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轴、制动装置及列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311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轴、制动装置及列车,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包括套管和多个链节。多个链节依次连接,并穿设于套管内,相邻链节可转动连接用于配合套管弯折,相邻链节的连接部为与套管内壁滑动配合的球体结构。制动装置及列车均采用了该软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软轴,由多个链节依次连接,穿设于套管内,可沿套管滑动,相邻的链节铰接配合套管的弯折角度调节,同时相邻的链节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当多个链节沿套管滑动经过套管的直段和弯折段时,均能通过多个球体结构的弧面接触套管内壁,减少链节与套管的摩擦力,无需使用较大的力动拉多个链节,操作更加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轴、制动装置及列车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软轴、采用该软轴的制动装置及采用该软轴的列车。
技术介绍
制动装置是通过机械方式对轨道车辆施加制动的,通常制动装置与基础制动装置通过软轴连接。常规的软轴为套管和钢丝绳的结构,钢丝绳穿在套管内,通过钢丝绳完成力的传递,由于受到制动装置的安装位置和使用空间大小的影响,在实际使用软轴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弯折,由于套管和钢丝绳的弯折角度无法保持一致,会产生无效行程,同时弯折部位的钢丝绳会部分抵靠在套管内壁上,增加了钢丝绳在套管内移动时的摩擦力,多次弯折后的软管在完成力的传递时,则需克服更多的摩擦力,需要提供较大的拉力,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轴,旨在解决软轴多次弯折后,会产生无效行程,且需要使用较大拉力,操作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软轴,包括:套管;多个链节,多个所述链节依次铰接,并穿设于所述套管内,相邻所述链节相互铰接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多个所述链节通过所述球体结构可滑动抵接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并用于配合所述套管弯折。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链节通过销轴铰接,相邻所述销轴轴向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相邻所述销轴轴向夹角为90°。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内填充有润滑脂。进一步地,所述链节包括:连接杆;第一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第二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链节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相邻所述链节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形成与所述套管的内壁滑动抵接配合的所述球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连接部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轴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软轴,由多个链节依次连接,穿设于套管内,可沿套管滑动,相邻的链节铰接配合套管的弯折角度调节,同时相邻的链节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当多个链节沿套管滑动经过套管的直段和弯折段时,均能通过多个球体结构的弧面接触套管内壁,减少链节与套管的摩擦力,无需使用较大的力动拉多个链节,操作更加简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动装置,包括上述的一种软轴,还包括:接头,固定设置在套管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套管固定在车辆上;拉杆,穿设并可滑动的设于套管内,与端部的一个所述链节连接,用于带动多个所述链节沿所述套管长度方向移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动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该软轴,套管通过接头固定在车辆上,多个链节依次连接,穿设于套管内,通过拉杆带动多个链节可沿套管滑动,相邻的链节铰接配合套管的弯折角度调节,同时相邻的链节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当多个链节沿套管滑动经过套管的直段和弯折段时,均能通过多个球体结构的弧面接触套管内壁,减少链节与套管的摩擦力,无需使用较大的力拉多个链节,操作更加简便。进一步地,制动装置还包括:护套,套装于所述套管上,且与所述接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包括:固定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管的一端,用于压接固定所述套管和所述护套压接;螺纹连接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所述螺纹连接管的外壁通过螺纹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套管固定在车辆上的锁紧螺母,所述拉杆和多个所述链节穿设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螺纹连接管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列车,包括上述的一种软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列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采用了该制动装置,由多个链节依次连接,穿设于套管内,可沿套管滑动,相邻的链节铰接配合套管的弯折角度调节,同时相邻的链节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当多个链节沿套管滑动经过套管的直段和弯折段时,均能通过多个球体结构的弧面接触套管内壁,减少链节与套管的摩擦力,无需使用较大的力动拉多个链节,操作更加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轴的链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轴的销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轴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套管;2、链节;201、连接杆;202、第一连接端;203、第二连接端;3、销轴;4、接头;5、拉杆;6、护套;401、固定管;402、螺纹连接管;403、锁紧螺母;7、注油孔;8、封堵螺栓;9、弹性绳;10、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轴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软轴,包括套管1和链节2。多个链节2依次铰接,并穿设于套管1内,相邻链节2相互铰接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多个链节2通过球体结构可滑动抵接在套管1的内壁上,并用于配合套管1弯折。套管1为钢管或金属软管,当套管1采用钢管时,需要根据车辆内部的安装空间弯折角度,套管1的内径应略大于链节2球体结构的外径,避免套管1刚性弯折后内腔局部出现变形而影响链节2移动;当套管1为金属软管时,金属软管可为波纹管或网管,需要在金属软管的外侧包裹护套6,护套6为橡胶套,用于保护金属软管。多个链节2之间可转动,形成一个可在多方向自由转动连接条,相邻链节2的连接部的球体结构配合套管1内部,减少了链节2条与套管1的摩擦力。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软轴,由多个链节2依次连接,穿设于套管1内,可沿套管1滑动,相邻的链节2铰接配合套管1的弯折角度调节,同时相邻的链节2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当多个链节2沿套管1滑动经过套管1的直段和弯折段时,均能通过多个球体结构的弧面接触套管1内壁,减少链节2与套管1的摩擦力,无需使用较大的力动拉多个链节2,操作更加简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相邻链节2通过销轴3铰接,相邻销轴3轴向呈夹角设置。本实施例中,相邻链节2的两个销轴3呈夹角设置可实现相邻链节2不同角度的转动,多个链节2的多个销轴3均呈夹角设置,可实现整个链节2条向各方向弯折,能够良好的配合套管1的弯折,避免出现链节2卡涩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管;/n多个链节,多个所述链节依次铰接,并穿设于所述套管内,相邻所述链节相互铰接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n多个所述链节通过所述球体结构可滑动抵接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并用于配合所述套管弯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管;
多个链节,多个所述链节依次铰接,并穿设于所述套管内,相邻所述链节相互铰接的连接部位为球体结构;
多个所述链节通过所述球体结构可滑动抵接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并用于配合所述套管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链节通过销轴铰接,相邻所述销轴轴向呈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销轴轴向夹角为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填充有润滑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包括:
连接杆;
第一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
第二连接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所述链节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相邻所述链节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销轴铰接设置,形成与所述套管的内壁滑动抵接配合的所述球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明孟庆栋朱立强郭小行高珊李如石曹科宇张兴旺王振宏南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