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1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闸板安装于阀体内,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封闭或者开启的流道,流道包括进流道、出流道及中间流道,闸板包括第一闸板、第二闸板,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闸板位于第二闸板上方,第二闸板沿流道方向贯穿设置有连通孔,阀体位于中间流道下方设置有与第二闸板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防漏腔,防漏腔与中间流道相互连通,当的第一闸板位于中间流道时,第二闸板位于防漏腔内,流道处于关闭状态,当的第二闸板位于流道,流道处于开启状态。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在第一闸板下方设置第二闸板,使得阀座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均相抵于闸板而不会产生受力不稳定导致翘起脱落的现象,从而保证阀座工作稳定性的的一种刀闸阀。

A knife gat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闸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闸阀。
技术介绍
刀闸阀是一种用过闸板用于控制流道启闭的的阀门。现有的刀闸阀一般包括阀体、闸板及控制器,闸板安装于阀体内,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封闭或者开启的流道,流道包括进流道、出流道及中间流道,闸板滑移设置于中间流道,进流道与出流道分别位于闸板两侧,进流道与出流道朝向闸板分别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控制器与闸板联动设置,其包括带动闸板上下移动的气缸及连接气缸与闸板的阀杆,通过气缸可使闸板隔断及连通进流道与出流道,起到控制作用。由于刀闸阀的闸板一般在中间流道朝下运动使得闸板挤压于进流道与出流道的阀座之间来隔断进流道与出流道实现封闭,而朝上运动与进流道与出流道的阀座分离使得进流道与出流道连通实现开启。因此,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阀座在闸板上下移动的情况下,极易出现下端受力不稳定而翘起脱离阀体,使得阀座的密封性能失效,从而导致泄漏现象,甚至乱序内部零部件结构破坏周边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第一闸板下方设置第二闸板,使得阀座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均相抵于闸板而不会产生受力不稳定导致翘起脱落的现象,从而保证阀座工作稳定性的的一种刀闸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闸板及控制器,闸板安装于阀体内,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封闭或者开启的流道,流道包括进流道、出流道及中间流道,闸板滑移设置于中间流道,进流道与出流道分别位于闸板两侧,流道内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控制器与闸板联动设置,其包括带动闸板上下移动的气缸及连接气缸与闸板的阀杆,所述闸板包括用于隔断进流道与出流道的第一闸板、用于连通进流道与出流道的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闸板位于第二闸板上方,所述第二闸板沿流道方向贯穿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阀体位于中间流道下方设置有与第二闸板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防漏腔,所述防漏腔与中间流道相互连通,当所述的第一闸板位于中间流道时,第二闸板位于防漏腔内,流道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的第二闸板位于流道,流道处于开启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闸板设置成用于封闭流道的第一闸板及用于开启流道的第二闸板,当第一闸板位于中间流道内时,阀座相抵于第一闸板实现密封,且第一闸板隔断进流道与出流道实现流道封闭,而当第二闸板位于中间流道内时,阀座相抵于第二闸板实现密封,但是此时由于第二闸板上连通孔的作用,使得进流道与出流道通过连通孔进行连通,实现了流道的开启,最后,在开启过程与关闭过程中,阀座持续的相抵于第一闸板或者第二闸板,从始至终均未脱离闸板,因此不存在因阀座脱离闸板而受力不稳定,保护了阀座的安装稳定性及密封有效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闸板位于第二闸板下方设置有第三闸板,所述第三闸板朝下贯穿阀体,且阀体位于第三闸板的贯穿位置设置有与第三闸板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导向周壁,所述阀体位于导向周壁与第三闸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体位于密封圈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定位部,所述阀体位于密封圈下端设置有下定位部,所述下定位部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三闸板外周,且朝向密封圈设置有挤压密封圈下表面的挤压块,所述下定位部与阀体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当第一闸板位于中间流道内时,由于来流压强的作用下,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使得闸板朝流体介质流动方向弯曲,因此阀座位置将会翘起,使得密封有效性受到影响,而第三闸板的设置在则第三闸板穿出阀体位置与阀体进行限位,使得第三闸板处沿流体介质流动方向进行限位,因此可以减小第一闸板的弯曲程度,从而减小对密封有效性的影响;2.另外密封圈的设置侧实现了对穿出位置的密封,防止在流道开启及关闭的过程中,流体介质从连通孔进入防漏腔并在穿出位置泄漏;3.