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373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监测传感器,尤指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主要包括外罩、风扇、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的外罩成型为内部安装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的金属屏蔽腔体,外罩从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的风扇安装在进风口内侧;所述的极板安装架整体安装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外罩内腔处,成型为立方安装架体以安装正极板与负极板;所述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依次安装在极板安装架的旁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进风口处抽气进入到外罩内腔,腔体内部的正负极板产生高压分离出空气负氧离子;采集板实时采集电荷并发送至控制电路板中,通过控制电路板处理数据信息以及控制风扇运转启停。

A negative oxygen 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sen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监测传感器,尤指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环境监测设备的用途是用于监测室内外环境的空气质量,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随着科技发展,目前工业上已开发出较多负氧离子监测传感设备,现有的通过负氧离子进行环境监测的传感装置体积普遍较大,导致其占用空间较大,且又由于内部空间大,工作时耗电耗能也较大,因此整体的工作效率显得比较低效且耗能大,亦不利于资源利用的长期绿色发展,因此负氧离子监测传感设备在结构上仍存在需要克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环境监测传感器,尤指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系统主要包括外罩、风扇、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的外罩成型为内部安装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的金属屏蔽腔体,外罩从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的风扇安装在进风口内侧;所述的极板安装架整体安装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外罩内腔处,成型为立方安装架体以安装正极板与负极板;所述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依次安装在极板安装架的旁侧。优选地,所述外罩开设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相对设置,分别开设在外罩相对向的两侧面上,其中进风口设置为匹配风扇边缘尺寸的圆形通槽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口设置为由若干个圆形通孔排列组成的细孔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极板安装架设置为立体框架状的安装架体,包括顶板、底板、左右侧板、风扇固定架与L型板,其中顶板、底板与左右侧板围绕组装形成前后贯通的框架结构,贯通处安装正极板与负极板。优选地,所述的风扇固定架安装在极板安装架前侧面,设置为带圆柱槽的方形固定架结构,风扇活动安装在圆柱槽处。优选地,所述L型板从侧面一体连接在顶板、底板上,形成从顶板、底板处向外延伸且带折弯部的突起结构,并通过折弯部与采集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正极板与负极板平行间隔安装在极板安装架内,极板安装架的左右侧板内壁设置有适配正、负极板厚度的内凹通槽,正、负极板的两侧边镶嵌安装在左右侧板上。优选地,所述的采集板通过螺栓与L型板的折弯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采集板旁侧并固定安装在外罩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风扇从进风口处抽气进入到外罩内腔,腔体内部的正负极板产生高压分离出空气负氧离子;同时采集板实时采集电荷并发送至控制电路板中,通过控制电路板处理采集的数据信息以及控制风扇运转启停。本技术采用的外罩为金属屏蔽腔体,性能稳定可保护内部部件,所开设的出风口与进风口达到抽风快速、出风轻缓的作用,采用的极板安装架将正负极板集成式安装在内腔部,并通过稳定的安装架体固定正负极板的安装定位,且正负极板安装在对应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便于产生高压分离出空气负氧离子,且当中的外罩与极板安装架均设计为紧凑结构,通过极板安装架可直接邻接固定采集板,并依次连接控制电路板,集合性能强、占用空间小,通过小体积的整体结构达到性能更好、工作效率更高的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二。附图标注说明:1-外罩,2-极板安装架,3-采集板,4-控制电路板,5-正极板,6-负极板,11-进风口,12-出风口,21-顶板,22-底板,23-侧板,24-风扇固定架,25-L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所述的传感系统主要包括外罩1、风扇、极板安装架2、采集板3与控制电路板4,其中所述的外罩1成型为内部安装极板安装架2、采集板3与控制电路板4的金属屏蔽腔体,外罩1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吊耳,通过吊耳固定安装在其他结构上,性能稳定可保护内部部件,外罩1从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所述的风扇安装在进风口11内侧;所述外罩1开设的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分别相对设置,分别开设在外罩1相对向的两侧面上,其中进风口11设置为匹配风扇边缘尺寸的圆形通槽结构;进风口11的大小设计与风扇匹配从而可以高效率抽风;所述的出风口12设置为由若干个圆形通孔排列组成的细孔结构,通过细孔可缓慢出风,逐渐改变环境;所述的极板安装架2整体安装在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的外罩1内腔处,成型为立方安装架体以安装正极板5与负极板6;所述的极板安装架2设置为立体框架状的安装架体,包括顶板21、底板22、左右侧板23、风扇固定架24与L型板25,其中顶板21、底板22与左右侧板23围绕组装形成前后贯通的框架结构,贯通处安装正极板5与负极板6;所述的风扇固定架24安装在极板安装架2前侧面,设置为带圆柱槽的方形固定架结构,风扇活动安装在圆柱槽处;所述L型板25从侧面一体连接在顶板21、底板22上,形成从顶板21、底板22处向外延伸且带折弯部的突起结构,并通过折弯部与采集板3连接;所述的正极板5与负极板6平行间隔安装在极板安装架2内,极板安装架2的左右侧板23内壁设置有适配正、负极板厚度的内凹通槽,正、负极板的两侧边镶嵌安装在左右侧板23上;所采用的极板安装架2整体结构紧凑、多功能集合,不仅可以稳定安装正极板5与负极板6,并且直接邻接固定采集板3;所述采集板3与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并依次安装在极板安装架2的旁侧;所述的采集板3通过螺栓与L型板25的折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4设置在采集板3旁侧并固定安装在外罩1内部,采集板3与控制电路板4用于收发、处理数据信息,从而可以保证对电荷信息的采集以及对风扇等电器件的控制,且采集板3与控制电路板4连接至计算机系统终端以便于中心调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系统主要包括外罩、风扇、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的外罩成型为内部安装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的金属屏蔽腔体,外罩从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的风扇安装在进风口内侧;所述的极板安装架整体安装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外罩内腔处,成型为立方安装架体以安装正极板与负极板;所述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依次安装在极板安装架的旁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系统主要包括外罩、风扇、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的外罩成型为内部安装极板安装架、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的金属屏蔽腔体,外罩从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的风扇安装在进风口内侧;所述的极板安装架整体安装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外罩内腔处,成型为立方安装架体以安装正极板与负极板;所述采集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依次安装在极板安装架的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开设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相对设置,分别开设在外罩相对向的两侧面上,其中进风口设置为匹配风扇边缘尺寸的圆形通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设置为由若干个圆形通孔排列组成的细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环境监测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板安装架设置为立体框架状的安装架体,包括顶板、底板、左右侧板、风扇固定架与L型板,其中顶板、底板与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站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矽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