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炉的排气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1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焚化炉的排气处理方法,其特征为:将从自然排出用烟囱4所排出的焚化炉1的排气与大气中的空气一起经与烟囱4并设的吸引管6吸引并冷却。另外,吸引管6的吸引作用由设于顶部的空气喷嘴6产生。作为实施该方法的排气处理装置包括焚化炉1的排气的自然排出用烟囱4,设于该烟囱顶部的空气喷嘴7,将大气中的空气送至该空气喷嘴7的空气导管8及送风机9;可容易地设置于现有焚化炉上,并可用较少空间迅速冷却高温排气。(*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工业废弃物等进行焚化的焚化炉的排气处理方法及装置。最近,为了减少来自焚化炉的排气中所含的剧毒物质二恶烷,对设施结构及维护管理标准进行了强化,并要求在燃烧温度高温化(在800℃以上滞留两秒钟)的同时,对放出至大气中的排气进行冷却(200℃以下)。以往,作为排气的冷却设备,已知有空气预热器或废热锅炉等的热交换器,或具有兼作集尘的不喷雾装置等的冷却塔等。然而,来自高温燃烧的排气的冷却需要大规模的冷却设备,即使是能耐高温燃烧的焚化炉,在无法确保冷却设备的设置空间时,也有不得不中止其作业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为克服此种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设置在现有焚化炉上、并能以较少空间使高温排气急速地冷却的焚化炉的排气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系将从自然排出用烟囱所排出的焚化炉的排气与大气中的空气一起经与烟囱并设的吸引管吸引并冷却。另外,较理想的是,在被吸引在上述吸引管中并与空气混合的排气中施以水喷雾。另外,较理想的是吸引管的吸引作用由设在顶部的空气喷嘴产生。另外,作为排气处理装置,较佳为包括焚化炉的排气的自然排出用烟囱,与该烟囱顶部连接的吸引管,设于该吸引管顶部的空气喷嘴,以及将大气中的空气送至该喷嘴的空气导管及送风机。另外,最好在吸引管的下部设置洗净部,并配置多个水喷雾装置。另外,最好将洗净部的下端与具有放出筒的中和沉淀槽连接。另外,最好在放出筒上设置多个水喷嘴装置和挡板。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局部剖面侧面图。图2为表示在图1的排气处理装置的烟囱与放出筒处测定的、在洗净部未进行水喷雾时的排气温度的图表。图3为表示与图2同样地测定的、在洗净部进行水喷雾时的排气温度的图表。以下说明图中所示的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排气处理装置。在图1中,焚化炉1系由燃烧室2,二次燃烧室3及与二次燃烧室3的排气连接的自然排出用烟囱4构成。焚化炉1具有本案申请人所有的日本特许专利第2222号“燃烧方法及燃烧装置”中揭示的结构。亦即,焚化炉1包括具有适当的平面轮廓及一定高度、且上部开放的燃烧室2,关闭该燃烧室2的开放的上部的盖部1a,与该燃烧室2的上部连接的大致水平的二次燃烧室3,与该二次燃烧室3连接的大致垂直的自然排出用烟囱4,燃烧室2内的的垂直方向设有间隔并水平排列的数列二次空气口1b,1b……,对在各列二次空气口1b处分别调节的空气量进行强制供应所用手段的送风机1c及具有阀1d,1d……的送风管1e,1e……,以及在燃烧室2的上部开口的一次空气口1f,1f……;从焚化炉1的侧部强制地供应调整空气量的层状二次空气并从上层向下层依次燃烧被焚化废弃物。排气处理装置包括焚化炉1的排气的自然排出用烟囱4,及经连接管5与该烟囱4顶部连接的吸引管6,及设于该吸引管6顶部的空气喷嘴7,及将大气中的空气送至该空气喷嘴7的空气导管8及吸引用送风机9。另外,代替吸引用送风机9,在吸引管6内也可以设置吸引用鼓风机,但因受到排气影响而容易腐蚀,并缩短装置寿命。在吸引管6的下部设有洗净部10,配置有多个水喷雾装置11,11……。另外,该洗净部10的下端系具有与放出筒13连接的中和沉淀槽12。该中和沉淀槽12中设有中和剂槽14与搅拌机15及来自循环泵16的供水管17及出水管18,18。另外,出水管18,18系配置于一定水准而仅将超出其水准的水导出至未图示的水槽中。另外,中和沉淀槽12包括具有搅拌机15的搅拌部,第1沉淀部,储存从该第1沉淀部溢出的水的第2沉淀部;在各部的边界处设有所需隔壁。