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540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包括发射管、发射气缸、本体、背带、背架、高压气瓶和柔性气管;发射管和发射气缸依次设于本体的前端;背带设于背架上;背架上设有减压阀总成;减压阀总成与高压气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在使用时,只需将高压气瓶固定于背架上,并通过柔性气管连接发射气缸与减压阀总成,开启高压气瓶即可背负使用,十分地方便快捷;在爬山的时候,还可用挂带悬挂抛投器,从而解放双手利于攀爬,极大提升了抛投器的便携性;再者,减压阀总成集成设有安全阀和压力表,可防止抛投器的压力过高而损坏枪管;同时,通过压力表,使用人员可辅助判断抛投器的故障原因。

A portable high pressure air thrower for throwing forest insect killing bo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
本技术涉及抛投器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
技术介绍
抛投器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向目标抛投救生弹的一种装备;现有的抛投器多用于单次发射救生弹,该抛投器包括发射管、发射气缸、本体和装有高压气体的小气瓶;由于这种抛投器采用高压小气瓶作为动力源,而小气瓶输出的高压气体一次只能抛投一次,在森林中进行大规模的灭虫作业时,往往需要抛掷一定数量的灭虫弹,这种装置显然不能满足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需要。为了满足多次抛投的需求,市面上研发出一种带有大容量高压气瓶的抛投器;例如申请号为CN201620597453.1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抛掷森林灭虫弹或灭火弹的气动抛投器,该气动抛投器包括发射管总成、发射气缸、装有发射控制阀的本体和可背负的高压大气瓶,该专利提供的气动抛投器系统虽然解决了人为频繁发射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大气瓶采用带具固定,大气瓶的气瓶阀采取向上布置,打开气瓶阀的方式,对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不方便。上述专利提及的气动抛投器,可参考使用消防领域中的消防呼吸气瓶的背板对高压气瓶进行背负。但是,直接将消防背板作为高压气瓶的背负装置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消防背板尽管对高压大气瓶的固定方法是现成的,大气瓶的气瓶阀向下也适合实际背负时的打开与关闭操作,但是,抛投器所用的气压是3-5MPa压力,比消防呼吸的压力大了30-50倍,原减压阀的结构不能直接使用;且在山区攀爬,背架上需要设置能挂起抛投器的带具,以便解放双手,消防呼吸背板也不可能考虑并设置这些装置;同时,由于气动抛投器所使用的高压气瓶压力较高,若减压阀发生故障时,会导致气动抛投器中的压力过高,存在着气动抛投器枪膛炸裂的危险;再者现有的气动抛投器无法辅助诊断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现需一种方便携带、且便于使用的高安全性的气动抛投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包括发射管、发射气缸、本体、背带、背架、高压气瓶和柔性气管;所述发射管和所述发射气缸依次设于所述本体的前端;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握把,所述握把上设有扳机;所述背带设于所述背架上;所述背架上设有减压阀总成,所述减压阀总成包括减压阀和用于保护所述高压空气抛投器的安全阀;所述减压阀总成与所述高压气瓶相连接;所述柔性气管一端连接减压阀总成,另一端连接本体。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总成还包括用于指示高压气体压力的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上还设有用于悬挂所述高压空气抛投器的挂带。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背架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减压阀总成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的凸耳;所述减压阀总成通过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设于所述背架的下部。进一步地,还包括发射管,所述发射管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气瓶经所述减压阀总成减压后输出3-5Mpa的高压空气。进一步地,所述背架上设有气瓶固定带。进一步地,所述背架上设有前胸固定带;所述背架上还设有腰部固定带。进一步地,还包括枪托;所述握把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枪托的双头定位珠。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通过在抛投器的本体上设有发射管、发射气缸和扳机,且在背架上集成设有减压阀总成,当使用高压空气抛投器时,只需将高压气瓶固定于背架上,并通过柔性气管连接发射气缸与减压阀总成,开启高压气瓶的气瓶阀开关即可使用,十分地方便快捷;背架上设有背带,使用者可以通过背带和背架背负高压气瓶,极大提升了高压空气抛投器的便携性;再者,通过减压阀总成上集成设置的安全阀,可防止气动抛投器内的压力过高,从而提升高压空气抛投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空气抛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背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高压气瓶组装于背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减压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枪托展开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枪托折叠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1本体12发射管13发射气缸14握把141扳机142双头定位珠15枪托151枪托固定孔20背架21背带22气瓶固定带23前胸固定带24腰部固定带25挂带30固定板31固定槽40减压阀总成41减压阀42安全阀43压力表44气瓶接口45凸耳46气管接口50内接头60活动套70高压气瓶71气瓶阀80柔性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包括发射管12、发射气缸13、本体11、背带21、背架20、高压气瓶70和柔性气管80;所述发射管12和所述发射气缸13依次设于所述本体11的前端;所述本体11上还设有握把14,所述握把14上设有扳机141;所述背带21设于所述背架20上;所述背架20上设有减压阀总成40,所述减压阀总成40包括减压阀41;所述减压阀总成40与所述高压气瓶70相连接;所述柔性气管80一端连接减压阀总成40,另一端连接本体11。具体实施时,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包括发射管12、发射气缸13、设有发射控制阀的本体11、背架20、背带21、高压气瓶70和柔性气管80,本体11前端依次设置发射气缸13和发射管12;本体11的下端设有握把14,握把14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射控制阀的扳机141;本体11上还设有枪托15;枪托15为可折叠枪托15或固定式枪托15;本实施例中枪托15为可折叠枪托15,其铰接于本体11的后端。背架20为板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管(12)、发射气缸(13)、本体(11)、背带(21)、背架(20)、高压气瓶(70)和柔性气管(80);所述发射管(12)和所述发射气缸(13)依次设于所述本体(11)的前端;所述本体(11)上还设有握把(14),所述握把(14)上设有扳机(141);/n所述背带(21)设于所述背架(20)上;所述背架(20)上设有减压阀总成(40),所述减压阀总成(40)包括减压阀(41)和用于保护所述高压空气抛投器的安全阀(42);所述减压阀总成(40)与所述高压气瓶(70)相连接;所述柔性气管(80)一端连接减压阀总成(40),另一端连接本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管(12)、发射气缸(13)、本体(11)、背带(21)、背架(20)、高压气瓶(70)和柔性气管(80);所述发射管(12)和所述发射气缸(13)依次设于所述本体(11)的前端;所述本体(11)上还设有握把(14),所述握把(14)上设有扳机(141);
所述背带(21)设于所述背架(20)上;所述背架(20)上设有减压阀总成(40),所述减压阀总成(40)包括减压阀(41)和用于保护所述高压空气抛投器的安全阀(42);所述减压阀总成(40)与所述高压气瓶(70)相连接;所述柔性气管(80)一端连接减压阀总成(40),另一端连接本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总成(40)还包括用于指示高压气体压力的压力表(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21)上还设有用于悬挂所述高压空气抛投器的挂带(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抛掷森林灭虫弹的高压空气抛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30),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绿蜻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