上定位部与下定位部这实现对密封圈的有效挤压,使得密封圈可有效的密封于第三闸板穿出位置,使密封更加的有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位于防漏腔底端设置有弹性金属板,所述弹性金属板的数量为两件,且分别位于第三闸板位于流道方向的两侧,各所述弹性金属板的一端固定于阀体,另一端相抵于对应侧的第三闸板的表面,各所述弹性金属板呈弯曲状态,且复位方向为朝第三闸板的表面挤压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含有个固体颗粒的流体介质,在流道关闭的情况下,固体颗粒将会沉淀于防漏腔底端,并进入第三闸板与阀体的间隙中,因此在启闭过程中将对密封圈进行磨损破坏使得阀体泄漏,为了减小固体颗粒对密封圈的磨损,在第三闸板沿流道方向的两侧设置弹性金属板,通过弹性金属板弯曲,有效相抵于第三闸板表面,因此固体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将会沿着弹性金属板的表面滑落,而无法进入第三闸板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从而保护了密封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位于防漏腔底端的侧壁贯穿有出渣孔,所述阀体的外侧位于出渣孔位置设置有出渣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防漏腔内将堆积大量的固体颗粒,因此设置出渣孔用于排出固体可以,并通过出渣阀进行控制启闭,防止因出渣孔造成泄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定位部沿第三闸板外周周向开设有用于对第三闸板表面添加润滑油的第一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位于下定位部表面设置有注油口,所述下定位部沿第三闸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第二注油孔,各所述第二注油孔一端与第一注油孔连通,另一端朝向第三闸板的表面贯穿下定位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第三闸板由于长期使用将会出现锈蚀、与密封圈胶合等问题,为了在出现该情况下有效便捷的进行处理,设置第一注油孔及第二注油孔来对第三闸板表面进行润滑,从而使得第三闸板滑移于密封圈更加的稳定流畅,从而增加使用寿命;2.第二注油孔沿第三闸板外周等间距排列,使得对于第三闸板表面的润滑剂添加更加的均匀,进一步增强滑移流畅性及润滑剂添加的合理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与进流道侧的阀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复位方向与进流道侧的阀座朝闸板挤压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将进流道侧的阀座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弹性补偿密封,增加密封的有效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位于出流道侧的阀座背离闸板侧设置有将出流道侧的阀座朝闸板挤压的挤压盖板,所述挤压盖板沿流道方向滑移设置于阀体,所述挤压盖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于阀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盖板的设置,将出流道侧的阀座有效的挤压于闸板,且可通过调节第二螺栓来实现阀座作用于闸板的密封紧密程度,配合起补偿作用的第一弹簧,实现合理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盖板与出流道侧的阀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复位方向与出流道侧的阀座朝闸板挤压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实现了出流道侧的阀座与闸板的弹性补偿密封,使密封更加合理效性,配合第一弹簧、挤压盖板使得密封的弹性调节范围更加广泛,密封更加的有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闸阀,包括阀体、闸板及控制器,闸板安装于阀体内,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封闭或者开启的流道,流道包括进流道、出流道及中间流道,闸板滑移设置于中间流道,进流道与出流道分别位于闸板两侧,流道内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控制器与闸板联动设置,其包括带动闸板上下移动的气缸及连接气缸与闸板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包括用于隔断进流道与出流道的第一闸板、用于连通进流道与出流道的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闸板位于第二闸板上方,所述第二闸板沿流道方向贯穿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阀体位于中间流道下方设置有与第二闸板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防漏腔,所述防漏腔与中间流道相互连通,当所述的第一闸板位于中间流道时,第二闸板位于防漏腔内,流道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的第二闸板位于流道,流道处于开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闸阀,包括阀体、闸板及控制器,闸板安装于阀体内,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封闭或者开启的流道,流道包括进流道、出流道及中间流道,闸板滑移设置于中间流道,进流道与出流道分别位于闸板两侧,流道内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控制器与闸板联动设置,其包括带动闸板上下移动的气缸及连接气缸与闸板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包括用于隔断进流道与出流道的第一闸板、用于连通进流道与出流道的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闸板位于第二闸板上方,所述第二闸板沿流道方向贯穿设置有连通孔,所述阀体位于中间流道下方设置有与第二闸板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防漏腔,所述防漏腔与中间流道相互连通,当所述的第一闸板位于中间流道时,第二闸板位于防漏腔内,流道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的第二闸板位于流道,流道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位于第二闸板下方设置有第三闸板,所述第三闸板朝下贯穿阀体,且阀体位于第三闸板的贯穿位置设置有与第三闸板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导向周壁,所述阀体位于导向周壁与第三闸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体位于密封圈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定位部,所述阀体位于密封圈下端设置有下定位部,所述下定位部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三闸板外周,且朝向密封圈设置有挤压密封圈下表面的挤压块,所述下定位部与阀体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位于防漏腔底端设置有弹性金属板,所述弹性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政陈小鸣周健王依立苏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普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