放出筒13系设于中和沉淀槽12的大致中央,将排气最终放至大气中。在该放出筒12中设有多个水喷雾装置19及挡板20,能在除去排气中尘埃的同时防止水蒸汽放出。另外,在该水喷雾装置19与吸引管6的洗净部10的水喷雾装置11中分别经由供应管21从循环泵16供应水。在排气的自然排出用烟囱4的上端设有紧急用门22,藉由操作用绳索23进行操作可开闭烟囱4的上端,同时具有焚化炉1内爆发时的安全阀的功能。另外,形成有用于测定烟囱4内排气温度的烟囱测定口24,并在放出筒13上形成有用于测定刚向大气中放出的排气的温度的温度测定口23。另外,26为用于测定中和沉淀槽12内的水的酸性度的pH计,27为自然排出用烟囱4的支柱。另外,28系为增加烟囱4的通风而吹入空气的空气供应口,29系其空气供应管。焚化炉1的燃烧室2中由燃烧所发生的燃烧排气经二次燃烧室3进入烟囱4,并由通风而达到烟囱4的顶部,连接管5并通过吸引管6加以吸引,在该吸引过程中,外部空气被导入,排气则在稀薄的同时被冷却。被稀薄,冷却的排气在洗净部10中由水喷雾装置11用喷雾进行水喷雾,以将所含尘埃等洗净,并进一步冷却。排气中所含的尘埃在洗净部10中加以洗净而进入中和沉淀槽12。尘埃在中和沉淀槽12中添加中和剂例如碳酸钠,经搅拌后被中和。中和沉淀槽12内的上部水经导出管18被导出而进入储水槽(未图示),并经循环泵被再循环而从水喷雾装置11被再放出。另一方面,进入中和沉淀槽12的蒸汽与被洗净的排气通过中和沉淀12的水面上的空间而进入放出筒13,在放出筒13内经冷却水喷雾再被冷却、洗净,经冷却后呈水滴化的蒸汽碰到挡板20而滴至中和沉淀槽12中。如此,进一步被冷却、洗净的排气从放出筒13的顶端被排至大气中。图2系表示使洗净部10的水喷雾装置11不动作,通过仅来自空气喷嘴7的空气,用冷却情况下的烟囱测定口24与放出筒测定口25处的排气温度(℃)表示,藉由加上并设于自然排出用烟囱4的吸引管6,及具有放出筒13的中和沉淀槽12,可将以800℃以上的燃烧温度燃烧的焚化炉1的燃烧排气急速地冷却至200℃以下的温度。图3系表示从洗净部10的水喷雾装置进行水喷雾情况下的与图2相同场所所测定的排气的温度。另外,根据实验,煤尘浓度、硫黄氧化物浓度及氯化氢浓度均为结构及维持管理基准值的1/2至1/4,而氮氧化物浓度也在0.0072至0.058m3N/h的范围内,为极少量。依照本专利技术,由于将从自然排出用烟囱所排出焚化炉的排气与大气中的空气一起被吸引至并设于烟囱的吸引管并迅速予以冷却,因此为了防止产生剧毒物质二恶烷,即使在进行高温燃烧时,也不需要用于冷却设备的大空间。故不但在新设焚化炉中,而且在现有焚化炉中也可容易地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焚化炉的排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从自然排出用烟囱所排出的焚化炉的排气与大气中的空气一起经与烟囱并设的吸引管吸引并冷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管中,在与被吸引的空气混合的排气中施以水喷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吸引管的吸引作用系由设在顶部的空气喷嘴产生。4.一种焚化炉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化炉的排气的自然排出用烟囱,与该烟囱顶部连接的吸引管,设于该吸引管顶部的空气喷嘴,以及将大气中的空气送至该喷嘴的空气导管及送风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引管的下部设置洗净部,并配置多个水喷雾装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洗净部的下端与具有放出筒的中和沉淀槽连接。7.权利要求6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出筒上设置多个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焚化炉的排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从自然排出用烟囱所排出的焚化炉的排气与大气中的空气一起经与烟囱并设的吸引管吸引并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正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工藤工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