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23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包括连接轴承、第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密封板、密封垫、紧固螺丝和对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均通过一种耐高温的粘胶胶结设置在第一外壳体和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外壳体、第二缓冲层之间,将保温效果最大化,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均通过高温无缝焊压的方式固定在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的内壁,且该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的内部为蜂窝状海绵体,防止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颠簸时容易造成空调供回水管道的损坏。

A kind of assembled pipeline insu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保温结构,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属于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家用空调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但是这些产品各有特点,价格也各不相同,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挑选,因此,空调供回水管道对空调的制冷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则需要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没有设置中间连接轴承,而是采用两半之间进行连接,导致连接面过多从而影响保温效果,其二、现有的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外壳体没有设置防腐层,导致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外壳在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后容易锈蚀从而造成损坏,其三、现有的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内部没有设置缓冲层,导致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颠簸时容易造成空调供回水管道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包括连接轴承、第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密封板、密封垫、紧固螺丝和对接孔;所述连接轴承位于第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中心,所述第一旋拧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旋拧轴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外壳体焊接设置在第二旋拧轴上,所述第二外壳体焊接设置在第一旋拧轴上,所述第一保温层位于第一外壳体和第一缓冲层之间,所述第二保温层位于第二外壳体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内侧,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内侧,所述密封板设置在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的顶部端口处,所述密封垫胶结设置在密封板上,所述紧固螺丝螺旋紧固在对接孔内,所述对接孔位于密封板上。优选的,为了防止连接面过多从而影响保温效果,所述连接轴承呈圆柱状,且该连接轴承位于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之间,且第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均呈半包围式转动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上。优选的,为了防止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外壳在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后容易锈蚀从而造成损坏,所述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位于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最外侧,且该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的外表面上通过高温镀有一层防腐蚀薄膜。优选的,为了将保温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均通过一种耐高温的粘胶胶结设置在第一外壳体和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外壳体、第二缓冲层之间。优选的,为了防止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颠簸时容易造成空调供回水管道的损坏,所述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均通过高温无缝焊压的方式固定在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的内壁,且该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的内部为蜂窝状海绵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设计合理,连接轴承呈圆柱状,且该连接轴承位于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之间,且第一旋拧轴、第二旋拧轴均呈半包围式转动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上,防止连接面过多从而影响保温效果,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位于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最外侧,且该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的外表面上通过高温镀有一层防腐蚀薄膜,防止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外壳在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后容易锈蚀从而造成损坏,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均通过一种耐高温的粘胶胶结设置在第一外壳体和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外壳体、第二缓冲层之间,将保温效果最大化,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均通过高温无缝焊压的方式固定在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的内壁,且该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的内部为蜂窝状海绵体,防止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颠簸时容易造成空调供回水管道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中:1、连接轴承,2、第一旋拧轴,3、第二旋拧轴,4、第一外壳体,5、第二外壳体,6、第一保温层,7、第二保温层,8、第一缓冲层,9、第二缓冲层,10、密封板,11、密封垫,12、紧固螺丝和13、对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包括连接轴承1、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第一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7、第一缓冲层8、第二缓冲层9、密封板10、密封垫11、紧固螺丝12和对接孔13;所述连接轴承1位于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中心,所述第一旋拧轴2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旋拧轴3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外壳体4焊接设置在第二旋拧轴3上,所述第二外壳体5焊接设置在第一旋拧轴2上,所述第一保温层6位于第一外壳体4和第一缓冲层8之间,所述第二保温层7位于第二外壳体5和第二缓冲层9,所述第一缓冲层8设置在第一保温层6内侧,所述第二缓冲层9设置在第二保温层7内侧,所述密封板10设置在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的顶部端口处,所述密封垫11胶结设置在密封板10上,所述紧固螺丝12螺旋紧固在对接孔13内,所述对接孔13位于密封板10上。所述连接轴承1呈圆柱状,且该连接轴1承位于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之间3,且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均呈半包围式转动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上,防止连接面过多从而影响保温效果,所述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位于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最外侧,且该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的外表面上通过高温镀有一层防腐蚀薄膜,防止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外壳在长时间与外界环境接触后容易锈蚀从而造成损坏,所述第一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7均通过一种耐高温的粘胶胶结设置在第一外壳体4和第一缓冲层8以及第二外壳体5、第二缓冲层9之间,将保温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一缓冲层8、第二缓冲层9均通过高温无缝焊压的方式固定在第一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7的内壁,且该第一缓冲层8、第二缓冲层9的内部为蜂窝状海绵体,防止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颠簸时容易造成空调供回水管道的损坏。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时,先将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分别向外侧进行旋转,然后将空调供回水管道置于该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腔保温结构的空腔内,然后将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承(1)、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第一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7)、第一缓冲层(8)、第二缓冲层(9)、密封板(10)、密封垫(11)、紧固螺丝(12)和对接孔(13);所述连接轴承(1)位于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中心,所述第一旋拧轴(2)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旋拧轴(3)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外壳体(4)焊接设置在第二旋拧轴(3)上,所述第二外壳体(5)焊接设置在第一旋拧轴(2)上,所述第一保温层(6)位于第一外壳体(4)和第一缓冲层(8)之间,所述第二保温层(7)位于第二外壳体(5)和第二缓冲层(9),所述第一缓冲层(8)设置在第一保温层(6)内侧,所述第二缓冲层(9)设置在第二保温层(7)内侧,所述密封板(10)设置在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的顶部端口处,所述密封垫(11)胶结设置在密封板(10)上,所述紧固螺丝(12)螺旋紧固在对接孔(13)内,所述对接孔(13)位于密封板(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轴承(1)、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第一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7)、第一缓冲层(8)、第二缓冲层(9)、密封板(10)、密封垫(11)、紧固螺丝(12)和对接孔(13);所述连接轴承(1)位于第一旋拧轴(2)、第二旋拧轴(3)中心,所述第一旋拧轴(2)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的右侧壁上,所述第二旋拧轴(3)呈转动式连接设置在连接轴承(1)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外壳体(4)焊接设置在第二旋拧轴(3)上,所述第二外壳体(5)焊接设置在第一旋拧轴(2)上,所述第一保温层(6)位于第一外壳体(4)和第一缓冲层(8)之间,所述第二保温层(7)位于第二外壳体(5)和第二缓冲层(9),所述第一缓冲层(8)设置在第一保温层(6)内侧,所述第二缓冲层(9)设置在第二保温层(7)内侧,所述密封板(10)设置在第一外壳体(4)、第二外壳体(5)的顶部端口处,所述密封垫(11)胶结设置在密封板(10)上,所述紧固螺丝(12)螺旋紧固在对接孔(13)内,所述对接孔(13)位于密封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宏伟王宽周大兴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