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英果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9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包括锁骨钢板和肩峰固定板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一端与锁骨钢板一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球形端,肩峰固定板包括弧形段,在弧形段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形成延伸段,延伸段与弧形段一体连接形成“C”形,弧形段上开设用于贯穿连接环球形端的第二通孔,锁骨钢板和肩峰固定板设有多个锁定螺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相对简单,固定效果好,安装、定位简便准确,避开了锁骨外侧端的凸起,不损伤关节面,应力分散,与人体肩锁关节解剖关系及生理活动度相匹配,提供一种能适应肩锁关节各方向的微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An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for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骨科医疗手术中,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损伤中的一种常见损伤。肩锁关节脱位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如在交通事故中肩部直接撞击致伤。目前,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多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喙锁间拉力螺钉固定、喙突移位内固定、克式针张力带等固定,由于锁骨钩钢板的钩端插入肩峰下,不易解剖复位,术后容易导致前脱位、复位丢失率偏高、骨质豁裂、脱钩等问题,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经常性肩部乏力疲劳感,肌力下降等并发症,喙锁间拉力螺钉固定不易定位、容易螺钉松动,喙突移位内固定又造成新的损伤,克式针张力带固定明显限制肩锁关节活动。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最常用的内固定装置,锁骨钩钢板直接固定在锁骨上,锁骨外侧端的凸起对锁骨钩钢板放置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会压迫锁骨外侧端的凸起部,使锁骨外侧端进一步被压下,影响肩锁关节的复位,锁骨外侧端凸起部周围是肩锁关节韧带附着点,去除凸起部势必影响肩锁关节韧带的修复,同时锁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明显缩小,所以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锁骨钩钢板结构不能有效解剖复位及术后容易继发前脱位、复位丢失率偏高、骨质豁裂、脱钩、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一方面可以起到有效固定作用,另一方面避开了锁骨外侧端的凸起部,避免继发前脱位、骨质豁裂、脱钩,不损伤关节面,应力分散,与人体肩锁关节解剖关系及生理活动度相匹配,提供一种能适应肩锁关节各方向的微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固定效果好,安装、定位简便准确,避开了锁骨外侧端的凸起,不损伤关节面,应力分散,与人体肩锁关节解剖关系及生理活动度相匹配,提供一种能适应肩锁关节各方向的微动,对肩锁关节活动影响小,恢复肩锁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包括锁骨钢板和肩峰固定板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锁骨钢板和肩峰固定板之间,其一端与锁骨钢板一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球形端,在所述锁骨钢板上还开设多个第一锁定螺钉孔;所述肩峰固定板包括弧形段,在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弧形段一体连接形成“C”形,在所述弧形段上开设用于贯穿连接环球形端的第二通孔,在所述肩峰固定板上开设多个第二锁定螺钉孔。优选的,所述锁骨钢板靠近连接环一端侧面设置有贯穿锁骨钢板(1)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锁骨钢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环边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内径大于连接环环边的横截面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上位于贯穿锁骨钢板侧面的第一通孔两端固定有一对挡板。优选的,所述弧形段的内侧形成球窝区,其与连接环的球形端配合形成用于代替肩锁关节部分活动的球窝关节,所述球窝区的表面形成与球形端配合的球形面。优选的,沿所述弧形段的表面向延伸段的尾部还形成用于减少对皮肤压迫的斜面。优选的,在所述连接环延伸处的下表面还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肩峰固定板的弧形段内侧形成球窝区,利用连接环的球形端配合形成用于替代肩锁关节部分活动的球窝关节,球窝关节的设计相对于锁骨钩钢板而言能减少对肩峰的摩擦,从而避免骨质豁裂、脱钩、继发前脱位等并发症,减少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并且不损伤关节面,对肩锁关节周围组织损伤小,应力分散,与人体肩锁关节解剖关系及生理旋转活动度相匹配,对肩锁关节活动影响小,恢复肩锁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固、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2、本技术在肩峰固定板上设置斜面能减少该结构对皮肤的压迫,提高了病人的使用的舒适感。