多问题。最终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反复x线照射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的目的是以降低手术难度、方便手术者操作、提高精准度、减少手术风险等为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定位方式和现实的实际操作可能性不一样,目前存在的专利大多利用皮肤定位、固定,无法真正做到精确,本技术通过皮肤以及骨骼上的标志点共同定位,可以做到真正的实现临床应用,并且已经在临床工作中顺利开展推广工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基板的所述下表面用于贴服于股骨外体表;以及一个或多个导针管,每个所述导针管通道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从所述上表面向外突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针管均包括导针通道,每个所述导针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连通,用于引导固定导针从其穿过并进入患者体内,以修复股骨颈骨骨折的部位。在本技术的一个改进中,所述3D打印体外导板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针导管,每个所述定位针导管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在本技术的一个改进中,每个所述定位针导管均包括定位针通道,每个所述定位针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连通,用于引导定位针从其穿过并进入患者体内,以将所述3D打印体外导板在患者体表外固定就位。根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针通道的直径与在手术期间待置入患者体内的定位针的外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定位针导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定位针导管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突出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定位针导管形成为直角端部。在本技术的一个改进中,所述导针通道的直径与在手术期间从其穿过的导针的外径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导针管至少为三个。在本技术的一个改进中,所述导针管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突出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导针管形成为斜角端部。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骨性标志来定位,不同于皮肤定位,误差率极小。因为骨性标志是稳定的参照点,不像皮肤会晃动。2.通过两个定位针可以完成3个轴定位,真正易操作、降低手术难度。3.准确性高,可以预先设置各项手术参数,例如,导针进入的深度可以通过此导板限制危险深度。可以预先设置内固定螺钉的角度,设计个体化的内固定螺钉放置的位置。4.简单易行的骨性定位点。在正位,利用清晰明确的股骨颈下缘与股骨颈表面作为Z+Y轴的定位:定位针紧贴着股骨颈表面滑入即完成Z轴定位,同时平行于股骨颈下缘即完成Y轴定位。在正位,利用清晰明确的股骨小转子上缘的水平线作为X轴定位针的位置,即完成X轴的定位。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的前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3D打印体外导板的侧视图;图3位沿着图1的A-A方向剖切的剖视图;图4位沿着图1的B-B方向剖切的另一个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体外导板在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时固定在股骨外体表的前视示意图;以及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3D打印体外导板在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时固定在股骨外体表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包括:/n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基板的所述下表面用于贴服于股骨外体表;以及/n一个或多个导针管,每个所述导针管通道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从所述上表面向外突出,/n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针管均包括导针通道,每个所述导针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连通,用于引导固定导针从其穿过并进入患者体内,以修复股骨颈骨骨折的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指导执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的3D打印体外导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基板的所述下表面用于贴服于股骨外体表;以及
一个或多个导针管,每个所述导针管通道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从所述上表面向外突出,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针管均包括导针通道,每个所述导针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连通,用于引导固定导针从其穿过并进入患者体内,以修复股骨颈骨骨折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体外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体外导板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针导管,每个所述定位针导管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体外导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针导管均包括定位针通道,每个所述定位针通道均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连通,用于引导定位针从其穿过并进入患者体内,以将所述3D打印体外导板在患者体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四维,周诚,连学辉,
申请(专利权)人:罗四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