3、本技术使用连接环连接锁骨钢板与肩峰固定板,连接环与锁骨钢板转动连接,同时通过连接环连接两块固定板,连接环避开了锁骨外侧端的凸起,给予肩锁关节各方向的一定微动。4、在连接环上位于锁骨钢板侧面第一通孔两端位置设置有一对挡板,挡板可以固定锁骨钢板与连接环的位置,达到锁骨钢板与连接环转动连接的同时防止连接环在锁骨钢板的第一通孔内前后滑动,起到很好的固定和前后方向作用。5、连接环延伸处下表面向内侧凹陷形成凹陷部,可以减少对肩锁关节及周围韧带的压迫。6、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固定,具有一定的微动作用,恢复肩锁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减少术后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锁骨钢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肩峰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接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骨钢板,101-第一锁定螺钉孔,102-第一通孔,2-肩峰固定板,201-球窝区,202-第二通孔,203-第二锁定螺钉孔,204-斜面,205-弧形段,206-延伸段,3-连接环,301-球形端,302-凹陷部,303-一对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包括锁骨钢板1和肩峰固定板2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环3,连接环3位于锁骨钢板1和肩峰固定板2之间,其一端与锁骨钢板1一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球形端301,在所述连接环3延伸处还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302。在锁骨钢板1上还开设多个第一锁定螺钉孔101,锁骨钢板1靠近连接环3一端侧面设置有贯穿锁骨钢板1的第一通孔102,连接环3为“矩形”状的连接环,环边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102内径大于连接环3环边的横截面直径。连接环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2与所述锁骨钢板1转动连接,在连接环3上位于贯穿锁骨钢板1侧面的第一通孔102两端通过粘合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一对挡板303,一对挡板303用于防止连接环3在锁骨钢板1的第一通孔102内前后滑动,起到很好的固定和前后方向微动作用。肩峰固定板2包括弧形段205,在弧形段205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形成延伸段206,所述延伸段206与弧形段205一体连接形成“C”形,在“C”形外侧沿弧形段205的表面向延伸段206的尾部还形成用于减少对皮肤压迫的斜面204,在所述弧形段205上开设用于贯穿连接环3球形端301的第二通孔202,所述弧形段205的内侧形成球窝区201,所述肩峰固定板2的球窝区201与连接环3的球形端301配合形成用于代替肩锁关节活动的球窝关节,所述球窝区201的表面形成与球形端301配合的球形面。在所述肩峰固定板2上还开设多个第二锁定螺钉孔203,能防止固定后的上肢活动导致肩峰固定板2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骨钢板(1)和肩峰固定板(2)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位于所述锁骨钢板(1)和肩峰固定板(2)之间,其一端与锁骨钢板(1)一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球形端(301),在所述锁骨钢板(1)上还开设多个第一锁定螺钉孔(101);所述肩峰固定板(2)包括弧形段(205),在所述弧形段(205)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形成延伸段(206),所述延伸段(206)与弧形段(205)一体连接形成“C”形,在所述弧形段(205)上开设用于贯穿连接环(3)球形端(301)的第二通孔(202),在所述肩峰固定板(2)上开设多个第二锁定螺钉孔(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骨钢板(1)和肩峰固定板(2)以及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位于所述锁骨钢板(1)和肩峰固定板(2)之间,其一端与锁骨钢板(1)一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球形端(301),在所述锁骨钢板(1)上还开设多个第一锁定螺钉孔(101);所述肩峰固定板(2)包括弧形段(205),在所述弧形段(205)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形成延伸段(206),所述延伸段(206)与弧形段(205)一体连接形成“C”形,在所述弧形段(205)上开设用于贯穿连接环(3)球形端(301)的第二通孔(202),在所述肩峰固定板(2)上开设多个第二锁定螺钉孔(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骨钢板(1)靠近连接环(3)一端侧面设置有贯穿锁骨钢板(1)的第一通孔(102),所述连接环(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2)与所述锁骨钢板(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肩锁关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果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杨英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